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7年的一天上午,一位記者來到汪東興的家。汪東興是毛主席30年的“管家”,記者此次采訪他的目的,就是想要證實一下毛主席的稿費,是否正如外界傳言,有1.3121億人民幣。汪東興聽聞記者的來意后,神情嚴肅地說:“有關毛主席稿費的事情,我聽說
2007年的一天上午,一位記者來到汪東興的家。
汪東興是毛主席30年的“管家”,記者此次采訪他的目的,就是想要證實一下毛主席的稿費,是否正如外界傳言,有1.3121億人民幣。
汪東興聽聞記者的來意后,神情嚴肅地說:“有關毛主席稿費的事情,我聽說了,一些報刊搞得風風雨雨,說什么毛澤東的稿費高達1億3000多萬元,這太離譜了。據我所知,毛主席的稿費肯定沒有這么多。我記得是120多萬元,具體數字可以到中辦特會室去查一查。”
其實《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毛澤東詩詞》等著作,在毛主席生前印刷了數億冊,但是毛主席從不拿國內一分錢的稿費。
圖|汪東興(左五)與周恩來與人民大會堂服務員以及毛澤東警衛人員合影
他的稿費是不少第三世界的國家出版毛澤東著作后給他匯過來的,毛澤東從不管自己的錢,所以這些錢都交給汪東興,讓他匯給中央辦公廳。
汪東興提到此事情緒還非常激動,他清楚地記得,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止一次跟他提起,100多萬的稿費太多太多,還曾經責怪過汪東興:怎么這些稿費會越來越多。
這位在毛澤東身邊兢兢業業工作30多年的老戰士,非??隙ǖ馗嬖V記者,毛澤東的稿費保存的地方,不是什么“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小組”,也不是什么中國人民銀行“中南海支行”開設的戶頭,毛主席的稿費一直存放在中辦特會室。
說著說著,老人家更加動情起來,回想那30多年,仿佛猶在昨日。
1947年,汪東興調到了中共中央機關工作,當時國民黨軍隊已經大舉逼近延安,毛澤東和中央機關正準備撤離,轉戰陜北。
汪東興被毛澤東親自調來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直屬隊三支隊司令部副參謀長、黨總支部書記、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兼警衛處處長。
毛澤東之所以如此看重汪東興,是因為他各個方面都滿足要求。
汪東興出生于江西省弋陽縣清湖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思想進步,性格沉穩。1929年9月,汪東興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了共青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來到毛澤東身邊工作之前,汪東興當過排長、干事、特派員、連政治指導員、大隊政治教導員、總支書記。
他參加過長征,是在紅軍的隊伍之中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干部,對黨絕對忠誠,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
毛澤東仔細觀察過這位基層領導骨干,他做事很細心,還兼有較強的軍事素質。
在中央蘇區,汪東興也帶兵打過不少仗,他曾經在彭楊步兵學校學習過,還擔任過該校的指導員。到了延安之時,他已經是一名較為成熟的指戰員。
在離開延安之前,毛澤東和周恩來決定坐車,汪東興馬上想起來要先派人和機場聯系。因為機場正在挖壕溝,一定要留下一條汽車的通道才行。
事態緊急,當時很多人都沒有考慮到這個細節,但汪東興想到了,并且做了細致地安排。
長期領導地下工作的周恩來,將檢查中央機關堅壁清野工作交給了汪東興負責。謹慎如周公,亦發現了汪東興的細致入微,才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了他。
4月12日至6月8日,黨中央在陜北安塞縣王家灣停留了56天,汪東興主要負責的就是外圍的警衛工作。
他和中央警衛團的同志們一起查看地形,研究討論中央前委駐地的安全問題。
當時毛主席就住在王家灣,村子的地形很好,易守難攻。而且下山后只要趟過一條小河,就能抵達一條與外界通行的大道,交通也是相對便利的。
