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每每在田野、在林邊、在河畔遇到很多轉場養蜂人,羨慕他們的無憂無慮、與世無爭和恬靜生活。轉場養蜂的概況雖有疫情影響,但春暖花開還是如約而至。養蜂人延續著幾十年的遷徙路線,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轉場養蜂大概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每每在田野、在林邊、在河畔遇到很多轉場養蜂人,羨慕他們的無憂無慮、與世無爭和恬靜生活。
轉場養蜂的概況
雖有疫情影響,但春暖花開還是如約而至。
養蜂人延續著幾十年的遷徙路線,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轉場養蜂大概開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一項綠色無污染的行業,采集了大自然的花蜜,生產了香甜的蜂蜜,對自然界有利,還能增收,造福社會。
養蜂人都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江湖人,游走于祖國大江南北,棲息于秀美山川,享受那么寧靜、那份忙碌。
我遇到過四川、陜西、湖北、山東、河南、貴州等地的養蜂人,他們都是單純樂觀的人。
與蜜蜂一樣,他們辛勤付出,簡單生活,收獲安心。
印象最深的養蜂人
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川的一位養蜂人,四川人對吃的很講究,走到哪,就把美食帶到哪,火鍋、辣子雞等等,在他們露營的帳篷旁,總會放著幾只土雞。有一次去他們夫婦那里買蜂蜜,他們非常熱情,交流了很多,我講我的求學工作的過程,他們講大江南北遷徙的趣事。最后,他們非得留下我吃火鍋,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火鍋,樸實無華的菜品,簡單原始的工序,卻產生了最難忘的火鍋。
養蜂的收益
一個養蜂的,大概是2個人,多少夫妻搭檔,有的還帶著孩子,他們想把這生存之道傳承下去。
一戶大概100到200箱蜂,在正常年份,一箱蜂
一年大概能收入2000元左右,100到200箱的總體收入就是20到40萬元。如果不好的年份,收入就低一些,只能收入個人工費。
他們遷徙主要通過路過的順風貨車,比如,有運煤車從陜西陜北運煤到漢中,有時從漢中返回時就是空車,養蜂人就搭這種車,從漢中來到關中,實現了雙贏。
養蜂人遷徙路線
遷徙路線大概氛圍東、中、西三線,有的距離長達5000公里。
東線,大概是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江蘇——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
中線,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內蒙。
西線,云南、四川——陜西——青海、寧夏——內蒙或新疆。
最后,忘了說這種天然無污染的蜂蜜價格,直接在養蜂人那買,現場收取蜂蜜,一斤15元,是不是非常物美價廉呢?
如果單位給你放一年假,養蜂人給你發上工資,你愿意跟隨養蜂人轉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嗎?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