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黑五又到了,這些年「海淘」這個詞距離我們從來不遠,但對于它的印象從「有點麻煩但能買到好東西」漸漸變成了「還有什么東西非得海淘才行呢?」于是我們邀請Matrix群里的作者分享了他們的海淘經歷。還有什么需要海淘來買?@小紫:還會海淘小眾品牌商品
黑五又到了,這些年「海淘」這個詞距離我們從來不遠,但對于它的印象從「有點麻煩但能買到好東西」漸漸變成了「還有什么東西非得海淘才行呢?」
于是我們邀請 Matrix 群里的作者分享了他們的海淘經歷。
還有什么需要海淘來買?
@小紫 :還會海淘小眾品牌商品和奇特價差商品
我海淘的東西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國內買不到的,多見于一些小眾品牌的產品,如電腦配件、包、攝影配件等等,以及很多音像制品,專輯啊、sacd 等等;另一類主要是圖便宜,如國外經銷商打折的產品,絕對低價的 WD 硬盤啥的。第一類因為小眾,大都通過轉運服務郵寄到國內,而后者一般就亞馬遜直郵最為穩妥。
轉運服務這邊從美國倉庫到家里手中,穩定在 10 天左右。清關被不被稅一般看運氣,比如我同期買過 6 塊 nvidia 自己的 1060 顯卡,其中只有兩塊被稅。當然轉運服務目前也有一些幾乎不可能清關成功的物品,比如硬盤,曾經一度在清關卡了 9 個月,最后只好讓轉運公司寄給身在香港的朋友,亞馬遜之類提供的直郵服務則沒有這個問題。
前幾個月國家開放了一批恢復成進口免稅的商品,這讓從國外買音視頻硬件啥的便宜了很多,最高可以省 25% 的稅,這個月剛剛嘗試了,確實無稅,清關還特別快。
如果要說經歷過的離奇價差,我感覺價格最夸張的就是國內當時賣 6000 的一個監視器 ninja v,美國當時 5 折再加周邊折扣,到手加運費才 3500 不到。不過這款監視器過了倆月國內也降價了,說明如果是品牌活動可以等等,國內不一定沒有折扣。
今年年初,我還從美國亞馬遜海淘 3M 口罩,但在香港中轉還沒往國內進的時候全都寄回去送給美國的朋友了。
@路中南 :剛剛到手了第一部海淘的手機
我此前從來沒有過海淘經歷,但為了治好我的電量焦慮恐懼癥毅然決然從亞馬遜海外購買了一臺三星 Galaxy M51。對于那些沒有在國內發布的手機等電子產品,比較讓人放心的渠道應該就是亞馬遜海外購了,從此告別淘寶代購,走上了不定期刷新亞馬遜頁面看價格的不歸路。匯率波動可能讓最終的人民幣成交價格不斷波動,以我一直關注的 Pixel 4(最后還是沒有買)為例,稅前價格一路看著從 3600 漲到了 4200 最后沒有貨,只恨自己沒有早點剁手。
這不,這個月初刷著刷著看到 Galaxy M51 臨時出了秒殺價,稅前價格從 2500 跌到了 2300 左右,果斷下單。
沒想到 9 號下單,等了一個多星期德亞都一直沒有發貨,無奈去問在線客服。客服的權限還是比我高一點,態度也非常友好,告訴我德亞預計 20 號為我發貨。而發貨之后的速度就比我想象的快很多了,DHL 一天就把貨物運到了香港,接著就是香港海關、深圳海關(這一步最長,兩天半),最后 25 號上午就到了我的手上。
?之前收到過好友加號從德國寄過來的糖,似乎是被海關拆封檢查過。這臺手機我也疑心被海關檢查過,沒有塑封只有膠條,好在朋友告訴我似乎歐洲那邊似乎都沒有塑封,膠條保持完好已經說明沒有被拆封了。總的來說體驗還算愉快,要是能提前告知何時發貨就好了。
@六茫星 :價格沒啥差別,但是想要的顏色只能海淘
