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粉絲經濟是由粉絲、明星及第三方資本家支撐起來的新型經濟形態。在這個利益場中,明星是商業價值的承載體,粉絲是商業價值的實現者,資本家是商業價值的投資者。本質上,資本家投資的并非明星,而是明星背后商業價值的實現者——粉絲。近日都美竹的一則爆料再
粉絲經濟是由粉絲、明星及第三方資本家支撐起來的新型經濟形態。在這個利益場中,明星是商業價值的承載體,粉絲是商業價值的實現者,資本家是商業價值的投資者。本質上,資本家投資的并非明星,而是明星背后商業價值的實現者——粉絲。近日都美竹的一則爆料再次將吳亦凡送上熱搜。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吳亦凡事件已經從娛樂圈緋聞演變成社會性事件。究竟誰的錯?
今年6月,吳亦凡“緋聞女友”都美竹的閨蜜在微博爆料,吳亦凡冷暴力和都美竹分手,并致其抑郁。
7月,都美竹在微博發文稱遭遇網絡暴力,并稱吳亦凡潛規則多名女性,其中還包括未成年人,自己手上掌握著大量證據。今日早間,吳亦凡微博發文否認都美竹爆料,堅稱“沒有什么未成年”。吳亦凡工作室發布聲明稱已啟動法律程序追責。
目前,韓束、良品鋪子、云聽APP、立白、滋源、康師傅...吳亦凡代言過的各大品牌,都紛紛發聲明和他終止合作、解約、接觸,切割關系。就連騰訊視頻,都主動撤銷了合作。
18日下午,科顏氏、良品鋪子等多個品牌隱藏了部分吳亦凡相關代言微博。知名美妝品牌蘭蔻也暫時關閉了部分相關貼文。18日晚上7時許,另一品牌韓束率先發文表示,已向吳亦凡方發出《解約告知函》并終止一切品牌合作關系。
7月19日早上,立白發文稱,已終止所有與吳亦凡的品牌合作關系。吳亦凡表哥關聯的多家公司,也連接注銷清算,像是在擔心被查。與此同時,目前已經有15位女生站出來,說出了自己和吳亦凡的經歷;這個名單還在持續更新中。如果不是這次都美竹站到底,他還是能一年接十多個代言、綜藝、電視劇。一年賺幾個億,享受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享受到的資源。與此同時,微博到處“選妃”,卻裝純情男生。要求對方是一張白紙,自己卻已經臟成報紙了。以感情為名、以發展機會為砝碼,誘導這些年輕的女生和他“戀愛”。要是有誰敢曝光,粉絲都會站在他那邊,幫她網暴女生。
吳亦凡的“天神”人生
1990年吳亦凡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10歲時和家人移民加拿大溫哥華。
2006年高二時參加了SM公司的全球選秀,成為練習生。
2011年,吳亦凡出演少女時代中國臺灣演唱會站的影像VCR。2012年2月16日,作為偶像團體EXO成員正式出道
2014年回到中國,直接搭上了中國知名女導演,出演了《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2015年和馮小剛搭檔出演了《老炮兒》
連續兩部破億的電影讓吳亦凡到中國以后的路穩穩當當,綜藝節目當地是導師,電影都是知名導演和大咖,獲得粉絲們忠誠的愛,被稱為天神。
發胖的吳亦凡
“天神”太容易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靠臉吃飯還允許自己放胖,上節目只會說“又大又圓”,饒是如此,憑借工作室的強大實力,成功把自己才華有限的翻車事故,編曲成了火出圈的《大碗寬面》。當一個人能為資本帶來利益,資本絕不會輕易放棄它,所以即使吳亦凡演技爛水平越來越差,也能一次次滿血復活,而這次,他還能這么幸運嗎?
成為頂流之后,吳亦凡自然而然成了品牌方青睞的對象。據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6月,吳亦凡手握路易威登、寶格麗、歐萊雅男士、滋源、得寶、立白、樂堡啤酒等全球品牌代言人,以及蘭蔻亞太品牌代言人、韓束面膜代言人,還成為了保時捷中國賽車運動代言人。
除此之外,他還是康師傅冰紅茶、華帝、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的品牌代言人。所代言品牌涵蓋奢侈品、護膚、游戲、消費品、廚衛、視頻平臺等眾多領域。除了明星代言之外,吳亦凡近幾年還成了綜藝節目的常客,這無疑也能為他帶來不少收益。不過無論是品牌代言,還是參與影視劇拍攝、參加綜藝,即便明星們能夠拿到常人難以企及的回報,本質上還是在“為別人打工”,他們在特定的規則里,靠勞動換取薪酬。那更高級的流量變現是什么呢?答案是自己做老板。所以我們看到,當下明星開公司早已屢見不鮮。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眾多的粉絲基數成了他們的核心用戶群體,而他們自己就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吳亦凡卻在“做潮牌”這件事上翻車了。2018年12月,吳亦凡推出個人潮流品牌A.C.E,這一品牌的認證主體為天津星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營珠寶首飾、服裝、箱包等。其中,幸運如我(北京)珠寶有限公司(Lucky Me)占股55%,吳亦凡占股45%,并擔任該公司董事和總經理。Lucky Me是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于當年3月份獲天使輪融資,小米科技屬投資方之一。36氪此前報道,給Lucky Me和吳亦凡前線的是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
短短五個月后,吳亦凡便退出了A.C.E品牌主體公司的股東行列,此番退出,吳亦凡對品牌直接參與減弱,轉而將通過其母親及表哥間接掌握公司經營。吳亦凡的潮牌為什么沒做起來?A.C.E推出之后,遭遇了銷量與口碑的雙“滑鐵盧”。當年12月28日,A.C.E天貓店鋪上線寶貝20分鐘后,最便宜的925銀合成寶石耳釘(580-780元)銷量最高,成交量達兩位數,而價格12800元的虎嘯吊墜成交量僅為個位數,售價高達19800元的龍吟吊墜成交量為零。
