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三明市區發展迅速,形成了多個熱門片區,大家也關心城市的下一步發展。周志鴻攝8月20日,三明市政府門戶網站專訪就“市區城市發展方向”主題與廣大市民直接在線交流。有市民提問涉及市區城市發展方向對此,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回復:市區城市發
近年來,
三明市區發展迅速,
形成了多個熱門片區,
大家也關心城市的下一步發展。
周志鴻 攝
8月20日,
三明市政府門戶網站專訪
就“市區城市發展方向”主題
與廣大市民直接在線交流。
有市民提問
涉及市區城市發展方向
對此,
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回復:
市區城市發展方向主要是往三明生態新城拓展。
主要是梅列、沙縣之間的三沙生態旅游區、洋溪,是實現三沙同城化的重要載體,是中心城市的“城市綠心”。
根據市區與沙縣同城化的戰略部署,堅持規劃先行,圍繞“聚人氣、興產業”——
一方面利用瑞云山、大佑山、淘金山景區優勢,挖掘水美、三姑的氣候環境生態等優質資源,培育三沙“城市綠心”,打造體育、文旅、康養特色小鎮。
另一方面按照區劃調整、產業民生先行的思路,把三明生態新城作為市區未來發展的重要載體,先行落實教育、醫療、交通、產業、金融、規劃、電力等惠民利民舉措,將第一醫院分院、市委黨校、檔案館、生態康養城、城市功能綜合體以及公交總站等公共服務設施選址在生態新城,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三明生態新城
三明生態新城規劃范圍
東至站前大道、
南至三沙快速通道、
西至墩頭溪、北至沙溪河。
規劃面積12.18平方公里,
規劃人口規模10萬人。
功能定位為集公共服務、
教育培訓、文旅休閑、
生態康養功能為一體,
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新城。
△三明市第一醫院生態新城分院建設項目
用地性質以居住用地、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主,
商業服務、綠化廣場輔助功能。
△三明市委黨校遷建項目
目前,主要建設項目有
三明市第一醫院新城分院、
三明市委黨校、生態康養城、
陸地港、濕地公園等。
一起來看看
關于市區城市發展方向更多內容吧
↓↓↓
主持人
中心城區有哪些項目是可以讓群眾更加滿意,讓城市更有溫度?
吳義豐
近幾年主要有六路商圈、后山(獅子坑)兒童公園、荊東片區等開發項目。
(1)六路商圈:通過加強互聯互通,將徐碧步行街、萬達與體育館場進行連通,增加體育館地下商業,激活人氣,打造新業態,塑造新商圈。
(2)后山(獅子坑)兒童公園:通過建設綠道連接線,將麒麟山與半山綠道連通。對獅子坑地塊進行地災治理、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打造不同年齡人休閑健身活動場所。
(3)荊東片區:荊東片區開發建設項目對于優化片區環境、做強三明學院、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我局圍繞“立足高校資源、交通區位等優勢,加快推進產教城融合發展,不斷做旺人氣,做優環境,促進三明學院與地方共同發展,真正讓群眾受益,”統籌規劃布局。依托三明學院產業和科技創新平臺,深化校地合作,細化功能布局,完善產業配套,加強環境整治,助力學院師生創新創業創造,推動荊東工業園產業升級,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主持人
請您介紹荊東區域規劃情況?目前已啟動了什么項目?
吳義豐
荊東片區開發建設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五個十”重大項目之一,項目的開發建設對于優化片區環境、做強三明學院、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規劃范圍約6平方公里,規劃區內主要交通有莆炎高速G205、534國道。規劃圍繞荊東區域打造成市區經濟新增長點這一目標,將荊東、荊西統籌考慮,依托交通樞紐和高校資源優勢,強化功能布局和業態研究,完善教育、商業、文化等基礎設施,對片區的功能布局進行了梳理,規劃五大功能區。一是將學院及周邊地塊(183公頃)定位為學院文教區。二是原荊東工業園用地180公頃的荊東產教融合示范園區。三是山尖洋、月亮灣64公頃的商業區。四是老荊西的濱水商住區(28公頃)。五是紅酒小鎮的產業配套社區(52公頃)。并提出依托534國道建設,將槐林地塊2000多畝土地作為荊東與富興堡片區連片發展的儲備用地。
目前,啟動項目建設有學校、商業街、安置房,以及城市功能綜合體項目。一是底洋地塊的18班小學,占地21畝,12班幼兒園,占地7.6畝。二是機械廠安置地,占地約5畝,安排兩幢11層的安置房,建筑面積約11000平方米。三是重點打造前洋的學生街,在扁擔溪邊建設學院西大門濱水廣場,占地約3500平方米,結合水系統籌考慮公交首末站,并沿扁擔溪兩岸打造商業步行街。溪北側規劃商業用地約15 畝,主要為兩層的商業街。南側規劃約40畝的居住用地,2層以下為商業,建筑面積約17500平方米,住宅以6層為主,局部9層的多層住宅,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
主持人
那么三沙生態旅游區的規劃情況又是怎么樣的?目前進展情況如何?