最近海淘了機械鍵盤放公司工作用,Leopold FC980M 黑藍色,紅軸,其實價格和國內買沒啥差別,甚至更貴一些;但是想要的顏色國內沒有,只能從韓國海淘。個人傾向海淘的時候要么是美亞日亞直郵的,雖然等得可能蠻久但是至少正品;要么就是找淘寶上面看起來是生活在那或者是留學生的業余做做代購,并且銷量不是很多的。舉個例子,如果要海淘一個包,月銷量 50+ 的我是不太敢買的,如果是銷量5 件左右且價格合理我就覺得應該靠譜。我對海淘的前提要求是正品,如果國內代理價格太不合理,那我會海淘找一找。
@挨石 :音樂設備和音像制品
作為一名還在購買實體唱片的音樂愛好者,我的海淘以音樂設備和音像制品為主。
其實音樂設備也沒有經常買,就只在日亞買過一套先鋒 CD 播放器 X-HM76 和一副頭戴式耳機 Fostex T60RP。其實國內行貨是有替代品的,但架不住這倆那時都支持日亞直郵,Prime 還能免運費,算上所有費用也仍然比國內便宜,于是就下手了。但是我應該不會再在日本買電器了,關鍵原因是要用電壓轉換器,這玩意兒多了挺占地方了。
買得比較多的是音像制品,主要是 CD 和藍光 DVD,海淘的方式包括日亞直郵、日亞轉運、美亞轉運、香港直郵。我重點講一下日亞的海淘經歷吧。坐標廣州,直郵是最簡單的,看看關稅劃不劃算就可以直接下單了。亞馬遜直郵可以查看快遞軌跡,到了海關 DHL 就會通知填報關資料,如實填好就等著收貨了。
但是也有不少二手唱片是不支持直郵的,這時我就會用 EMS 官方的海外購。沒有對比過別家,因為覺著 EMS 的價格可以接受,理論上也應該比較靠譜。事實上的確挺靠譜,它支持多箱合并,能查快遞軌跡,速度也快。在日本的時候可能還會耽擱幾天動也不動,但只要進了我們的海關,刷刷刷的一兩天就到家了。每次我都會感嘆我國物流實在太強了。我也用過一次它的美國倉,事緣九月手賤在美亞買了一張第三方賣家但是可以直郵到國內的藍光,結果現在還沒到。問客服說抱歉可能疫情會有延遲,然后你這單價多少以下的我們沒有運單號的……反正就是憑運氣等吧。我一氣之下又買了一張,然后選了 EMS 的美國倉轉運,10 天就到了。
最后補充一點,就是有朋友問過我音像制品會不會不能被海關截留的問題。我自己是一次都沒遇過,海淘是每次都報關的,自己出國人肉帶時也試過幾次被開箱檢查,但都沒有任何問題。我不敢說自己很懂這里面的規則,但根據我從相關網站以及官方短信看到的說明,不涉及對我國有危害的出版物是沒有問題的。至于你想買的有沒有「危害」,那就只能你自己掂量了。
@ThomasTeng :「天價」RGP 眼鏡也可以海淘
我的海淘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講講你們曲折離奇的海淘小故事
@stevapple :比起淘寶的天價,海淘的不便根本不算什么
說起來,今年是我第一次嘗試海淘。在這之前,對于少數有需要而國內沒有上市的商品一般會委托朋友肉身帶回。然而因為水深火熱的疫情,許多留學的朋友紛紛取消了回國計劃;加上這次需要的商品沒有在美、加、港等熱門留學目的地上市,反倒是在德亞上搜索時意外發現可以直郵,于是就開啟了這次「嘗鮮」。
守株待兔尋低價
我這次購買的商品是 tado° Smart AC Control V3+,在歐洲的幾個亞馬遜分站粗略比價后果斷選擇德亞蹲守。在查找歷史價格的過程中,我找到的唯一一個免費、免注冊可用的網站便是 camelcamelcamel。這個網站可以追蹤多個地區的亞馬遜商品價格,給出史低和歷史價格曲線,還可以訂閱郵件提醒。亞馬遜的折扣機制和國內的平臺不太一樣:沒有滿減、沒有限時搶購,也沒有降價預告,更不支持先下單后付款,一般以天為單位更新價格。經過查詢可以得知去年黑五最低價格比日常價格低很多,所以我果斷選擇每天早上查看一次價格(德國時間為凌晨,有充足的時間下單)等待折扣出現。在經歷了小幅跳水虛晃一槍后,11 月 15 日的促銷價終于跌破了此前網站上查到的史低,并且登上了官方 Top Deal(一般力度在 30% 左右,平史低或新史低),值得下手。晚上 8 點(德國時間正午),camelcamelcamel也發來了郵件,算是比較靠譜的促銷訂閱渠道,推薦給大家。
