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輯l吾桐史館圖文l吾桐史館在張京寶16歲時,還是一個需要靠撿破爛養家的人,甚至連一碗2塊錢的豆腐腦都吃不起。后來因為意外發現了酒瓶里的商機,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這背后免不了他的“貴人”給他帶來的支持,這個人是誰呢?
編輯 l 吾桐史館
圖文 l 吾桐史館
在張京寶16歲時,還是一個需要靠撿破爛養家的人,甚至連一碗2塊錢的豆腐腦都吃不起。
后來因為意外發現了酒瓶里的商機,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這背后免不了他的“貴人”給他帶來的支持,這個人是誰呢?
1.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從拾破爛到成為億萬富翁,這一路上他經歷的最多的就是其他人的嘲笑,那個時候的他充滿了迷茫與困惑。
但在遇到康德云后,她就像太陽一樣,把他的整個世界都照亮了。同時也幫助他找到了收獲成功的財富密碼,使得他的事業走向成功。她就是張京寶的“貴人”
與此同時,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充滿了坎坷與辛酸,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有一次張京寶在去酒廠送酒瓶時,他遇見了在酒廠做洗酒瓶工的康德云,僅一面就令張京寶無法忘懷。
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他經常找機會去酒廠送瓶子,一邊幫康德云洗瓶子,一邊和她聊天。
其實張京保的心意廠里很多人都看出來了,康德云對他也是很有好感的。
沒過多久兩人就在一起了,但在康德云的同事和家人眼中,兩人之間的距離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他們非常不看好兩人在一起。
尤其是康德云的父母,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一個撿垃圾的人在一起,他們認為如果女兒和他在一起,以后必然會吃苦。
但康德云并不這么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她看到了別人身上看不到的張京寶的優點:他不僅人很好,而且還踏實肯干。
就這樣經過兩年時間的相處,兩人不顧身邊人的阻攔,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張京寶看著自己破舊的房子和桌上沒有一點兒葷腥的飯菜,他心里十分難受,隨之而來的就是慚愧。妻子不顧所有人的阻攔和他在一起,自己卻讓他過著這樣的生活。
他不愿讓妻子跟著自己過這樣的苦日子,于是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掙錢,讓妻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2.張京寶的成功之路
為了讓自己的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在每天面對的垃圾堆中努力尋找掙錢之道。終于有一天他發現了重要的信息。
他發現在收的酒瓶子中,不同的酒瓶價錢也不一樣,最貴的可以賣到4毛錢一個,他心想這不就是其中的商機。
后來為了更好地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專門做了一個表格來統計各項數據,在表格中發現在市場上銷量越高的酒,酒瓶的價格就越高。
在捕捉到這一信息后,他又有了新的思路。
他認為只有了解到各個廠家都需要什么樣的瓶子,才能夠對癥下藥,把每個酒瓶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于是他就立刻開始了下一步行動:去參加了糖酒交易會,只有在那里才可以很好地了解這些信息。
等掌握好這些信息后,他聯系了各地的收酒瓶大戶,與他們進行調度,這需要他經常來回跑,奔波勞累。
幸好所有辛苦的付出最終都收獲了回報,他的生意在最好的時候,一年甚至可以賣掉上百萬個酒瓶,這讓撿酒瓶子為生的張金寶咸魚翻身,一躍成為身價百萬的酒瓶大王。
由于收購酒瓶的生意,張京寶與各個酒廠來往密切,慢慢地,張京寶和這些酒廠老板成了熟人。
當他看著人家都是生財有道,所以掙了點兒小錢的張京寶不甘于目前的成就,萌生出了新的想法:
他憑借自己精準快速的市場判斷力,張京寶開始轉行賣白酒,從最初的幾十箱、幾百箱再到幾千箱,他的規模擴展得非???/strong>。
很快他就大獲成功,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老板,他的年收入高達了一千多萬,他一下子從百萬的身價跳躍成了千萬富翁。
他為什么轉型會如此成功呢?我想一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他之前從事過的工作與要轉型的內容很接近,其中相關的內情都了如指掌。
就比如說哪款白酒銷量好,哪款白酒口感俱佳等等,所以上手比較容易,繞過了行業里的大坑,更好地減免損失。
第二個原因是他手里也積攢著相應的渠道比較多,做起來比較快。
