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銀行重新配置頭寸,白銀、鉑金交易所交割量激增。但是未平倉合約下降,表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金屬供應過剩。3月份席卷黃金市場的混亂,是因為全球疫情阻斷了實物交易渠道,目前也波及到其它貴金屬,導致價格混亂,銀和鉑的交易所庫存激增。今年
隨著銀行重新配置頭寸,白銀、鉑金交易所交割量激增。但是未平倉合約下降,表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金屬供應過剩。
3月份席卷黃金市場的混亂,是因為全球疫情阻斷了實物交易渠道,目前也波及到其它貴金屬,導致價格混亂,銀和鉑的交易所庫存激增。
今年3月,由于市場封鎖導致飛機停飛,煉油廠關閉,黃金市場陷入動蕩,導致交易員擔心他們無法及時將黃金運到紐約,以滿足期貨合約的交割要求。這導致通常接近倫敦現貨價格的期貨價格飆升至溢價水平,令那些難以結清套利押注的銀行蒙受損失,促使它們將部分頭寸從紐約期貨交易中撤出。
有跡象表明,這種趨勢并不局限于黃金。自4月初以來,白銀和鉑金期貨相對于現貨金屬的價格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和黃金一樣,期貨溢價正促使紐約交易所的現貨庫存大幅增加。
注:7月白銀期貨合約的首次交割數據大幅上升
本周一(6月29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7月白銀期貨合約的首個交割日數據顯示為近25年來最大單日交割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鉑的交割量是今年第二高月份的5倍以上。
貴金屬精煉商Heraeus metals New York的高級副總裁霍姆斯(David Holmes)說,這些交貨是銀行降低價格錯位風險、限制風險的一種方式。
今年早些時候黃金期現價差的大幅擴大,導致一些銀行出現巨額虧損,這些銀行通常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出售期貨,以對沖其在倫敦場外交易市場的頭寸。匯豐控股單天交易就損失了2億美元,這說明了期貨轉現貨(EFP)交易的動蕩給銀行帶來的挑戰。
在今年3月疫情導致航班停飛后,賣出合約的交易員支付了很高的溢價以平倉,引發了對黃金能否運抵紐約的擔憂。這使得期貨價格較現貨價格的溢價達到40年來最高水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實物黃金涌入美國,這導致紐約交易所的庫存飆升至創紀錄水平。
據悉紐約和倫敦兩地黃金交易價差通常被視為衡量將期貨合約轉換為實物黃金所需成本的指標,當價差出現異常,很大程度上表明實物黃金和期貨黃金市場的流動性再次出現問題。
更廣泛的傳播
白銀和鉑金市場的期現價格差異也類似。白銀期貨和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在第二季度結束時達到了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鉑金的EFP飆升至2008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而鈀金的價差可追溯至1993年底,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市場動蕩導致庫存激增,以應對明顯的短缺。白銀和鉑金的現貨庫存均一度飆升至創紀錄水平,目前仍接近上述水平。
與此同時,在疫情大流行危機引發的混亂之后,由于擔心無法交割,期貨頭寸一直在萎縮,造成了與黃金庫存類似的金屬過剩。未平倉的鉑期貨合約數量已接近八年來的最低水平,較1月份的峰值下降了56%以上。白銀期貨未平倉頭寸較2月份的高點下降了近三分之一。黃金頭寸曾達到一年來的最低水平,隨后有所回升,而鈀的頭寸則處于逾16年來的低點。
Holmes認為:“如果銀行做空,就很難關閉套利,因此,他們不得不保持頭寸不變,甚至減少頭寸,而不是隨著套利范圍擴大而增加頭寸。”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