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女性來講,無論是日常體檢還是醫院檢查,都離不開各種檢查項目和設備。醫學上將醫生面診、觸診之外的檢查稱為輔助檢查。隨著國內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和檢查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目前乳房輔助檢查項目和手段非常多,其中有價廉的也有貴的,有長期使用的傳統
對于女性來講,無論是日常體檢還是醫院檢查,都離不開各種檢查項目和設備。醫學上將醫生面診、觸診之外的檢查稱為輔助檢查。
隨著國內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和檢查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目前乳房輔助檢查項目和手段非常多,其中有價廉的也有貴的,有長期使用的傳統檢查方式,有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新手段。
那么,面對這些專業的檢查項目,作為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女性該如何選擇呢?
一、為什么只要看病就開一堆檢查單?
相信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非常納悶的。
無論是什么疾病,好不容易掛到號,終于見到醫生了,還沒說幾句話,醫生開了一堆檢查單。很多患者疑惑,看病不是應該是醫生看嗎,怎么現在就靠檢查設備了?
疾病診斷和治療,難道離開檢查設備就不行了?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嚴格來講,醫學檢查設備的普及和應用,是醫學發展的標志。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疾病判斷和診療只能靠醫生的經驗,這就導致有非常大的主觀性。
如果醫生經驗豐富,那么診斷就可能準確一些;但如果缺乏經驗,那么診斷錯誤導致誤診誤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而現代化的檢查設備就是醫生判斷病情的顯微鏡,檢查設備將人類所不能觸及、不能判斷、無法觀察的情況能夠做出準確的描述,對病灶較小、位置較深、手難以觸及的情況,更是比醫生更加有優勢。
所以,任何疾病的診斷是無法離開現代化檢查設備輔助的。醫療檢查設備的先進,也是患者巨大的福音。
二、乳房檢查,醫生觸診與輔助檢查缺一不可
女性因為乳房疾病到院檢查,通常的情況下首先需要醫生面診和觸診,也就是通過醫生的經驗對癥狀進行初步判斷。醫生面診和觸診,對明顯的癥狀和病情能夠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
但是對于病灶較小、位置較深、受難以觸及的,就需要結合乳房的輔助檢查方法。
目前比較常用的輔助檢查有乳腺超聲檢查、乳腺鉬靶攝片檢查、核磁共振檢查、乳管鏡檢查、穿刺活檢等。這些輔助檢查方法各有特點,各有其優點也有缺點,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表現做出合適的判斷。
1、乳腺超聲檢查:利用超聲儀器將超聲波發射到乳腺獲得聲像圖,醫生根據聲像圖顯示的病灶大小、形態等判斷病變的性質。優點是便捷、無創、價格低,是乳腺檢查的主要方式之一。
2、乳腺鉬靶攝片檢查:利用X線檢查乳腺的方式,其優點是擅長發現乳房內腫塊和鈣化影,主要用于篩查發現乳腺異常改變、隨診良性病變和診斷惡性病變等。但由于亞洲女性乳腺密度大,導致檢查效果不好。
3、核磁共振檢查:是軟組織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檢查手段。優點是敏感性較高,但是同時由于過高的敏感性導致容易把良性判斷為惡性,而且有一定的輻射。
4、乳管鏡檢查:使用微小的內窺鏡,直接觀察病變乳管,方便發現乳管內微笑病變,安全、操作簡單、準確率高、并發癥少。
三、乳房檢查項目:選貴的還是選便宜的?
很多患者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價格越高的、目前最流行的檢查方式,才是最準確的和最好的。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比如很多患者比較推崇核磁共振,認為核磁共振檢查什么癌癥都可以發現,甚至在體檢中都要求使用核磁檢查。又比如很多女性認為便宜的檢查方式就行,沒必要浪費金錢。
嚴格來講,這些都不是合適的心態。
對于如何選擇乳房檢查項目,有幾個原則:
1、以醫生建議為標準:由于各項檢查方式都有優缺點,有不同的適應癥,也就是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檢查方式來確診。所以,醫生會根據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做出最為合適的選擇。
2、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乳房檢查項目的選擇,不能用價格高低、收否流行、設備是否高大上等來判斷。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患者不同檢查方式不同,疾病不同檢查項目不同,分期不同檢查也不同。
3、不盲目崇拜高大上的設備:很多患者理解核磁共振檢查非常高大上,能準確發現各種腫瘤,就想當然的認為適合檢查乳腺各種疾病。其實核磁共振檢查也有很明顯的弊端,比如由于高敏感性導致把良性判斷為惡性等。
總之,隨著醫療水平的高速發展和設備的先進性,目前乳房疾病檢查的方式和方法非常多,而且很多檢查方式是搭配使用的,比如超聲檢查和鉬靶檢查,搭配使用效果會更好。究竟選擇哪種檢查方式,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患者也要相信醫生能夠做出科學的判斷。
李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