因為之前合作過很多客戶,所以他和很多酒廠老板有著一定的聯系,可以以低價進到一些白酒,這樣可以減少成本,收益也會相應的提高。
這樣在銷售的時候壓力也會相應地減少,布局也可以慢慢展開,逐步做大做強。
這第三個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自己的原因,他有著吃苦耐勞、敢打敢拼的精神。
雖然說白酒行業很掙錢,但是這其中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其實張京寶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同時前期他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所以說他打的是“有準備之仗”,那么他能夠收獲成功也是必然的。
3.半路遇挫終獲成功
按理說,如今的張京寶已經是千萬富翁了,已經可以說是吃穿不愁了,他只要好好地做好自己的酒水生意就好了。
可是一個人的野心是會隨著成功一點點增加的,張京寶便是如此。他不再滿足現狀,他開始想要創建專屬于自己的產業,成為其他創業者的領頭羊。
他便開始在全國各地考察,經過了一年的時間后,他終于發現了一個新項目。他便當機立斷,立馬決定開始投入這個新項目。
我們都知道創業是有著很大風險的,成功與失敗各占一半的幾率。所以當得知他的新計劃后,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他們不明白為什么好不容易做起來的酒水生意不做,反而去選擇一項從未接觸過的新項目。
那么這個新項目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鮮腐竹。
腐竹我們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在食用時需要先用水把它泡軟,這樣的話是非常不利于存放的,非常容易腐爛變壞。
所以我們買到的大多都是干腐竹,但張京寶想做的是可直接食用的鮮腐竹,不需要用水泡便可直接食用。
那么他為什么會選擇鮮腐竹這個項目呢?
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女兒。14年前,張京寶的女兒因身體不適被送進醫院,經過檢查得知他的女兒是因為吃了含有添加劑的零食而得了骨質疏松。
張京寶得知這一事實后,十分生氣,難道市面上都是含有添加劑的零食嗎?就沒有不含添加劑的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張京寶就決定要研究出一款“零添加劑鮮腐竹”,
這聽起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鮮腐竹的存放問題令人無法忽視,就更別提賣不賣得出去的問題了。
但是張京寶對這個項目卻是充滿了信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原來是因為他掌握了這其中的訣竅:腐竹是由豆漿結皮產生的,并且只有最初的三層,品質最好,口感最佳。
掌握了這個訣竅后,他本以為他可以因這個項目大賺一筆,但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到盈利,他就差點被打回原形了。
在制作鮮腐竹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大難題,那就是存儲問題。
怎樣才能在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讓腐竹保持新鮮不變質呢?
因為當時不論在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的技術可供參考。張京寶只好自己做實驗研究相關技術,
他研究了足足有4年,這期間他一直是用著自己的老本來支撐著這項研究,終于他成功研究出了鮮腐竹。
這款腐竹鮮到什么程度呢?它可以直接打成豆漿,供人們直接飲用。
鮮腐竹終于成功問世,但卻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原因竟是因為鮮腐竹的定價過高,
他的單價是107克18元,而普通的干腐竹單價也就在一斤十元左右。這么一對比,鮮腐竹比普通腐竹的價格高了將近5倍左右。
很多平民老百姓在聽到價格后,都望而卻步。這也就導致鮮腐竹的銷量很差。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張京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的鮮腐竹送出去品嘗,如果吃得好的話就一定會回購。
通過努力,他送出去的腐竹有一包被一家火鍋店的老板收到了,他們在食用后發現該腐竹口感確實很新鮮,而且口感也不錯,
而且在經過烹煮后,鮮腐竹還能還原為豆漿,火鍋店老板對此表示十分滿意,一下子在張京寶那里下了50萬單。
為了拓展生意,他走訪各個火鍋店,送給他們樣品試用。
但他走訪了連續幾周后連連受挫,沒有一家店愿意嘗試一下他的鮮腐竹。