吳義豐
三沙生態旅游區位于三明市梅列區與沙縣之間,涵蓋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包括大佑山、小佑山、瑞云山、七仙洞)、淘金山風景區、鳳崗街道的水美村(國家級傳統村落)、井后村、壟東村、靈元村、三姑村、際巖村,富口鎮蓋竹村(國家級傳統村落)、山氽村(省級傳統村落)以及陳大鎮碧溪一線的碧溪村、長溪村、棕南村、大源村等,總面積約168平方公里。規劃布局為 “三區”,分別是以郊野地質公園為主的地學研學旅游產業區、以壟東水美文創為主的文化體驗旅游產業區、以淘金山景區為主的生態保育觀光產業區。規劃建設內容包含:1.依托林深水美,依山就勢,打造智慧體育、森林康養、文旅休閑特色小鎮;2.建設生態景觀大道(全長約17.9公里)、生態小環線(全長約31.2公里)、生態大環線(全長約40.9公里)等區域旅游公路;3.建成區域一體的慢行系統,包括騎行道、步行道及休閑驛站等;4.完善和提升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等的相關旅游景點設施,開發地學旅游線路和地學研學課程。
主持人
根據您剛才介紹的城市發展方向,想請您介紹徐碧新城六路新商圈的規劃情況?
吳義豐
徐碧新城(六路)新商圈(建設)規劃圍繞加強交通互聯互通,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環境景觀品質,將徐碧步行街、城發廣場、萬達廣場、體育館場、紅色文化廣場等地塊,近1平方公里面積商業進行聯通,打造三明會客廳、繽紛樂活城。規劃面積約45公頃,包含沙溪河、東乾二路路、新市北路圍合的地塊。包含三明市體育場、體育館、博物館、會議中心、城市規劃展覽館,是三明市級體育文化活動中心。規劃總體方案從宏觀區域的角度,充分利用有山有水有綠有基礎的優勢,通過空間上的聯通和功能上的互動互補,形成一橫一縱兩條核心發展軸。規劃構建了“核心引領、雙軸拓展、綠帶嵌城、多彩板塊”的規劃結構 ,形成了綜合中心、城市陽臺、親子體驗、活力舞臺等四大板塊。規劃方案從場地現狀豎向特征入手進行嵌入式改造,結合商業動線規律及客群行為特征,在保障城市防災和應急疏散要求的前提下,重新梳理場地及建筑功能布局,植入親子體驗、休閑娛樂等新業態功能,有效解決體育場館空間利用低效,魅力不足的問題。規劃重新梳理區域交通系統,優化對外交通、公交換乘、停車系統,并結合人流動線,將城發廣場、萬達廣場、市博物館、沙溪濱水景觀帶等核心功能通過地下、地面及空中進行有機串聯,實現人車分流,打造全天候無縫銜接的互聯互通步行系統。規劃還對區域重要節點進行了詳細設計,在沙溪河畔打造城市陽臺,通過多層立體設計,使市民可在不同標高體驗沙溪水岸景色,增進人水關系。規劃注重整體景觀系統打造,并植入了健身步道、晨練廣場、趣味沙坑等戶外場地及設施,滿足各年齡段人群的戶外活動需求。
主持人
根據您剛才介紹的城市發展方向,想請您介紹后山(獅子坑)地災治理及環境提升和兒童公園項目規劃情況。
吳義豐
該項目位于列東中學后山,包含麒麟山與綠道連接線、兒童公園兩部分,通過地災治理、生態修復,擬打造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休閑娛樂建設活動場所。綠道連接線棧道基本沿著等高線設計,連接邀月廊及麒麟山公園兩大景點。棧橋全長約1544米,寬4.5米,其中,紅線范圍內棧道長948米(含景觀橋),全程棧橋以挑高架空形式為主,與地面保持3—25米之間的高差,坡度保持在3%-5%,部分高差區域較大處設置臺階,其間設有多處休息平臺,配套相應的休閑廊架、垃圾桶、坐凳等便民服務設施。
兒童公園面積約420畝,場地包含四大功能區塊,分別為入口景觀區、兒童公園區、生態修復區、配套服務區。其中,兒童公園區設置小紅軍營地、瘋狂動物城、星云樂園、迷霧森林、消防小勇士營地、聞香聆風園六大各具特色的主題園區,滿足不同年齡兒童的游憩需求。另設星光草場,滿足其他各類活動的彈性需求。區域內標識系統指引清晰,配套設施完善,綠化景觀效果遮陰效果良好。生態修復區對三處建設適宜性較差的場地,進行以生態修復為主的建設。結合場地自身特性形成、松林漫步、溪澗清流、疊翠步道三大特色景觀空間。配套服務區內結合使用需求設置星谷步行街,其內設置兒童相關業態,滿足公園目標群體的配套服務需求。
網友提問:
網友br8hag11
我市明年有哪些地塊要開發?
吳義豐
明年初步計劃開發地塊主要有:城市物流園244平臺、碧湖片區、東霞片區、下洋片區、臺江片區等地塊。
愛明
三明有沒有對高校的發展用地做個長遠規劃?比如往沙縣發展。
吳義豐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高等教育用地布局,高等教育用地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中心城區醫學??聘叩嚷殬I學院校區部分,二是荊東片區三明學院校區部分,三是生態新城職教園區。
來源:中國三明、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三明明網
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