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句話出自“儒林外史”,表面上是說明朝,但實際是指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官場情況。這個“清知府”,并不是清朝知府,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意思。知府相當于今天的市長。實際上,乾隆年間,一個知府的主要合法收入分為俸銀,俸米(基本工資),和養(yǎng)廉銀(職
這句話出自“儒林外史”,表面上是說明朝,但實際是指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官場情況。
這個“清知府”,并不是清朝知府,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意思。
知府相當于今天的市長。
實際上,乾隆年間,一個知府的主要合法收入分為俸銀,俸米(基本工資),和養(yǎng)廉銀(職務津貼)三部分
俸銀俸米:等于基本工資,整個清朝時期都一樣。
知府這一級,一年是105兩銀子和105石大米,合起來一年不過是200兩銀子。
養(yǎng)廉銀:屬于職務津貼,根據(jù)所在的省份富裕程度不同,一般為俸銀的10-50倍,比如湖北的知府為3000兩/年
實際上 3年任期干完,一個中等地方的 知府的合法收入不過1萬兩。這還沒算上開銷呢?
合法收入1萬,卻能在卸任時帶著10萬走人,這還叫清官???
這是因為,在古代,官員不但有合法和非法收入,還有“灰色收入”,也叫陋規(guī),這個不屬于貪污,從皇帝到朝廷,都不會對這些說什么。
陋規(guī)分為“規(guī)”和“禮”兩部分?!耙?guī)”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附加稅”“亂收費”,說白了就是向百姓征收國家規(guī)定以外的稅賦。
比如要修筑一下城墻,發(fā)動百姓們捐款,然后自己留用一部分,當然比例不能太高也不太低,最好和前任做得一樣。比如前任一萬兩自己留了3000,那你最好也別太黑,但也不能只留1000,不然給別人難做。
而“禮”很好解釋,就是官員之間的送禮,下級給上級送禮。
比如你剛當上知府,下屬官員們要給你送禮,你娶了小妾,也要送禮,你爸媽大壽,也可以收禮,雖然零七八碎的,加起來也不錯,爽吧?當然,你也需要向你的上級送禮。所以送多少禮,收多少禮,都有規(guī)矩。
李鴻章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做官,如果連官都不會做,那什么也做不了。
為什么?因為清代做官不需要你懂什么,你只需要懂送禮送多少,收錢收多少,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就請幾個高明的師爺就好。象韋小寶那種半文盲,在清朝大多數(shù)時候,也能做個模范公務員。
十萬雪花銀肯定很多,但具體有多少?一般娶個小妾在200兩以內(nèi),所以娶10房小妾真的都不算什么,從大多數(shù)知府并沒有娶10個來看,他們還是挺克制的。
基本的米麥價格,順治至乾隆每石折錢1000文也就是一兩?!吨袊鴼v代糧食畝產(chǎn)研究》說一石米約重153.5斤.但這個斤不是現(xiàn)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一石米大約是今天的188斤。
為啥要算米價?因為從古到今,米的價格相對其他商品穩(wěn)定,又是生活必需品,中國歷朝歷代窮人占多數(shù),吃飯是基本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
當然今天工業(yè)社會和 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經(jīng)濟結構相差很大,但如果想問:“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今天人民幣有多少?”那史學界公認最靠譜的比較,還是看古今米價。
今天的大米價格大約是2.5元一斤,也就是說,雍正乾隆年間的一兩銀子,大約是47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由這么計算,一位清代知府(地級市市長),當官三年,能剩下約4700萬人民幣。
李俊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