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懂車帝原創賈天鈺[懂車帝原創行業]一提起“減配”,人們總是將其與“偷工減料”“無良商家”等有損消費者利益的詞相掛鉤。然而,在“缺芯”這一行業難題的長期掣肘下,“減配”卻似乎成為了一種暫緩交付壓力、平衡利益的過渡方案。“三雷達和五雷達該怎
文:懂車帝原創 賈天鈺
[懂車帝原創 行業]一提起“減配”,人們總是將其與“偷工減料”“無良商家”等有損消費者利益的詞相掛鉤。然而,在“缺芯”這一行業難題的長期掣肘下,“減配”卻似乎成為了一種暫緩交付壓力、平衡利益的過渡方案。
“三雷達和五雷達該怎么選?”這一問題已經成為10月以來,理想汽車社區內準車主們最關心、最糾結的問題之一。由于馬來西亞疫情導致毫米波雷達芯片供應短缺,理想汽車在十一假期結束后,針對部分車主推出了“先交付三雷達車型,后補裝兩顆雷達”的特殊方案。理想汽車官方也向懂車帝確認了這一方案的真實性。
理想汽車新車交付受到缺芯限制
除理想汽車之外,一些豪華品牌也采取了“先交后補”的做法。而由于長期“缺芯”,出于企業利潤、用戶需求和市場競爭等多維角度的考慮,不少車企則直接對新車“減配”,將節省下來的芯片用在“刀刃”上。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芯片都能通過“減配”得到,有的芯片沒有就是沒有,沒有就不能生產、不能交付,體現在數據上就會看到銷量下滑甚至是異常波動。那么如今的銷量是否還能真實反映市場需求變化和車友的選擇,為我們在選買新車時提供有效參考嗎?
理想ONE、奧迪A4L、奔馳E級……“先交后補”的方案要不要選?
“據說發文可以選三雷達。”在理想汽車推出“先交后補”的交付方案后,一些理想ONE準車主開始在社區內主動發帖爭取,希望早點提到“減配車”。
理想汽車向懂車帝確認的“先交后補”交付方案為:
1、原計劃10月和11月交付的車輛,將交付僅安裝前正向1個+后角2個毫米波雷達的“3雷達車型”,今年12月到明年春節前,為這部分用戶補裝剩余的2個毫米波雷達。
2、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提前交付3雷達車型或等到12月交付5雷達車型。原定于12月提車的用戶不受影響。
3、對于著急提車愿意接受3雷達車型的用戶,理想汽車將贈予這部分用戶整車終身質保+10000積分(1000元等值)。
這一方案推行后,理想ONE的準車主的意見分為了三個陣營:一部分用戶被第三條補償方案所打動,認為終身質保和積分“真香”,是難得割廠家“韭菜”的機會,選擇主動爭取;一部分用戶雖心存猶豫,但因為想早點提車又覺得補償方案勉強可以接受,選擇妥協;
而另外一部分則用戶認為,積分只是“蠅頭小利”,在新能源汽車快速迭代的過程中理想ONE只是過渡車型,尤其對于5年內有換車計劃的人來說,終身質保沒有兌現的實際意義,更關鍵的擔心在于,3雷達車型及后期補裝是否會影響車輛品質及用車安全。
對此,理想汽車交付專家對懂車帝表示“不會影響正常使用”,3雷達車型除了暫不開放自動并線和前方橫穿車輛預警,其他ADAS(高級輔助駕駛)功能均可正常使用,并完成了測試,用戶可放心使用。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目前尚未開放)后期OTA會在補裝完5雷達后,進行升級。
至于究竟有多少用戶選擇接受這一交付方案,共涉及多少個訂單,理想汽車未向懂車帝提供具體數字。
而業內采取類似“先交后補”方案的并不只有理想ONE。據懂車帝用戶反饋,2021款奔馳E級近期因缺芯導致“Mercedes me”智能互聯通訊部分功能暫無法使用,后續將補裝;而一汽-大眾奧迪部分車型用戶,僅獲得了一把鑰匙。
一汽-大眾奧迪告訴懂車帝,由于疫情導致遙控鑰匙芯片產能不足,為保證用戶提車時效性,決定對國產奧迪A4L、Q5L/ Q5L轎跑、A6L/A6L PHEV以及國產e-tron僅提供一把遙控鑰匙,第二把遙控鑰匙目前暫無法確定什么時候補發。“國內生產基本正常。預計(芯片)整體供應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改善。芯片短缺不會對奧迪全年銷量或市場地位造成長期影響。”
“減配”的新車們,還能買嗎?