汪東興監督同志們在山頂挖好了工事,警衛員日夜留守站崗,監視著王家灣周圍的情況。
王家灣的內部守衛極其嚴格,汪東興也時常隨同巡視的同志們視察附近,特別是晚上。但附近大路上的行人,他們絕不會阻攔問話,外松內緊。
在王家灣安定下來后,毛主席還是不放心延安群眾的情況,派汪東興去延安再看一看。
老百姓看到汪東興帶著三連回來了,高興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鄉們為了不讓自家的物資被國民黨軍隊搶走,把豬都趕到了山上,養在了山洞里。
汪東興即將離開之時,大家從山洞里拖出一只大黑豬,想要送給部隊。
但當時群眾的生活也不好過,汪東興不愿意收,老鄉們抬著豬不愿意走。汪東興無奈,只好想到給老鄉們錢,老鄉們也不肯收。
好不容易說服了老鄉收下了一點錢,第二天老鄉們又趕了幾十里路,帶著一千多斤麥子來,懇求汪東興帶回去給毛主席吃。
汪東興熱淚盈眶,最終只得通知同志們,偷偷離開,不能再收老鄉們的糧食。于是那一天,天還沒有亮,他們就集合隊伍趕緊出發了。
結果還是驚動了老鄉們,他們趕緊追上來,緊緊拉著戰士們的手,流著淚道別,一直說著“請主席多多保重”。
經過這件事,汪東興更加明白,在軍隊官兵心中,在老百姓心中,毛主席的地位多么崇高,他保護的不僅僅是一位領袖,更是他們心中的太陽,他們的信仰。
1947年6月,中共中央準備撤離王家灣。毛澤東等諸位領導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但毛澤東對此有著自己的執著,他一定要看到敵人來了才走,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直觀了解敵人的動態,指揮警衛部隊牽制敵軍,將主動權搶回到自己手上,以保證中央機關的安全。
毛澤東和蔣介石不同,就算是轟炸機在頭頂轟鳴他都能做到面不改色。而任弼時一聽到毛澤東說這話,就急起來,請毛澤東一定要馬上離開。
就在兩人僵持之時,周恩來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找個人替主席看著。
任弼時覺得這樣不錯,毛澤東覺得也可行,轉頭就問汪東興:“你敢不敢留下來等敵人?”
汪東興毫不猶豫:“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來等敵人。”
毛澤東當即決定要調一個連的兵力給汪東興,汪東興只要了一個加強排。毛澤東給他的要求是,看到敵人就可以走,一定要打他們一下,聲東擊西,以保證中共中央機關轉移。
就這樣,汪東興帶著加強排連夜部署,在山頂上設伏,三次打退敵人,敵人摸不清汪東興的行蹤和實力,不敢冒進。最后乘著大雨天,汪東興帶著隊伍順利撤退。
汪東興完美完成了這次任務,將敵人預定“清剿”王家灣的計劃推遲了12個小時,為中央機關的撤離贏得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毛澤東對汪東興的出色表現大為贊賞,交給他另一個任務:給他一個連的兵力,讓他尾追劉戡的部隊。
劉戡在王家灣撲了空,在向延安方向撤走之時,汪東興一直帶人沿途騷擾,專挑他們吃飯、睡覺的時間,弄得他們不得安寧,疲勞不堪。
劉戡也產生了錯覺,不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人,弄得十分被動。而汪東興在和敵人周旋的空隙,還幫助群眾把麥子給收了,幾次打跑了企圖搶占群眾麥子的還鄉團,敵人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這兩項任務完成后,毛澤東對汪東興更是賞識和信任,一直讓汪東興負責整個中共中央機關的警衛工作,以及自己的住行、安全問題。
毛澤東也會讓汪東興代替自己去接送重要客人,或者表達自己的意見,汪東興就像是毛澤東的左右手,他從未辜負過毛澤東的信任。
1949年2月,汪東興護送傅作義從西柏坡前往北京。
2月22日9時,傅作義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了石家莊的機場之上,汪東興熱情地朝著傅作義走過去。
傅作義、汪東興和副官李濟生同乘坐第一輛吉普車。汪東興能夠感受到傅作義的心事重重和緊張,他一直沒有和汪東興交談。
在中午時分,他們到達了西柏坡,出來相迎的任弼時將汪東興拉到一邊,詢問:“傅作義在這一路上,有沒有說什么?”
