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在蹲下,然后站起來的時候,膝蓋關節會發出“咔啦咔啦”的彈響、或者會出現膝蓋伸直或彎曲都受阻,甚至疼痛的這種現象。如果有此類現象,那有可能是半月板結構出現問題。什么是半月板?半月板是膝關節內一對填充減震“軟骨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在蹲下,然后站起來的時候,膝蓋關節會發出“咔啦咔啦”的彈響、或者會出現膝蓋伸直或彎曲都受阻,甚至疼痛的這種現象。
如果有此類現象,那有可能是半月板結構出現問題。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一對填充減震“軟骨墊片”,它的作用類似于機器軸承中的橡膠墊,起著緩沖減震、維持關節穩定和潤滑膝關節的作用。
半月板的功能有以下幾點:
?滾珠作用,使膝關節易于屈伸旋轉等活動;
?減震緩沖作用,保護關節軟骨,在起跳落地時可吸收對膝關節的沖擊力量;
?充填作用,呈楔形充填關節邊緣的間隙,使膝關節更加嚴密,穩定;
?防止股骨過度前移;
?防止過度屈曲及旋轉;
?調節關節內的壓力及分布滑液。
什么情況下會造成半月板損傷?
不難理解的是,半月板能夠正常發揮減少骨頭之間磨損的功能,需要以自身的磨耗為代價。
然而,半月板也可能因為日常磨損而變得傷痕累累。最終,半月板可能會不堪重負,在膝關節運動的某一瞬間受到擠壓而付出撕裂或斷裂的代價,此時稱為半月板損傷。
當膝關節承受垂直方向的重力呈半屈曲狀態,人體自身突然旋轉或受到側方暴力而產生牽拉或剪切力時,例如在踢足球時用力鏟球,或打籃球、網球時突然轉身,這些瞬間常常容易造成半月板損傷。
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如舉重時深蹲、用力伸直膝蓋的過程中,不堪重負的半月板也可能受損。
一些人的半月板可能存在與生俱來的形態發育異常,與正常的半月板相比顯得又大又厚,形如盤狀,因此冠名為“盤狀半月板”。盤狀半月板不僅會影響膝關節活動,而且容易發生半月板損傷。
亞洲人外側盤狀半月板居多,因此外側半月板損傷多見,其發生率大約是內側半月板損傷的兩倍。
半月板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損傷,病人多為青年,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半月板損傷的同時,患者也可能合并交叉韌帶或副韌帶撕裂,這些韌帶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
你的半月板余額還有多少?
用進廢退,通常人類的大腦、肌肉越使用越發達,但半月板是個另類。
那些半月板英年早“傷”的朋友們,可能聽醫生講過一個“恐怖故事”:半月板受損不可逆。那么,半月板真的這么叛逆,禁不得一點損傷嗎?
其實,半月板損傷受年齡、位置、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如果只是半月板的外緣受到磨損,很多人是有條件自愈的。因為成年人的半月板僅在外緣10%~30%的區域存在血液供應,依據個體差異,半月板血液供養達到30%的個體不僅傷情恢復快,也能承受范圍更大的損傷面積(30%以內)。但當損傷發生在無血液供應的部位時,就只能通過手術幫助半月板復原了。
如果你正當盛年就出現膝蓋疼痛、酸軟、腫脹,說明你的半月板“余額”已不足,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有些人膝蓋沒什么感覺但總會在活動時發出響聲,這也是半月板“余額”不足的提示音。
判斷半月板是否受傷,不妨看有無有以下情況:
響:運動損傷時聽到了響聲,損傷后無法正常彎曲和伸直膝關節。
疼:運動中發生過膝關節扭傷后(甚至一個不經意的小傷),某個固定位置出現疼痛,且按上去疼痛更加明顯。
腫:關節腔內可能有積液,腫脹明顯,且難以消腫。
卡:膝關節常常出現“卡住”不能動的情況,臨床上又稱為交鎖。
軟:運動中總有不適,如疼痛、打軟腿、關節不穩等情況,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大腿、小腿肌肉萎縮。
懷疑自己半月板受損需要做X光、超聲、核磁共振等檢查進行確診。
如何預防?
?運動前要做好思想準備,使關節熱起來反應靈敏;
?不要在疲勞狀態下進行運動,這樣反應遲鈍,動作不容易協調;
?加強下肢力量的練習,保證膝關節的穩定和靈活;
?在運動中,要防止粗野動作造成意外損傷。
高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