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中國,大部分學生上大學期間的花費都是家里支持的,也有少數學生通過貸款助學,但也只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還是靠家里人贊助,當然了,極少數的學生通過兼職實現了自給自足,但往往會對學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問題來了,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呢?既實現財務自
在中國,大部分學生上大學期間的花費都是家里支持的,也有少數學生通過貸款助學,但也只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還是靠家里人贊助,當然了,極少數的學生通過兼職實現了自給自足,但往往會對學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問題來了,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呢?既實現財務自由,又不影響學習,答案就是獎學金。
獎學金有哪幾種?
‘1、國家獎學金:來源是國家財政的撥款,每年全國大概有50000人得獎,每人8000元,算是獎學金里金額最大的一種了,同時因為競爭比較激烈,所以能拿到這個獎學金的童鞋一般都是一門心思在搞學習,在大家眼中是妥妥的學霸、大佬。
2、國家勵志獎學金:約占大學生總數的3%,每人5000元,資金來源是國家和省級兩級財政,要拿這個獎學金需要滿足兩個大類的條件,一是優秀,二是家里窮,算是國家支持農村大學生的好政策。
3、校級獎學金:這是學校自己掏的,大概金額低于5000,一般會設一二三級,考核指標也是以學習成績為主,參加活動為輔。同時有的高校也會給一些個別方面表現突出的童鞋單獨設立獎學金,比如進步獎之類的。當然了,也有集體獎學金,比如某一個班級總體平均分很高,一般學校也會獎勵現金的,大家可以出去聚餐或者充當班費。
4、社會捐贈類獎學金:一般是企業或者是某些成功校友的捐贈,用于激勵大學生好好學習,報效社會,雖然評選人數比較少,但金額很多,只要被評選上,一步資助到位,家里每個月幾千塊的生活費就不香了。
5、定向獎學金:定向獎學金是指有關部門和地區為鼓勵立志畢業后到邊疆地區、經濟貧困地區和自愿從事煤炭、礦業、石油、地質、水利等艱苦行業設立的專項獎學金。與其說是獎學金,還不如理解為加點工資去艱苦的環境工作更接地氣,這類獎學金與大部分人都沒關系,但我為了完整性還是列出來了。
怎么拿到獎學金?
倆字,優秀,四個字,綜合優秀,六個字,看得見的優秀。
1、學習成績:沒得說,學生的主業就是學習,你其他方面再厲害,學習成績不行那就是扯淡,即使你有些能力很優秀,但表達不到成績上來,和獎學金就沒啥關系。尤其是專業課成績,必須過硬,至于其他的選修課,可以有點水分,底線是專業前20%。
2、積極參加校內官方組織的活動:比如學生會、運動會、社團等,當然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能一股腦全撲上去,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取。全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要是能取得一定的成績就更好了,在競爭獎學金時就可以加分。
3、積極參加部分老師帶領的科研項目:這些對本科生開放的科研項目一般門檻不會太高,只要你勤奮學習,老師是很歡迎你加入的,跟對了團隊,自己也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出成績不會太難,妥妥的加分項。
以上三點做好了,拿獎學金那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反正如果你想拿獎學金的話,怎么讓別人覺得你優秀就怎么來,平時多給班級做事情,輔導員那兒有啥忙需要幫的第一時間站出來等等。
是不是獲得獎學金的人能力就一定好?
首先獎學金的考核標準里就沒有能力這一條,其次能力好的也不一定拿得到獎學金,所以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獎學金不能代表能力。
那獎學金代表的什么呢:潛力。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所以學校最喜歡有潛力的學生,具體表現在能夠做好學校希望你做好的事情上,積極響應官方,跟著大方向走,是成為專業人才最基本的素養,也是明面上最有潛力的人群。
有的人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學校的系統不適合自己的發展,當然了,這種可能不是沒有(概率很低),但獎學金和你也就沒多大關系了,你的發展注定是另尋他路。
總結:
大學里的獎學金比高中的種類又多金額又大,所以覆蓋面就很廣,只要你愿意付出高中一半的精力在大學的學習上,拿獎學金是信手拈來,尤其是985、211大學里多到你連獎學金的名字都記不全,只要你愿意做好學校里安排的事情(學習、活動、科研)。
當然了,想拿國獎的童鞋就需要付出和高中同等的精力在學習上,甚至更多,機遇是平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機會。
文大學風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