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假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治療層面的假藥;另一個是法律層面的假藥。第一種假藥可能會使患者變得更糟,但是第二種“假藥”可以使窮人免于痛苦的傷害。印度仿制藥是第二種。等待排隊購買印度的“假藥”中國有近十萬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每年約有13,00
假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治療層面的假藥;另一個是法律層面的假藥。
第一種假藥可能會使患者變得更糟,但是第二種“假藥”可以使窮人免于痛苦的傷害。印度仿制藥是第二種。
等待排隊購買印度的“假藥”
中國有近十萬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每年約有13,000名新患者。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缺乏數據統計,但年發病率約為100,000-100,000人,甚至更高。
這些過去被定為絕癥的患者,因為瑞士諾華公司成功開發的藥物格列衛(Gleevec)看到了生命可以繼續的希望。
格列衛是一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可以從分子水平直接治療引起疾病的基因。開發這種藥物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從少于50%增加到90%,已取代骨髓移植作為治療的選擇。
格列衛對胃腸道間質瘤的有效性高達67%。
為了減少該疾病的復發,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必須終身服藥。
但自從2001年將諾華(Novartis)引入中國以來,23500元一盒(一盒是一個月的劑量)。
即使2006年開始實行“買三送九”的優惠活動,每年7.2萬元的費用仍然使很多人的房屋空洞。
而且在醫療保險報銷清單中包括格列衛的省份數量很少,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幫助。
好消息是,印度仿制的“格列衛”具有相同的功效,但成本不到一個月1000元,已成為許多患者心中的神奇藥物。
遺憾的是,由于這種藥物不符合《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因此被正式判定為“假藥”,無法在藥房購買,醫生也不會向您推薦。
許多想去印度買藥的患者也被復雜的英語表格和付款文件所困擾,因此很多網民會在互聯網上一再被問及如何購買印度藥,或者誰可以給施舍轉移一些藥物。
即使冒著購買冒牌藥的風險,許多人仍在嘗試。
在發達國家尤其如此。統計顯示,在美國處方藥市場上,仿制藥占80%并具有絕對優勢。
美國10種處方藥中有8種是仿制藥
不僅對于個人,而且對于國際人道主義組織,仿制藥都是不可替代的。
無國界醫生組織,全球基金,國際藥品采購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組織都需要依靠低成本的印度仿制藥來完成其業務。
人道主義醫療組織“無國界醫生”指出,該組織已經80%的抗HIV藥物是從印度購買。
2012年9月16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報告中也相當長地介紹了仿制藥的重要性。
他認為,仿制藥行業的發展是第三世界國家改善健康,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保證,他贊揚并肯定印度等國為加強低成本生產所作的努力。仿制藥。
什么是仿制藥
為了闡明這個概念,首先,讓我們談談什么是原始藥物。原始藥物實際上已被很好地理解。這是一種品牌藥物,是世界上第一個開發藥物的公司品牌。
在原始藥物投放市場之前,通常需要先經過嚴格的動物實驗,人類臨床的I,II和III期實驗,然后在第四階段的臨床擴增實驗證明療效確切之后,才將其推向市場。安全可靠。
仿制藥起源于美國。 1984年,約有150項普通藥品專利在美國失效(通常為20年)。大型毒販認為這是無利可圖的,也不愿意繼續發展。因此,美國引入了《韋克斯曼-哈奇法案》,新的制造商只需向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證明其產品在生物活性方面可與原始藥物媲美。
仿制藥的概念由此產生,然后被更多的國家采用。
簡而言之,仿制藥是一些大型制藥公司的專利期限過后,藥品制造商復制和銷售的藥品。
與原藥相比,該仿制藥具有相同的劑量,安全性,功效,效果,質量和適應癥,但平均價格僅為專利藥品。20%~40%,個別物種甚至不同10倍以上。
例如,印度NATCO公司生產的易瑞沙模仿了英國制藥公司阿斯利康的專利產品。成分,劑量和生產過程都相同,但價格僅為英文版。八分之一。
