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馨兒大學的精彩之處在于,學到知識的同時,自己也要獨立面對生活。大學是學生們眼中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好地方。學生們帶著行囊,獨自來到陌生的城市,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在這里可以認識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了解各個地區的文化;還可以參加社團
文/馨兒
大學的精彩之處在于,學到知識的同時,自己也要獨立面對生活。
大學是學生們眼中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好地方。學生們帶著行囊,獨自來到陌生的城市,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
在這里可以認識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了解各個地區的文化;還可以參加社團活動和競選學生會,豐富生活增加閱歷。
每位大學生都要衣食住行樣樣通,才能更好地享受這段時光。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食堂是每天必會打卡的地方。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日三餐要吃好,才能保證每天有個好的精氣神。大學食堂的飯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經濟實惠的。
大學食堂坐地起價,讓學生們有苦說不出
一般來說,大學附近會有一些小餐館。食堂的飯再美味,吃一段時間后,學生也會失去了新鮮感。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去校外覓食,換換口味。
或是在網上定點外賣,點一些食堂里沒有的食物。在這個網絡時代,想買什么都可以送達。然而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大高校為了學生的安全,實行封校政策。
外賣不讓進,大學生們又出不去校園,食堂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而一些大學食堂利用這個機會,哄抬物價。
菜價上漲,連同超市里的物價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這讓被困在大學中的學生們苦不堪言。好在相關部門及時做出調整,讓價格回歸正常。
華中農大食堂貴到離譜,學農的孩子不配吃飯?
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地區的高校發出延遲開學的通知。但沒有受到影響的地區,已經組織學生返校。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因食堂上了熱搜。這所211高校被人們熟知不是因為學術研究,而是因為食堂的價格高得離譜。
若說其他高校食堂貴一些還能理解,作為農業大學,常常是自產自銷。即便是因為疫情等原因,沒辦法外出采購,依然可以從學校里采摘一些蔬菜。
這一行為讓農業大學的學生發出質疑:學農的孩子吃不起飯?看似諷刺的一句話,實則揭露出殘酷的現實,食堂漲價行為令眾人憤怒。
梅菜扣肉一斤125元,加一點蝦仁就到40塊
大眾對于華中農大食堂的菜價感到好奇,究竟可以貴到什么程度呢?從華中農大學生口中得知,只有一點分量的拌面要14元,普通學生根本吃不飽。
想要稍微吃好一些,加點蝦仁就能到40塊錢。最厲害的是梅菜扣肉,賣到了125元一斤。要知道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也沒到40元一斤,況且現在豬肉價格很低。
菜價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部分網友表示在自己家鄉,125元夠吃一桌子菜。也有網友表示曾去過華中農大食堂,起始價格就比外面高。
這種消費水平,讓已經工作的人都會感到貴,更何況是沒有收入,生活費僅靠家里補貼的大學生。難怪學生們不能接受,這個價格確實超乎想象。
高校食堂不應成為斂錢工具
華中農大校長也曾到食堂巡察,和同學們共同吃飯。校長一來,食堂的價格就恢復正常,同時菜量也比以往足。
等到校長走了,食堂又恢復了量少錢多的模式。華中農大食堂上熱搜后,學校立馬表態會對食堂進行整改,讓學生們可以花最少的錢吃好吃飽。
大學食堂本就是應該是經濟實惠、好吃不貴的地方,但因為多數高校把食堂外包給了餐飲機構,經營主體變成了個人,更加會以盈利為目的。
恰好趕上疫情原因,學校封閉后,學生們不得不選擇食堂。這讓很多無良商人萌生了斂不義之財的想法,價格越高,收益就越多。
大學食堂歸屬于大學,還應加強管理
一所大學能夠吸引學生報考,必定有其獨特之處。或是校園環境優美、或是教學質量優異,再或者是食堂被稱為“吃貨的天堂”。
無論如何,食堂位于大學校園內,也是屬于大學的一部分。外包也好,出租窗口也罷,學校依然具有食堂的監督權和管理權。
農業大學本就屬于冷門,一些考生不會當做首選。在這種情況下,能考進華中農大的學生,一定是熱愛這個專業,并且對學校報以很大期待。
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妥善的解決。為了成為學生們心中最理想的校園,各大高校都要做出改變。
今日話題:
大家認為梅菜扣肉125元一斤貴嗎?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何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