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iPhone2G到iPhone3GS,蘋果一直使用三星旗艦處理器,比如iPhone3GS就是采用的是三星S5PC100處理器,最高主頻只有833MHz。蘋果團隊為了iPhone的未來和高額利潤,于是悄悄地開啟了自研芯片時代。蘋果Apple
從iPhone 2G到iPhone 3GS,蘋果一直使用三星旗艦處理器,比如iPhone 3GS就是采用的是三星S5PC100處理器,最高主頻只有833MHz。蘋果團隊為了iPhone的未來和高額利潤,于是悄悄地開啟了自研芯片時代。
蘋果 Apple
北京時間2010年06月08日,蘋果公司在美國舊金山發布了令果粉期盼的iPhone4。而這次蘋果帶來了全新自研處理器——Apple A4,這是蘋果的第一步。
Apple A4
Apple A4采用了一顆定制的三星45nm制程800MHzARMCortex-A8的單核心處理器,GPU為PowerVRSGX535,雖然該芯片依然飽受爭議,有三星S5PC110的影子,但仍然是屬于蘋果第一款自研芯片。
Apple A5
隨著iPhone 4S的發布,全新Apple A5正式發布。A5 的硬件規格基本上就是當時旗艦堆料,也上了全新的雙核架構。CPU 為 1GHz 雙核 Cortex-A9 架構,但在iPhone 4S 上降頻到 800MHz,同樣是三星 45nm,而這次芯片主要加強了GPU,型號為PowerVRSGX543MP2,而這次成就了蘋果在圖形性能上的第一次登頂。
Apple A5X
A5X和A5一樣采用了ARMv7架構的Cortex-A9 MP2雙核處理核心,核心主頻到了1GHz,繼續采用三星45nm工藝,而在GPU方面,蘋果A5X芯片采用了和A5相同的PowerVR SGX543GPU,與A5不同的是A5X將GPU核心拓展到了4核,較A5芯片的雙核表現更加出色。并被搭載到iPad 3。
Apple A6
2012年,iPhone 5正式發布,該機搭載全新處理器Apple A6。A6體積比A5小22%,CPU和GPU圖形處理性能都是A5處理器的2倍速度。該芯片首次使用了蘋果自己設計的CPU內核,基于一堆ARMv7 ISA指令集所設計出來的架構,GPU為PowerVR SGX543MP3,主頻比A5雙核543MP2更高,性能極為接近第三代iPad所采用的A5X,并首次支持4G LTE。
Apple A6X
隨著iPad 4發布,一同帶來的還有A6X,此次A6X采用了2 CPU + 4 GPU架構,圖形單元性能相當于兩倍的A5X,給iPad 4帶來了無與倫比的體驗,并且采用了32nm工藝,相比上代能效比有小幅度提升。
Apple A7
一同與iPhone 5S發布的還有提升巨大的Apple A7處理器。A7是蘋果首款基于ARM V8架構處理器,并加入了協助處理器M7,性能相較于上代提升兩倍,并且是蘋果首款64位處理器。該處理器使用了 28nmHKMG制造工藝,雙核1.3 GHz,GPU為PowerVR G6430。
Apple A8
2014年,“大,豈止于大”為口號的iPhone 6橫空出世,也是目前蘋果銷量最高手機,而它搭載的則是全新Apple A8處理器。
A8是第一款與三星沒有任何關系的蘋果處理器,使用了全新臺積電20nm制程,A8處理器相比A7處理器,速度提升了30%,能 耗節省了25%,內部結構緊湊度是同時期其他采用28nm制程芯片的1.9倍。這款處理器將是第二代雙核Cyclone處理器,頻率為1.4GHz。GPU則采用PowerVR GX6650,該GPU是同時期最為節能的GPU之一,而且性能是第一代iPhone的50倍。
Apple A8X
Apple A8X被搭載與全新平板iPad Air2,該處理器是一款目前少有的三核處理器。A8X集成了大約30億個晶體管。CPU性能相比上代提升40%,這次第一次采用了8核GPU,因此GPU性能相比上代提升250%,可謂是提升巨大。
Apple A9
2015年,史上最強“釘子戶”iPhone 6S正式發布,A9芯片也被搭載到其中。A9芯片的工藝制程是三星14nmFinFET和臺積電16nm工藝混用。其規格為雙核1.85 GHz,GPU為 PowerVR GT7600。性能直逼驍龍820。
Apple A9X
iPadPro采用了第三代的64位A9X處理器,該芯片采用了臺積電 16nm制程,其規格為雙核2.16-2.26GHz,GPU為PowerVR GTA7850。A9X芯片的速度比iPad Air 2采用的A8X要快1.8倍,iPad Pro的GPU表現比第一代iPad提升了360倍,圖形性能基本上達到桌面級水準。