汪東興肯定會回答:“他什么都沒說?!?/p>
下午5時左右,汪東興陪伴著毛澤東前往傅作義的窯洞,傅作義早早就在門口等待著,一看到毛主席就快步迎上去,向他敬軍禮。
兩人熱情握手之后,傅作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激動的說道:“我有罪。”
毛澤東笑著說:“你有功,你做了大好事,人民不會忘記你的?!?/strong>
兩人走進窯洞后,聊了40分鐘,相見恨晚。而站在門口守衛的汪東興,聽到了這段對于歷史來說十分珍貴的對話。
傅作義停留兩天后,在第三天由汪東興護送回石家莊。
回程路上,傅作義的心情好了很多,和同車的汪東興等人有說有笑。
當車開到滹沱河邊時,大家偶然看見前方有一群大雁正在戲水。
傅作義早就聽聞汪東興的槍法奇準,就讓汪東興打兩只大雁,汪東興舉起槍,距離大雁足有300米,竟然能打中。傅作義連連稱贊“打得好,打得好”。
傅作義回到北平之后,就把關于和平解放北平的通電草稿全部定了下來
1949年3月23日,這是汪東興記憶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
這天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五大書記,率領解放軍總部和中央機關離開了西柏坡,向北平進發。
汪東興聽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在登車之前“進京趕考”的那一段經典的對話,也有幸跟隨著領袖們見證了歷史上輝煌的一刻。
領袖們剛剛到達北平之時,居住在頤和園升平署(現中央黨校南院),汪東興則迅速趕往香山,一刻都不敢停歇,忙碌地查看著雙清別墅周圍的地形,趕緊布置警衛和崗哨,第二天毛澤東一家就直接搬了進去。
那一天大家都格外緊張和辛苦,但是心中興奮,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奮斗,終于來到了北平。
毛主席更是對汪東興坦言,他一夜都沒有睡好,心情太過興奮。
新中國成立之后,汪東興的職務一直在變化,從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廳警衛處處長到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承擔著中南海中共中央機關的警衛工作和毛主席的安全保衛工作。
汪東興身上的責任更重,工作也更加復雜。
1949年,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之前,就親自點名汪東興來負責警衛工作。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汪東興所有的工作都要嚴格保密,不作訪問蘇聯的任何宣傳。沿途的警衛工作,汪東興找了聶榮臻、滕代遠、李克農和羅瑞卿等同志開會商議。為了這次遠行,汪東興做了極為周到和細致的準備。
除了毛主席的安全問題,一般在中共中央工作的人員,包括服務員、醫生、護士、話務員等等,都是汪東興負責挑選的,汪東興會對所有的人進行詳細的調查、審核。
新中國建立后,中南海沒有出現過一次重大安全事故,汪東興所負責的中央黨政機關警衛工作沒有出過一次重大紕漏。
外人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汪東興為了做好每一個環節,每時每刻都緊繃著一根弦。
對陪在身邊這么多年的汪東興,毛澤東如此評價:“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別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的身邊,我習慣了,人還是舊的好一點,他的長處是心細,缺點是理論水平差、不喜歡動腦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漢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毛澤東的行蹤,別人可能不知道,江青有的時候也不清楚,但是汪東興肯定知道。
比如廬山會議的時候,江青想要知道毛澤東的行蹤,需要通過鄔吉成向汪東興打聽。
汪東興直接領導毛澤東的安全警衛工作,一般主席沒有交代,別人不可能過問,汪東興也肯定不會說。毛澤東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人身安全,全部托付給了汪東興。
1958年3月,汪東興響應中央號召,離開了中南海警衛的崗位,來到江西省任副省長兼農墾廳廳長,回到基層繼續服務和歷練。
然而1960年9月下旬,毛澤東忽然將汪東興調回了北京。
一到北京,汪東興絲毫不敢怠慢,馬上去中南海見了毛主席。
毛主席說:“我要你提前回來,是要你幫我‘抓老鼠’,我發現身邊的‘鼠害’還很嚴重哩,這不行?。 ?/strong>
毛主席是在笑著說著這句幽默的話,但汪東興的心卻很沉重,他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毛澤東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非常關愛,但對他們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允許他們搞任何的特殊化,也不允許有以權謀私等不良行為。
如果這些行為被毛澤東發現,他即便在百忙之中,也會親自過問,絕對不會姑息。
當時正是困難時期,毛澤東發現身邊一些工作人員逐漸“變質”,在北京和隨他外出期間,有不少違反紀律的行為,吃喝拿要,甚至會主動索要市場上緊缺的生活日用品。
毛澤東還聽說,他們之中的個別人,還有貪污、瀆職的嫌疑,已經傳出了流言,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毛主席惱火得很,他立刻想到了汪東興,將他喊來,就是要組織中南海的內部“小整風”,其他人他信不過,要汪東興回來主持這項工作。
汪東興嚴肅地讓大家自我檢查,在他的思想動員之下,每個人都很坦誠地說出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有的人是在天津吃過別人送的大麻花,有的人在鄭州的時候吃過當地政府送來的冰棒和西瓜,也有人說在山東之時,曾經接受過別人給的“大公雞”牌香煙,當時幾位同志每人都拿了一包,有的同志還拿了兩包。
汪東興到每個小組調查,聽取所有人的意見,每次大家說完之后,他就會強調:“以后地方送東西,必須要經過管理員!該給錢給錢,一分錢都不能少!”
