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首先,民事賠償是否完成?你父親被打傷,首先要要求打人者給予賠償,這是你們的權利,并且是打人者必須要承擔的義務。民事賠償可以雙方自己談,也可以要求辦案機關給予調解解決,賠多少,根據受傷者實際情況而定,可多可少,只要雙方沒有意見,就可以簽訂賠償
首先,民事賠償是否完成?
你父親被打傷,首先要要求打人者給予賠償,這是你們的權利,并且是打人者必須要承擔的義務。民事賠償可以雙方自己談,也可以要求辦案機關給予調解解決,賠多少,根據受傷者實際情況而定,可多可少,只要雙方沒有意見,就可以簽訂賠償協議。
其次,取保候審是否合理?
打人者如果有嚴重疾病,無法羈押,或者是正在懷孕及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那么,取保候審是符合規定的。但是,如果沒有上述情況,也沒有進行民事賠償,而且還是輕傷一級,取保候審的合理性就值得推敲了。
一來,沒有賠償無法徹底體現打人者認罪悔罪態度,是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
二來,如果打人者取保后潛逃,那么,這個責任誰來承擔?被打者的合法權益如何維護?因此,如果存在上述情況,要向辦案機關提出異議,要求對打人者收監。
最后,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即可。
如果打人者已經進行了民事賠償,被打者也對其進行了諒解,那么,就沒必要計較其是取保還是羈押了,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和諧社會嗎。按照訴訟程序,案子會有兩種處理結果:一是起訴到法院,最后十有八九是判緩刑的,因為你們已經和解了,在這個過程中,基本就不會有你們什么事兒了,該上班上班、該生活、生活;二是在檢察院階段做相對不起訴,就是構成犯罪,但情節輕微,不再起訴了。這個過程中,檢察院會送達給你一份不起訴書,征求你的意見,因為畢竟已經和解了,多數被害人是沒有意見的,還是那句話,和諧社會嗎。
陳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