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浙江、云南、西藏、湖南、吉林、山東、安徽、天津、河北、四川、廣西共11省,醫保局均在6月發文,明確一批調出地方醫保的增補品種。有超1500個藥品自7月1日起調出當地醫保目錄,不再享受醫保報銷。在“騰籠換鳥”的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剔除地方
近日浙江、云南、西藏、湖南、吉林、山東、安徽、天津、河北、四川、廣西共11省,醫保局均在6月發文,明確一批調出地方醫保的增補品種。
有超1500個藥品自7月1日起調出當地醫保目錄,不再享受醫保報銷。
在“騰籠換鳥”的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剔除地方醫保增補品種進入倒計時,大批重磅藥品將退出醫院市場,藥企的轉型也正在加速。
11省,上千藥品醫保不再報銷
去8月20日,國家醫保局正式下發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并要求地方增補醫保品種必須在3年內調出目錄。
地方增補醫保品種,被判“緩刑”:
1、重點監控目錄藥品率先移出醫保目錄;
2、其余地方增補品種原則上在三年內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種的比例分別為40%、40%、20%。
首批重點監控品種涉及170多家藥企的470個批文。按照2018年銷售額計算,這些產品的市場總規模達到475億元。
隨著調出國家版醫保目錄影響,“蝴蝶效應”初現,大批昔日王牌市場受沖擊: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國務院要求,各省份要制定出臺省級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并公布,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建立重點藥品監控機制。
此前已有北京、江蘇等多個個省市提前剔除地方醫保增補品種,更有部分省市已公布了具體的調整名單
近日11省地方醫保大“清掃”,合計1592個藥品,均于2020年7月1日起陸續退出地方醫保增補目錄,壓倒了藥企“最后一根稻草”。(文末有附錄)
▲7月,11省地方醫保大“清掃”,超1500個藥品的被移除醫保
退出醫保,眾多大品種“前途未卜”
據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中,共有37個地方醫保目錄品種終端銷售額超過10億元,2019年合計銷售額達769億元。
在37個超10億的地方醫保產品中,有14個被納入了國家重點監控目錄——包括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轉化糖電解質、神經節苷脂、小牛血清去蛋白、奧拉西坦、胸苷肌肽、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磷酸肌酸鈉、復合輔酶、丹參川芎嗪,涉及企業近百家。
其中,奧拉西坦注射液、腦苷肌肽注射液、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軟化糖電解質注射液、注射用復合輔酶、注射用核糖核酸II、注射用奧拉西坦等是超過20個省份的地方醫保增補品種。
其實在被徹底調出醫保之前,由于重點監控制度,這些品種的銷量已經大受影響。
在徹底闊別醫保目錄之后,這些重點監控品種可能還將進一步承壓。
如哈藥股份:
過去三年,哈藥股份業績壓力持續升級,凈利潤連續3年下滑,2019年下降幅度甚至達到-83.88%,接近近年來下滑頂峰。
根據該公司2019年年報,在地方取消基藥增補下,其主導品種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布洛芬顆粒、羅紅霉素分散片、前列地爾注射液等的銷量同比都有較大幅度下降,是其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
2020年Q1,在疫情、政策雙壓下,繼續下滑-28.58%。
6月21日晚間,哈藥股份對美國保健品公司GNC Holdings Inc.(中文名“健安喜”)優先股投資的投資成本總計20.63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賬面價值為8.98億元,及因公允價值變動累計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損失11.65億元。
受上述消息影響,哈藥股份股價低開3.65%,隨后區間震蕩,截至發稿,報3.16元/股,持續下跌,最新總市值為79.22億元。
這對于連續遭遇挫折的哈藥無疑是雪上加霜。
其內部高管也是動蕩不已,目前已經有5位高管辭職,包括高磊、劉邦民、吳志軍、周行、魏雙瑩等。
事實上,不止哈藥股份,隨著重點監控、醫保目錄調整等政策的推進,傳統醫藥企業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難過,行業進入了不得不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當下,各省級重點監控目錄正在完善,據數據顯示:
此外,包括地佐辛注射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以及常見與地方版重點監控的中藥注射劑大品種炎琥寧、谷紅等年銷超10億的大品種,也是地方醫保增補的常見品種,未來也將受到沖擊。
地方醫保清洗加速,醫藥格局“巨變”
隨著清理地方醫保目錄增補品種的大幕拉開,今后醫藥市場的格局必將有所變化。
對于一些醫藥代表來說,也或將面臨著轉型或轉崗的問題。對于藥企而言,也應積極調整營銷策略,如加快推進一致性評價或專注于研發創新,在有潛力的品種上做足文章等,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上勝出。
龍頭相爭,加速研發轉型
為謀求轉型,龍頭藥業的研發投入一路水漲船高。
2019年,百濟神州、恒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制藥、科倫藥業、華東醫藥等13家藥企的研發投入超過了10億元。
其中華東醫藥、石藥集團、恒瑞醫藥、復宏漢霖等傳統藥企的研發投入增幅超過了40%。
在此基礎上,結合藥監部門加速審評審批等政策,中國創新藥上市數量激增。
據官方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藥監部門批準上市的50種新藥中,有10多個是中國自主創新產品,占比超過20%。抗腫瘤藥中,僅國產PD-1就有4個。
這也預示著,新一輪市場爭奪賽已經在創新藥領域展開。
地方增補品種退出醫保的大限主要集中在2022年6月末。某種程度上,這37個超10億品種,若不能在國家醫保動態調整時進入,最慢3年,就會失去大批市場。
11省的發文對醫藥行業釋放一個信號: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附件:
浙江省剔除4個品種目錄
云南剔除335個藥品目錄
西藏剔除76個品種
湖南剔除169種藥品
吉林剔除192個藥品
山東剔除9個藥品
安徽剔除358種藥品
天津剔除79個藥品
河北省剔除172個藥品
四川省剔除6種品藥品
(2020年7月調出部分)
(2020年8月調出部分)
(2021年8月調出部分)
廣西剔除192個品種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