?多方輾轉求代付
作為一名無收入的普通學生,我之前嘗試申請全幣卡基本上都吃了閉門羹。詢問了一圈,朋友所持有的也大多是美元 / 港元 / 人民幣單幣或者雙幣卡,在德亞上消費需要支付貨幣轉換費用,最后找到了一位在歐洲留學的朋友幫忙才搞定了支付。如果想嘗試海淘,全幣卡在很多場景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想花冤枉錢或麻煩他人(也是在麻煩自己)建議準備一張全幣種 Mastercard 或 Visa 卡。
直郵省心又實惠
亞馬遜在結算時會加入一筆預估進口稅費,如果未被抽稅或者稅額不足可以(部分)返還。德亞的標價中還包含了 19% VAT,而直郵中國的商品默認不收取 VAT,所以算上郵費的價格甚至低于在當地購買,可以說比起轉運或人肉代購優勢巨大。
由于是直郵,發貨后除了根據郵件提示填報清關信息外只需要等就行了。在差不多一周后,快遞到達了廣州,并在短短2小時內完成了清關、交由順豐進行派送。這款產品 12 歐的預留稅費應該可退,因而最終的入手價格是 63.90 歐元(本地含稅價),比起這款商品在淘寶上的 ¥1700「天價」,海淘的這些不便(我好像也沒有遇到多少不便,除了支付)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 不多說了,我這就去問客服要稅費退款了~
億點點補充說明
不同地區亞馬遜政策不盡相同:提供的語言選項不同,德亞可以切換到英文,而美亞、日亞等提供簡體中文;VAT 收退策略不同,例如美亞就采用標原價并根據收貨州加收 VAT 的政策,請以實際情況為準;接受的支付方式不同,部分地區如美亞支持銀聯卡結算(無貨幣轉換費);網絡狀況不同,德亞在國內可以正常訪問但速度可能較慢,其他亞馬遜地區(如日亞)在國內網絡環境不一定可用,請以實際情況為準。本次購買的商品在亞馬遜中國海外購不提供;海外購提供的商品有 Prime 包郵、人民幣結算、本土客服等優勢,建議優先選擇。亞馬遜直郵包裹承運方不一定為易客滿,其他服務商運送流程可能有所不同。 camelcamelcamel 網站使用的 HiCAPTCHA 服務在國內網絡環境無法加載,瀏覽部分頁面可能受阻。請盡量不要從亞馬遜官方以外的渠道購買禮品卡,或者重復大量購買特定生活用品,以免造成砍單、封號等后果及財產損失。
@甜食 :說說我難過的經歷
我說說我的難過的經歷,我經常在海外網站買音像制品,小廠牌和個人賣家一般都是用當地郵政來寄的,這樣進入國內之后對接的會是平郵/EMS。這類渠道通常不會被海關截留,交稅的概率也不大(因為通常都是作為私用包裹而不是商業包裹),但是唱片等產品是海關比較喜歡拆封檢查的,我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從海外買唱片,直郵為主,總共碰到過兩次這種情況。
有一次我買一個包裝比較復雜的 CD,外面是一個線裝封口的紙袋,里面有一個玻璃底片的配件,而收到的時候,紙袋被非常粗暴地剪開了,而里面的玻璃底片也是粉碎的。另一次是買一個紙盒的 DVD,海關拆包檢查的時候是直接用一刀劃開外面的泡沫袋的,劃得非常深,在里面的 DVD 盒子上留下了一道劃痕。檢查完之后就用膠帶隨手粘回去了。
碰到這類情況最鬧心的問題就是,沒有地方可以申訴,海關不會以任何形式理會你的投訴,也不會承擔任何責任,除非賣家良心發現給你補償,否則就只能自己吃虧了。
不過海淘也不是都令人難過,還好遇到一些非常 nice 的小賣家,我大概有兩三次東西沒收到或者壞了直接給我再寄個新的的情況。
其他小技巧分享
購買和付款
@Harvey Janson:我更好奇大家都是什么渠道?因為今天在國亞的海外購上搜了一下,結果似乎并不理想。
