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我國各地對環保十分重視,清理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嚴厲打擊私自排放污水、廢棄物等行為。而在環保風暴中,養殖場也是被重點打擊的對象,經過17-18年的逐一排查,違規養殖場被清理殆盡,不少養殖人選擇退出。然而,自19年豬價大漲后,一頭豬
近年來,我國各地對環保十分重視,清理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嚴厲打擊私自排放污水、廢棄物等行為。而在環保風暴中,養殖場也是被重點打擊的對象,經過17-18年的逐一排查,違規養殖場被清理殆盡,不少養殖人選擇退出。
然而,自19年豬價大漲后,一頭豬利潤超2000元,再次勾起了全民養豬的熱潮,各地養殖場再次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且在政策支持下,各地也減少了對違規養殖場的打擊力度。
正是這一期間,農村違規養殖場又多了起來。自4月下旬開始,多地開啟了新一輪養殖場清理工作,這是咋回事?養豬人又要遭殃了嗎?
01、多地養殖場被拆
從4月下旬開始,福建多地就開始了養殖場清理工作,其主要問題是環保不過關、土地手續不完善。如仙游某鎮,97處養殖場因污水、糞便隨意排放,使得當地水資源、生態環境遭受嚴重威脅,當地政府強力進行拆除,對養殖污染行為說“不”。
同時,當地還鼓勵民眾進行舉報,其獎勵金額在100-500元不等,和違法養殖斗爭到底。
而在江西地區,也對違規養殖現象大力打擊,且主要是禁養區養殖場進行拆除,還包括在養殖區內但手續不齊全、沒有環評手續、生豬存欄超200頭的養殖場。
山東滕州某鎮,流傳著“肉芽養殖場一律禁止”的公告,官方回應稱確實在治理環保污染問題,但沒有“一刀切”,只要環保達標就可合法養殖。不過有養殖戶反映,當地管理措施嚴峻,等同于“禁養”。
廣西柳州也展開了違法養殖場拆除工作,其中一處占地2000平方米的養豬場被依法拆除,主因是隨意排放污水,對環境污染大,村民多次舉報,且該養豬場本身就是違建,因而被拆。
對于被拆除的養殖人來說,自然不是好消息,但只要符合養殖規定,有環評手續,那就不會被拆除。
其實,早在幾年前,農業農村部就對5個地方下達“禁養”規定:
1、水源保護區,這里是居民集中飲用水源地,禁止任何污染行為,更不能建造養殖場,以保證居民用水健康;
2、自然保護區,包括生態保護地、國家級公園、永久基本農田;3、風景名勝區,包括歷史文化村莊和其他區域以及名勝古跡;4、城鎮居民區,不能從事一切養殖活動;5、科學文化研究區,不能進行養殖活動。
以上這些地方都不能從事養殖活動,因此農民在進行養殖時一定要科學選址,就算在農村地區,也要遠離基本農田、水庫、村莊,不然很容易就會被拆除。當然,還需要辦理各種養殖手續,如衛生檢疫許可、環評手續,規范化養殖,不排放污水,如此就不會被拆除。
02、800元/頭仔豬補欄值不值?
從近期行情來看,養豬業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其中華東、華南、京津豬價已漲至8元大關,其中廣東豬價更是破“9”,相比年初時5-6元/斤的豬價來看,如今豬價已迎來強勢走高,養殖人的利潤也在增加。
據悉,自繁自養生豬平均利潤為92.56元/頭,南方地區部分豬農一頭豬利潤已達到200元。至于豬價為何走高,其實主要是養豬人對下半年生豬行情持樂觀態度,認為豬價一定會上漲,這才加大補欄量,再加上養殖戶惜售,從而刺激豬價走高。
而受豬價走高影響,目前不少地方豬肉零售價再次漲至15元/斤左右,大家的購買成本偏大,市場需求疲軟。
正是豬價持續走高,讓很多人對下半年豬市十分認可,進而開始拼命補欄,使得仔豬價格也被全面炒起。
年初時,全國仔豬價格普遍在100-200元/頭,當時補欄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害怕虧本。然而,經過這波豬價上漲,仔豬均價已漲至535元。
具體來看,吉林仔豬為480-600元每頭,河北為500-600元每頭,山東、河南為530-660元/頭,四川為530-610元/頭,福建為420-640元/頭,廣東為650-800元/頭。
可見,全國范圍內來看,仔豬價格漲幅明顯,普遍在500-600元一頭,其中廣東漲幅最大。筆者認為,看似不少違規養殖場被拆,后續出欄受阻,再加上生豬存欄量已降至正常范圍內,有利于后續豬價。
但實際上以600元高價補欄,其出欄成本必然會漲至9元/斤,如果800元補欄仔豬,那出欄成本將在10元每斤,其成本偏大,想要盈利并不容易。
至于下半年豬價如何,筆者認為不會大漲,今年生豬出欄量預計為7億頭,這表明養殖規模依舊偏大,后續生豬價格難以漲破10元,或長期在8-9元/斤徘徊,養殖人可能仍會陷入虧損中。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