圍繞定價是否合理、用料是否講究、做工是否出眾、設計是否專業,外界對A.C.E的質疑聲不絕于耳。在這種質疑聲下,A.C.E也在開了一個好頭后便泯然眾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ichard H.Thaler曾提出“心理賬戶”這一概念,意思是說,由于消費者心理賬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比如,個人一旦擁有某件物品,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為擁有之前大大增加,這一現象也被稱“稟賦效應”。這一概念事實上能用來解釋粉絲經濟背后的成因:粉絲為愛豆花錢、或消費愛豆推薦的某種商品,對于“自家”產品的價值評價會變高,粉絲濾鏡由此提高。從這一角度來看,明星創業事實上不僅有著天然的品牌優勢,在產品層面也更容易被粉絲接受。
問題在于,A.C.E過高的產品售價事實上已經將大部分粉絲攔在了門外,本質上吳亦凡個人的競爭力幾乎沒有用武之地。折戟A.C.E潮牌之后,吳亦凡似乎并不甘心,他先是在2020年成立說唱廠牌“20XXCLB”,又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車隊“20XX Racing”,截至目前,尚未有關于這兩個項目的最新進展披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謂流量也好、影響力也罷,本質上明星在娛樂圈中賴以生存的核心資產還是粉絲,一朝粉絲能把一個人捧上天,但另一朝,粉絲也能以同樣的方式,讓一個人跌落云端。
在傳播學上有一項著名的“魔彈論”理論,它的核心內容是:傳播媒介有不可抵擋的強大力量,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在受傳者身上就像子彈擊中身體、藥劑注入皮膚一樣,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它們能夠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
本次事件中,在微博這個最大的輿論場里,“都美竹”的發聲是那顆子彈、脫粉的聲音是那顆子彈、公眾的評判也是那顆子彈。這些幾乎所有的負面聲音,疊加到一起,涌向吳亦凡的5000萬微博粉絲。他們會一如既往地選擇相信嗎?會毅然決然地脫粉嗎?會因愛生恨成為又一顆顆射向更多人的子彈嗎?
都有可能。時至今日,距離“都美竹”發布第一篇爆料博文已經過去了11天,過去的這段時間里,吳亦凡方尚未對“都美竹”的聲討做出正面回應,直到7月19日早晨,吳亦凡才對此事做出回應。陷入如此大的輿論風波,吳亦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鄭爽?資本會否徹底拋棄他?
一般而言,粉絲經濟是由粉絲、明星及第三方資本家支撐起來的新型經濟形態。在這個利益場中,明星是商業價值的承載體,粉絲是商業價值的實現者,資本家是商業價值的投資者。
本質上,資本家投資的并非明星,而是明星背后商業價值的實現者——粉絲。鄭爽的錯在于“代孕+涉嫌偷逃稅”,已觸碰法律紅線,在此事實基礎上,粉絲大規模脫粉以至于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因此無論是從道德層面還是商業價值層面,資本看不到商業價值的可實現性,自然果斷退出。
至于吳亦凡,沒人知道他到底與多少女性發生過性關系,是否正當,尤其是否真的包含未成年人,目前雙方各執一詞,其粉絲尚未完全失控。一旦事態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司法機關介入、官媒點名、粉絲失控,那動作最快的,也就是資本方了。
取消了吳亦凡的代言反而賣得更好
粉絲經濟的時代,請一個流量明星代言,看上去會擁有更多粉絲作為潛在顧客,然而流量爭議會讓品牌徹底失去更多顧客,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數。明星的數據很多情況下是忠誠的粉絲一點點刷出來的,現在吳亦凡的代言取消了轉化成的銷量是比粉絲刷的數據更實際可靠的真數據。縱然吳亦凡可以被洗白,那些失去了的代言也不會回來,品牌自此會更加警惕,選擇更加安穩可靠的明星。
目前已經解約的品牌
據說LV不官宣中國代言人,吳亦凡能擁有所謂的一線大牌代言和加拿大身份怕是有很大關系,率先解約的都是中國國民品牌。不過解約雖然還沒爆出,有關吳亦凡的微博卻刪了大半。品牌方是時候檢討自己對流量數據的迷信了。
粉絲的縱容比明星的惡行更可怕
吳亦凡賺了幾十個億,某種意義上都是粉絲的錢,他不尊重粉絲、不做形象管理、現在甚至涉嫌侮辱女性,而大量吳亦凡死忠粉卻表示被“天神”睡是你們的服氣。正是有這樣的粉絲,無條件的愛他才讓他走到今天,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粉絲們自己創造出一個神,最后又被自己創造的神控制。韓國李勝利案,多少女粉絲還在為她們的歐巴叫屈。
面對大量用女性做交易的聊天記錄,李勝利的辯護僅僅是甩鍋給輸入法。即使是這樣,粉絲仍然選擇相信。勝利門事件牽扯出的藝人鄭俊英、崔鐘訓,分別被判刑六年和五年。而李勝利退出了韓國娛樂圈。吳亦凡賺到的錢夠多了,事情真相不提也是嚴重的德不配位,一路順風順水的吳亦凡或許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很難被定罪,但是當一個流量明星不再有流量還會有價值嗎?只要不再有人愛他,未必不能制裁!清醒一下,沒有粉絲沒有流量就沒有一切!
丁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