汪東興在毛主席身邊工作多年,從戰爭年代到新中國成立,他知道毛主席手上就沒有拿過錢,但是毛主席心中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帳。
吃飯付錢,購物付款,毛澤東心中很清楚,絕對不會白拿群眾的東西。
因為毛主席從沒有將稿費視為私有財產,他覺得這是人民的錢,總有一天要取之于民。
地方上的群眾熱情,對毛主席敬愛有加,會超標接待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毛主席肯定不會領這份情,他要求身邊的人絕對不能特殊化。
毛主席還找汪東興談過,了解了小整風的情況,對有些還存在著思想顧慮的人,會找來親自談話。
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不能因為勝利就有了驕傲情緒,更不以功臣自居,不能停頓下來不求進步,貪圖享樂……
自始至終,毛主席就一直要求從嚴治黨。
在延安,毛澤東身邊并不缺乏人才,毛澤東偏偏選擇了汪東興,事實證明真的是獨具慧眼。
30年來,汪東興為黨中央和毛澤東的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晚年的汪東興依舊崇拜和懷念著毛澤東,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依然非常嚴格,他曾說過:以后我要有臉見毛主席他老人家。
他離開了政壇,賦閑在家。進入了頤養天年的汪東興,每天在家潛心看書,謝絕了諸多活動。
汪東興搬出了中南海之后住在西單東側的一處胡同里,他的鄰居就是王震將軍。
他的住宅陳設十分樸素,北面墻前一排書柜裝著的都是馬列和毛澤東的經典著作,西墻掛著的就是毛澤東親筆書寫的王勃的《送別》。
除了這幅《送別》,毛澤東還特意寫了他老人家的名作《沁園春·雪》贈送給汪東興。
這兩幅墨寶送給汪東興,可見毛主席對他的厚愛。
陌生的客人來找汪東興,無論官多大,他都會婉言謝絕。
但只要家鄉的基層干部和父老鄉親來找他,他一定會熱情接待,對于編史的同志們幾乎是有求必應。
他總是帶著老花眼鏡,按照編史同志的要求,一筆一筆地書寫著文字資料。只要是送給他審查的史料,他總會一絲不茍地把關。
地圖上小小的錯誤,汪東興都能發現,每次標注出來之后,還會用文字在一旁寫上說明。
1995年,地方電視臺為了拍攝方志敏的專題片,專門來采訪了汪東興。
毛主席生前曾經多次和汪東興提到方志敏,汪東興和方志敏是老鄉,1935年方志敏在江西南昌犧牲之時,汪東興正在長征途中,一直到2個月之后才得知消息。
毛主席曾說他和方志敏惺惺相惜,在革命形勢的分析和革命斗爭的策略上是不謀而合的,他稱頌方志敏是個大智大勇、很有才華的共產黨員。他死得偉大,毛主席很懷念他,只要平時和汪東興聊到江西弋陽,就一定會提到方志敏。
汪東興的晚年,一直在宣傳著方志敏的思想,希望后人能夠記住這位民族英雄,傳承烈士堅定的信念。
他明白毛主席一直以來都放不下戰爭年代之中犧牲的家人和烈士,汪東興一直在盡力為烈士們再做些什么,以彌補毛主席生前的遺憾。
每年,到了毛主席的誕辰和忌日,汪東興都會去毛主席紀念堂獻花,風雨無阻,一直到2014年,此后他因為病重,才沒有去。
汪東興的女兒汪小燕說,這么多年來,汪東興對毛主席的思念之情從未減退,毛主席的生辰和忌日,家里都是當作大日子來過,誕辰這天,全家一定要吃面條。
2015年8月,汪東興即將離開人世,和毛主席身邊許許多多的工作人員一樣,臨終前依舊念念不忘他老人家。
汪東興說: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跟隨毛主席并且保衛他,只這一件事,我就已經死而無憾了。
馬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