@六茫星:可以直接搜美亞日亞,在搜索結果里選「Global」或者地址里填上中國郵編,一般能篩出來能不能直郵國內。
@小紫:說到直郵……品牌官網很多也能直郵國內,但是如果價格比較高就需要個人報稅。另外,隨著信息不對稱的減少,近幾年海淘和代購的價差少多了,如果你認識代理,基本上能拿到和海淘差不多的價格,可能稍微貴一點點,但是還帶保修。
@jijiali:我以前的時候經常看的兩個折扣網站 https://dealsea.com/ , https://deals2buy.com/。后者現在已經變成了https://www.retailmenot.com/,想要轉運的可以去看看~
@Yann:可以經常去 ebay 看看,會有驚喜,我有買到過屏幕裂開的 HomePod,懶得退貨就想和客服爭取一點退款補償,沒想到在沒退貨的情況下直接退了全款……
@甜食:說到 eBay,Paypal 和 eBay 的關系一直很微妙,在 eBay 上的訂單如果出了問題是可以直接拿著訂單號找 PayPal 客服的。而且 PayPal 客服的權限異常大,在幾個月內(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一年)如果你碰到了問題,他們都可以產品跳過商家給你退款。
@SunsetYe:分享一個大概沒用的冷知識:國內正規海淘、直營的海外購都可以在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查到記錄,如果查不到就值得深思了……這個鏈接先點進去登錄,登錄完如果提示出錯再點一次即可。
物流和售后
@甜食:DHL 貴歸貴,快是真快,冰島到中國只要三天。DHL 和 UPS 是最貴也是最快的(另外,說自己海淘沒被稅過的可以試試 DHL,100% 被稅)。
@黃石:可不,我之前從澳大利亞海淘了一個鍵盤,發的 DHL,一共花了一周時間收到,被稅 400 多。
@甜食:被稅的時候,DHL 都是打電話給我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快速清關無稅單,一個是單獨申報,單獨申報時間較長、還要交倉儲費(但事實上快速清關也沒快到哪去),而且不管是哪種,DHL 都會收取大約 20 元的代墊稅費。
@小紫:我從英國買唱片還遇到過下圖這種情況,走了平郵(Royal Mail First Class),沒有物流號(tracking ID)可供檢索,寄出來之后就等吧,進度不可查,于是三個月過去了……
?@Dr_Selfie:一二月份的時候海淘了兩三千個口罩,可能是今年最值的用法吧,全部用的 Amazon Prime。最后一單的一千個口罩質量太差了,還是原路退回,也不用付物流費用,所以還是 Amazon Prime 有保障。
@六茫星:說起售后,我之前還在德亞買了一個羅技的鼠標 G900,一年后雙擊了。可是那時候我已經回國,也沒法進行退換貨之類的保修,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系了德亞的客服,給對方發了鼠標雙擊的視頻。客服表示,由于鼠標還在保修期內(德亞自己的保修期,而非羅技的),「不過維修什么的有點麻煩,要不然我們用這個鼠標 50% 價格的德亞兌換券來補償怎么樣」,我當然是欣然同意。于是自己添了點錢,又買了個羅技 MXMaster2(但感覺這種保修規則在國內容易被玩壞)。
你有什么關于海淘的技巧、經歷、選品想要分享?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
王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