這樣一種低成本的“假藥”無異于為不幸患有癌癥但無力負擔看病費用的人們挽救生命。
印度生產世界上20%的非專利藥
通過生產大量的非專利藥,印度本身已經收獲了很多。用印度人的話來說,印度制藥業正在變得負擔得起“世界藥房”。
美國FDA批準的印度制藥廠的生產成本比美國低65%,比歐洲低50%。
由于超低的生產成本和超高的技術含量,印度制藥商總是能夠獲得大量的外包生產合同。
目前,印度有119家獲得FDA認證的制藥廠,經FDA批準的約900種藥品和醫藥原料可以出口到美國。還有80多家獲得英國藥物管理局認證的制藥廠。
過去三年中,印度制藥業的平均增長率為14%周圍,印度造就了世界20%仿制藥,使制藥業成為印度的經濟支柱之一。
目前,印度藥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疫苗和生物制藥產品出口到150個國家。
僅在2016年,印度就提交了近800份仿制品申請
到2020年左右,許多專利藥物將陸續失效,許多專業機構早在幾年前就預測這將極大地刺激印度仿制藥的生產。
到那時,印度仿制藥有望在全球仿制藥市場中所占份額從目前的20%增加到25%,印度制藥業的營業額將從目前的約258億美元增加到500億美元。
但是,印度藥品并不總是那么便宜。
獨立之初,印度藥品市場由跨國公司控制著80%以上,其中99%的專利藥品由這些公司掌握。
在1960年代,印度市場上高昂的藥品價格也很著名。
為了讓印度人享受負擔得起的藥品,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但印度制藥公司的真正利益仍然是在總理英迪拉·甘地的領導下于1970年。專利法修訂。
修訂后的專利法規定,對食品、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
這意味著印度藥物化合物的廢棄知識產權保護該系統的放松使國內公司可以獲得大量的仿制藥生產許可證,從而為印度提供了快速擴展的仿制藥。
即使是在2009年之后新的專利法生效之后,根據法規,經美國FDA批準用于市場營銷的藥物也無需在印度市場進行臨床試驗。
只要印度制藥廠可以生產與在美國銷售的藥品相同的產品,在印度藥品管理局確定兩種產品具有相同的成分之后,這些藥品就可以在印度合法銷售。
研發實力和政策寬松使印度藥廠迅速復制,美國推出了新的仿制藥9個月后在印度,可以生產類似的仿制藥并進入印度市場。
這種廉價的藥搬到了誰的奶酪上?
低成本仿制藥行業確實對歐美大型制藥廠產生了巨大影響。
以制藥巨頭輝瑞公司為例。輝瑞公司用于降低膽固醇的神奇藥物立普妥(Lipitor)在2010年達到了銷售量。107億▲Lipitor的專利權于2011年9月到期。
專利權到期后的前6個月,Watson和Ramsey的Lipitor仿制藥被許可出售。
在非專利藥物上市的前兩周,品牌藥物立普妥的銷售切一半。
IMS醫學信息研究所(IMS Med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在2010年表示,某品牌藥物失去專利權后,其仿制藥將在6個月內占領該品牌藥物80%市場。
2011年,仿制藥也占所有處方藥銷售額的80%。
如此劇烈的市場沖擊也使歐美制藥巨頭越來越關注印度仿制藥。
例如,前面提到的格列衛已被原始研究藥物生產商瑞士諾華公司起訴。
但是,2013年4月1日,印度最高法院駁回了瑞士制藥巨頭諾華公司(Novartis)對改良抗癌藥格列衛(Gleevec)進行專利保護的請求,認為印度仿制藥可以繼續出售。
這場訴訟持續了7年多。這是在與WTO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過渡期之后,印度首次遇到的藥品專利訴訟。它涉及重大問題,例如執行WTO專利保護條款。低成本藥品以及印度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為該國的非專利藥品行業提供了保護傘。
該訴訟也稱為“人權與知識產權”游戲。
實際上,為了捍衛印度的非專利藥產業,印度一直使用法律形式與西方制藥巨頭競爭。
2012年3月,印度發布了首例專利藥物案“強制許可”,允許當地制藥公司Natco生產拜耳抗肝癌和腎臟癌藥物多吉美的仿制藥。
印度專利局的管理員認為該藥無法為印度患者提供合理的銷售價格。
盡管有些人認為仿制藥產品過多會損害原始藥品制造商的利益,但制藥公司將不再積極開發新藥,而患者將成為受害者。
但是實際上,在長達20年的專利保護期內,我相信任何一種藥物都已經收回了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甚至賺了很多錢。
如果一味地強調創新藥物的專利,將不可避免地造成間接“殺死窮人”情況。
幸運的是成都等地已經把國產的格列衛納入醫保范圍,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納入醫保范圍,詳情還是需要咨詢當地醫保部門,或者也可以到當地社保局或者撥打電話12333查詢咨詢人工查詢。
陳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