Apple A10 Fusion
2016年,搭載A10處理器的iPhone 7正式發布。A10 Fusion 芯片的中央處理器擁有四個核心,集成了兩個高性能核心和兩個高能效核心。高性能核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 iPhone 6 的 2 倍,高能效核心在運行時的功率則可低至高性能核心的五分之一。 A10 Fusion芯片的GPU也得到更新,速度相比A9快50%,是A8芯片GPU的3倍,第一代iPhone的240倍。該芯片采用臺積電 16nm制程,其規格為四核心2.34 GHz,GPU為PowerVR GT7600 Plus。
Apple A10X
2017年,搭載首款蘋果六核心10nm處理器A10X的iPad Pro 2017正式發布。 Apple A10X具有驚人的素質,這款擁有六個核心的處理器(3個高頻+3個低頻核心組成,GPU則是12核心)在某些性能表現上非常接近2016款的MacBook Pro。真正可為桌面級處理器。該芯片采用了臺積電 10nm工藝,其規格為六核心2.36 GHz,GPU為PowerVR GT7600 Plus,該芯片也是蘋果最后一款搭載Power VR GPU的處理器。
Apple A11 Bionic
2017年,蘋果第一款全面屏手機iPhone X正式發布,其搭載全新旗艦處理器“Apple A11 Bionic”。A11 仿生采用六核心中央處理器設計,與A10 Fusion相比,兩個性能核心的速度提升最高達25%,四個能效核心的速度提升最高更達70%,具有出眾的性能與能效表現。A11 仿生讓機器學習技術、增強現實類app和沉浸式 3D 游戲得以實現。
Apple A12 Bionic
2018年,iPhone XS系列正式發布,其搭載全新處理器Apple A12 Bionic。A12 Bionic包含一個六核CPU,分別是兩個高性能核心+四核高能效核心,一個四核GPU,相比A11 Bionic的GPU性能提升50%,以及神經引擎的更新版本。A12神經引擎多達八個核心,每秒可處理5萬億次任務處理。
Apple A12X
2018年,全新iPad Pro 2018攜手全新旗艦處理器A12X正式發布。該芯片采用臺積電7nm工藝,其規格為:八核2.5Ghz處理器,GPU為蘋果自研Apple x6,也是蘋果晶體管首次達到100億以上的處理器,被稱為超級性能怪獸。
Apple A12Z
2020年,搭載全新性能怪獸A12Z的iPad Pro 2020正式發布。該芯片在芯片層面與A12X基本一致,采用臺積電7nm工藝,其規格為:八核2.5Ghz處理器,GPU為蘋果自研Apple x6,但是GPU由A12X的7核心增加一個核心到8核GPU。性能差別很小,但依然是同時期最強的移動芯片。
Apple A13 Bionic
2019年,搭載全新Apple A13 Bionic的iPhone 11系列正式發布。A13 Bionic擁有2個高性能核心,速度提升20%,功耗降低30%;4個效能核心,速度同樣提升20%,功耗降低了40%。該芯片繼續采用臺積電7nm工藝,該芯片在性能超群的條件下做到了十分優秀的功耗。
Apple A14 Bionic
2020年,年度旗艦iPhone 12攜手Apple A14 Bionic正式發布。A14芯片采用先進的5nm工藝制程,相比上一代A13芯片的7nm工藝制程,A14芯片上的晶體管集成度更高。在同功耗下可以做到性能更強大。A14芯片的CPU為6核心設計,兩個高性能核心+四個高效能核心,GPU部分為4核心設計,設計思路基本與A13保持一致。在性能方面,CPU性能提升40%,GPU采用4核設計,GPU性能提升超30%。
Apple A15 Bionic
2021年,全新旗艦iPhone 13正式發布,改機搭載全新4nm A15處理器。A15處理器有三個版本,每個版本的GPU核心數、頻率都不相同。A15繼續集成六核心CPU,兩個高性能核心、四個高效能核心,同時有4-5個GPU核心,以及新的顯示流水線、視頻編碼器、視頻解碼器、ISP,以及翻倍的系統緩存、更強的神經網絡。相比A14,性能釋放更穩定,功耗更低。
希望蘋果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服務,繼續制造屬于自己風格的產品。
好了,本期文章到就到此結束了。喜歡的麻煩點贊關注支持一下,我們下期不見不散,再見!
(這篇可是我肝了一天的文章,麻煩小伙伴們幫幫忙點一下免費的贊關注和收藏哦,謝謝大家)
馬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