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各位朋友虎年大吉,我是發現新奇的保險產品就有點興奮的李博士去年寫過一篇文章《重疾險到底劃不劃算?》,客戶X先生因為年齡和健康加費的原因,導致重疾險的費率升高,如果想要買到充足的保額,可能會大大超出預算,類似的問題可能有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那么
各位朋友虎年大吉,我是發現新奇的保險產品就有點興奮的李博士
去年寫過一篇文章《重疾險到底劃不劃算?》,客戶X先生因為年齡和健康加費的原因,導致重疾險的費率升高,如果想要買到充足的保額,可能會大大超出預算,類似的問題可能有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那么從專業保險顧問的角度可以給出什么建議呢?
首要建議:趁早
重疾險是用于彌補患病時的收入損失的——參考《一二三四五、讀懂重疾險》——需要買多少保額能夠提高比較有效的保障是可以相對客觀的計算的。
如果不想增加預算的負擔,可以采用更換產品、減少一部分保障責任、降低保額、縮短保障期限等方法,不過都屬于次優解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早買早便宜
當然,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全民保險意識的提高,隨著保險教育進入小學課本,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作為從業人員不斷地進行宣傳和知識普及,也是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備選建議:定額給付醫療
保險是為了生活更美好,而不能影響到現在的生活質量,所以保費的支出比例要合理,如果像X先生那樣,已經來不及在年輕時投保了,現在保費超出預算太多,該怎么辦呢?最近看到一個創新的保險產品“定額醫療保險”,可以給X先生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目前定額醫療保險只推出了第一款產品——長城人壽的「烽火臺」,不排除以后有更多的創新,本文我們就先以「烽火臺」為例來看看這種新產品有什么特點。
定額給付醫療保險
聽到一個有意思的比喻,定額醫療保險就像是“醫療險與重疾險的孩子”,所以繼承了他們各自一些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可以部分替代重疾險的作用。
與醫療險異同
相同點
1、都是在醫院因為治病發生了醫療費用(不區分疾病種類),達到一定的程度后獲得的保險賠付。
某百萬醫療險條款:
「烽火臺」條款:
定額醫療險賠付倍數對應表
2、「烽火臺」跟醫療險一樣,也是高杠桿的保障型產品,低保費獲得高保額。以X先生為例,41歲男性,最高可投保10萬保額,繳費期為五年,對應每年都保費分別為:
王先生投保10萬基礎保額的「烽火臺」,每年保費是1408元,五年總保費7040元,在五年的保障期間內,如果發生醫療費用,達到賠付標準,就可以獲得基本保額相應倍數的理賠,最高可獲得10倍,也就是100萬。
不同點
1、醫療險是報銷型的,「烽火臺」是根據保額比例直接賠一筆錢,這一點又跟重疾險的理賠形式有點像了,他也不受醫療發票的限制,可以獲得超過花費的賠付,并且這筆錢的用途也是不受限制的,跟重疾一樣,可以作為家庭收入損失的補充。
2、醫療險的保障期間是一年,「烽火臺」的保障期間是五年,部分醫療以幾年為一個周期進行續保,定額醫療保險沒有續保,五年期滿之后需要重新投保(審核身體條件),最高投保年齡65歲,保障最高到70歲。
3、醫療險對職業類別的要求比較寬松,「烽火臺」只允許1類職業投保,比如軟件工程師、保險推銷員、外勤記者、無業人員,都不滿足定額醫療保險的職業要求。
4、「烽火臺」有“保費豁免”責任,醫療險沒有。這個責任的意思就是,在5年的保障期間內,發生了理賠的情況,那么剩余幾年的保費都不用交了,保障繼續有效,直至5年期滿。
這個功能更多的是表示一點保險公司的人文關懷吧,因為保費本來就不高,豁免的額度也沒多少,一般自己交也能交得起。
順便說一句,保費豁免,是絕大部分重疾險都有的責任哦。
與重疾險異同
相同點
1、上面提到過,他們倆的賠付形式都是“給付型”,直接給一筆錢的那種,給完錢也不限制干嘛用。
2、都可以分期交費,具有“保費豁免”責任。
不同點
1、重疾險多數是長期或者終身的保障期間,「烽火臺」只保障5年,滿期后需要重新投保,存在無法再投保的風險。
2、重疾險有病種限制,要符合條款中規定的疾病或者狀態,才能獲得理賠,「烽火臺」不限制病種,只根據五年保障期間內醫保補償金額的累計額度是否達到標準來判斷能否賠付、賠付多少。
3、重疾險責任更豐富全面,定制化程度高,比如身故責任、輕癥責任、中癥責任、多次賠付、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額贈送、保額遞增等等,定額醫療保險責任比較單一,當然這也與他剛剛被開發出來有關。
小結
“定額給付醫療保險”是一次創新性的嘗試,給了消費者更多可選的選擇性,主要的優勢在于低保費、高杠桿,與醫保補償金額掛鉤而不與具體的疾病掛鉤,以直接給付的形式進行保險金的理賠,可以部分替代重疾險的功能。
當然作為一個新鮮事物,「烽火臺」還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期待這個產品能有更好、更豐富的發展,為人們帶去更多的保障。
我是保險經紀人李昌志,北大本、中科院博、是嚴謹的理工男,也是暖男 ^O^
如果你要咨詢保險相關,可以加我聊聊,無論是買保險,或是做經紀人
高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