為了最大程度保證自身芯片供應,全球掃貨、尋找替代芯片、高價回收二手車拆取芯片、甚至是“黑市”高價收購等各種獲取芯片的途徑、手段,已經頻繁見諸于報道。
但芯片儲備逐漸見底、產能卻供應不上的情況下,除了“先交后補”這一折中方案,不少車企為了最大化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芯片,選擇了直接對新車“減配”。
比如,2022款寶馬3系取消了360度全景影像等配置,同時下調指導價。據外媒報道,因為“缺芯”2022款凱迪拉克Escalade削減了其主打的超級巡航系統;日產則在部分車型上暫時舍棄導航功能;或于明年上市的全新一代標致308將取消液晶儀表盤,把節省下來的芯片用于全新3008車型;雷諾Arkana SUV也將不再提供超大尺寸的數字顯示屏,等等。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告訴懂車帝,由于芯片短缺情況動態變化,且每家車企所缺的芯片種類不同,確實會有一些新車減配的情況。但理論上來說,正規廠家一般只會減少一些“錦上添花”的配置協調芯片使用,部分配置后續可以通過OTA、經銷商召喚等方式補齊。涉及安全等核心功能的芯片,廠家就算停產也不會生產真正意義上的缺陷車,因為其后果是誰也無法承擔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減配交付”的方式作為短期減緩交付壓力的方法可以借鑒,這樣一來可以讓消費者早點提車;二來,可以保證車企產銷秩序平穩,擁有相對穩定的交付量及資金流。
尤其是對上市車企而言,也是對資本市場和股民負責。但弊端在于不符合一致性出廠標準。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明確減配的情況和后續的補救措施。“(新車減配交付)不會成為趨勢,芯片(短缺)明顯緩解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競爭這么激烈,誰也不想因為沒芯片讓自己的客戶被其他品牌搶走。”一位經銷商告訴懂車帝。在他看來,減配對企業來說也是一招“險棋”,因為它意味著一種口碑挑戰。可是缺芯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問題,而它卻時刻制約著汽車銷量。
缺芯之下,汽車銷量數據再“失真”?
在購車前的信息篩選和參考環節,翻看銷量數據、車主評價是準車主的必備操作之一。但有觀點認為,在當前由芯片供應來主要驅動銷量變化的形勢下,汽車的銷量數據已經“失真”,即無法真實地反映消費者的需求和選擇。
而此前,汽車市場銷量數據“失真”,還是因為疫情徹底阻斷了汽車買賣交易,以及大約10年前由于數據統計流程未健全、市場促銷措施提前透支市場需求所致。
對此,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認為,芯片供應的不穩定造成銷量在短期內忽高忽低,每月的銷量數據,并不一定能準確反映當月的真實市場需求,但拉長時間周期,比如一個季度的銷量,還是能夠反映出企業及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
在崔東樹看來,企業產銷確實已難以展示真實的市場狀態,但還不至于完全“失真”。對比市場的零售量與批發量的情況,依然能夠展現出市場需求變化的特征。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量達到1448.6萬輛,同比增長12.0%;累計批發銷量1460.3萬輛,同比增長11.3%。“整體上,還是能夠體現出零售相對好于批發的走勢特征。”崔東樹認為。
然而,芯片供應主導市場銷量表現的現狀,或將持續一段時間。10月20日,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缺芯”依然明顯,預計四季度將較三季度有所緩解。根據國內外汽車行業權威機構預測,芯片危機將持續至明年6月。
由于芯片危機遲遲未解除,10月20日外媒報道稱,奧迪下周將對德國部分生產線停產和減產,本周寶馬也將對丁戈爾芬工廠進行減產,涉及車型包括4系、5系、6系、7系、8系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寶馬iX系列。10月以來,福特、斯柯達、日產、大眾也宣布繼續減產。
截至10月17日,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數據顯示,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962.5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184.6萬輛,占比19.2%。“缺芯”之下,接下來汽車市場還將出現哪些新變化和新的應對措施,懂車帝將持續關注。
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