那時候的張京寶備受打擊,據他老婆康德云回憶說,張京寶那段時間給自己打電話時,常常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康德云也安慰他,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她堅信好的產品一定有人會看到的,像金子一樣,哪怕暫時被沙子掩埋,但它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每次在遇到困難時,妻子總會默默地支持他,他的老婆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等張京寶冷靜下來后,他意識到自己現在太著急了,總想著趕緊將產品賣出去,這樣是不對的,太操之過急了。
他應該了解市場后再下手,張京保想明白后,就開始前往各個有名的火鍋店打探,他發現重慶各個火鍋店之間如同一個小社會,其中的關系很復雜。
要想融入其中,就得先抓住他們的管理層。
于是張京寶經過一番打聽后,他找到了重慶火鍋協會的秘書長李乾慧。
在張京寶表明來意后,李乾慧提出了三點要求,只要完成這三點,就可以拿到推薦信。
第一點要求是要看食物外觀和包裝。張京寶的腐竹顏色正宗,包裝也干凈大方,這一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第二點要求是口感也要不錯,李乾慧讓跟自己四十年的主廚品嘗,品嘗之后,鮮腐竹得到了他的認可。
第三點要求就是要親自去工廠考察衛生標準,張京寶也是沒在怕的,因為他工廠中的所有機器每天都要洗上8遍,上下班各一次。
在考察完后,李乾慧完全被折服了,之前她看過很多加工廠,但只有張京寶的工廠是見過的最干凈的一個。
隨后毫不猶豫地給張京寶寫了一封推薦信,拿到推薦信的張京寶成功打開了重慶市場的大門,很多火鍋店都愿意給他一次嘗試的機會。
于是張京寶開創的豆黃金公司直接蓬勃發展,收益也越來越多。
截止到2018年,張金寶供貨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合作火鍋品牌達到83個,銷售額超1.6億元。
2015年以來,張京寶的公司也加入了線上銷售的熱潮中,與京東生鮮等多個生鮮平臺達成合作。
就這樣,他變身成為了億萬富翁。
4.憶苦思甜
現在的張京寶雖說是很成功,但曾經的他有過一段悲慘的過往經歷。
他來自山東費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6歲時,家庭出現了重大變故。
家里的拖拉機被一輛貨車撞上了。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拖拉機上的坐著的是張家四口人。
家里年紀最大的張老頭當場去世,張家夫婦和他們的小兒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據醫生說,很有可能導致癱瘓。
那么張家唯一健康的,就只剩還在學校讀書的張家大兒子張京寶。
他為了照顧家里人和賺錢償還醫藥費,16歲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輟學,為家庭艱難謀生。
其實剛開始時,張京寶也想去打打小工掙錢,但可惜的是他只有16歲,還不到法定雇傭年齡。
所以說他只能靠撿路邊的破爛為生。等到本村的破爛撿完后,就去鄰村撿;村里的撿完后,就去鎮上撿。不久后,這個撿破爛的年輕小伙被當地所有人都知道。
當有人打聽張京寶時,村民都表示出一副很嫌棄的樣子,甚至有時候還能聽到“不好好學習以后你就會變成他這個樣子”這種話。
這導致張京寶在撿垃圾的過程中愈發自卑,平時只想一個人,不愿意和別人交流。
但他表面上絲毫不為所動,依然還是一個人默默地彎腰拾起酒瓶、廢紙、碎釘等其他各種破爛,從瘦小的身軀中我們仿佛感受到了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
他在自己發財后,張京寶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
他積極響應精準扶貧戰略,他的公司通過種植大豆和大豆深加工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他還與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54人次,發揮了電商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
從他的經歷中,我們明白了:只要你愿意為你的目標努力奮斗,就一定會收獲成功。
5.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你可以決定你的未來。張京寶從小靠收破爛養家糊口,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憑借的就是他吃苦耐勞、敢打敢拼的精神和一雙善于捕捉商機的眼睛。
我們都知道創業是一條很艱難的路,一旦你稍不注意做錯了一步,就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
但如果我們連嘗試都不敢嘗試,那你有怎么會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是深淵還是成功的光環。
起初張京寶在提出轉型做鮮腐竹的時候,除了他的妻子沒有一個人支持他,就連做腐竹的同行都不看好他,覺得他是個瘋子。
不過他能夠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敢嘗試別人沒有嘗試過的,開辟一條新的道路,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