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在婦科的三大惡性腫瘤(宮頸癌、內膜癌、卵巢癌)中,卵巢癌因發病率排第三、死亡率排第一而被稱為“婦癌之王”。
卵巢癌患者還面臨三個魔咒般的70%:70%的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70%的初治患者接受標準治療后仍可能在2-3年內復發;五年生存率為30%,即5年后70%的患者死亡了。
那么這三個70%的魔咒如何被打破?聽聽這兩位醫學大咖如何說。
卵巢癌被稱為“婦癌之王” 圖/視覺中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姚書忠教授介紹,卵巢癌非常狡猾,幾乎不會有什么癥狀,不要說早期患者,哪怕是中期患者仍可能內分泌正常、月經規律,這就是大部分患者一發現就是晚期的原因。
姚書忠教授 圖/受訪者提供
姚書忠教授提醒,要想早期發現卵巢癌,可通過定期體檢的方式。
【抽血檢查方式】查腫瘤標志物有無異常。卵巢癌有兩個標志物,分別為CA125和人附睪蛋白HE4。
【婦科超聲檢查】姚書忠教授提醒,如果是已婚女性可選擇經陰道婦科超聲檢查,如果是未婚、沒有過性行為的女性可選擇經直腸婦科超聲檢查。
這兩種檢查方式對卵巢腫塊的發現非常重要,以陰道B超為例,B超探頭與卵巢就隔著很薄一層陰道壁,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卵巢上是否有腫瘤,并判斷腫塊的大小、性狀,初步區別良惡性。
與這兩種方式相比,經腹部婦科超聲檢查的準確性、清晰度都要略遜一籌。
腹部B超的清晰度略遜一籌 圖/視覺中國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壓被稱為慢性病,要終生治療,現在卵巢癌也被看作慢性病,要納入慢病管理模式,這其中維持治療扮演了重要角色?!蹦戏结t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王沂峰教授介紹,卵巢癌的初始標準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并輔以化療等綜合治療,但患者普遍預后較差,70%的初治患者接受標準治療后仍可能在3年內復發。
王沂峰教授 圖/受訪者提供
在過去,卵巢癌一旦復發,手術治療的作用有限,化療仍是主要治療手段。卵巢癌患者會陷入“化療—復發—化療”的往復循環中,70%的患者活不過5年。
不過隨著精準靶向藥物PARP抑制劑的問世,這種情況大為改觀。患者化療結束、病情緩解后,可以繼續服用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
患者接受了手術、化療后,癌細胞不可能被趕盡殺絕, PARP抑制劑在維持治療中可以抑制這些潛伏癌細胞的生長,把這些細胞控制在靜止狀態,讓患者與少量瘤長期共存,這樣復發的時間會大大推后,甚至可能不復發。
這也使得卵巢癌的治療模式發生了改變,從以前的“手術+化療”轉變為“手術+化療+維持治療”,也有望讓卵巢癌走向“慢病管理”之路。據統計顯示,采用維持治療的卵巢癌患者和沒有采用維持治療的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提高近10%。
維持治療雖然使卵巢癌患者長期生存成為可能,但是PARP抑制劑高居不下的費用,對于每一個卵巢癌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
據了解,PARP抑制劑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維持治療在沒有納入醫保前,患者需要自費,最初一個月的費用接近五萬元。2020年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藥品降價比例62%,但僅適用于鉑敏感復發晚期患者的報銷。2021年3月1日國家新的醫保目錄啟用,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在原有價格基礎上再降39.6%,并且報銷范圍涵蓋了具有BRCA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線維持治療。
也就是說,部分晚期卵巢癌患者,無論是在接受第一次手術和化療結束后,還是在鉑敏感復發治療后,都可以在醫保報銷范圍內接受奧拉帕利的維持治療,從而延長生存期。
那么醫保報銷可以為患者減負多少?以廣州醫保為例,廣州市乙類醫保報銷比例為80%以上,這樣算下來,患者自付費用最低至每個月600元左右,顯著降低患者疾病負擔。
從每月5萬元到600元!相信隨著可及性的提升,將有助于更多卵巢癌病人從創新治療獲益,延緩復發,實現長期無瘤生存,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改善大病致貧的狀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病有所醫,全面提升中國卵巢癌的整體治療水平。
王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