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懂車帝原創付博[懂車帝原創產品]1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去年汽車召回情況。據了解,2021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32次,涉及車輛873萬輛,召回數量同比增加29%。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王贇松介紹去年汽車
文:懂車帝原創 付博
[懂車帝原創 產品] 1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去年汽車召回情況。據了解,2021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32次,涉及車輛873萬輛,召回數量同比增加29%。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王贇松介紹去年汽車召回情況(央視新聞截圖)
在經過2018-2020年追回數量“三連降”之后,2021年,國內汽車市場召回迎來反彈。
2021全年,德系品牌共召回次59次,是召回最多的國別品牌。除了設計缺陷、制造工藝問題相對集中外,電子電氣問題比例明顯增加,主要涉及通信模塊軟件和電池控制單元。
第一名:奔馳
2021年,奔馳成為了召回最多的品牌,其召回總數量達278.12萬臺,涉及絕大多數車型。2021年3月12日,奔馳宣布召回生產日期在2016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0日期間的部分進口和國產A級、B級、C級、E級、S級、GLA SUV、GLB SUV、GLC SUV、GLE SUV、GLS SUV、CLA、SLC、CLS、SL、G級、AMG GT、EQC車輛,共計2600677輛。 這也成為了本年度單次最大規模的召回行動。
奔馳召回的普遍原因是通信模塊軟件的設計問題,當車輛發生碰撞且自動觸發緊急呼叫服務時,由車輛碰撞引起的通信模塊電源的電壓臨時下降可能導致車輛自動發送給梅賽德斯-奔馳緊急呼叫中心的車輛位置出現偏差,可能導致救援延遲,存在安全隱患。 另外,由于供應商原因,所涉召回車輛通信模塊可能無法連接到通信服務網絡。若發生事故,包括手動和自動功能的緊急呼叫服務將無法使用,可能導致救援延遲,存在安全隱患。
同時在進口C級和國產C級上還出現了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整流橋二極管產生的熱量可能無法及時散發,個別二極管可能因超過最高工作溫度引發短路故障,導致交流發電機定子線圈溫度升高,無法排出起火風險。
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
過去一年,五菱推出了多款“國民之車”,銷量成績大放異彩,但隨著銷量攀升,問題也隨之而來。
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含寶駿)召回145.67萬臺缺陷車輛,涉及車型包括寶駿310、寶駿360、寶駿510、寶駿730、寶駿RS-3、寶駿RM-5、五菱之光/榮光系列以及五菱宏光系列車型。召回原因主要是部分車輛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閥芯磨損后機油消耗加快,極端情況下會造成發動機損傷,存在安全隱患。
第三名:豐田
2021年豐田汽車共召回128.49萬臺產品,主要涉及車系有奕澤、C-HR、亞洲龍、威蘭達、RAV4榮放、凱美瑞、卡羅拉/雷凌雙擎、漢蘭達、雷克薩斯ES、雷克薩斯UX以及雷克薩斯RX系列車型。
其主要問題在于由于零件生產工廠在高壓燃油泵內部構成件組裝工序中的制造偏差等原因,導致部分構成件未充分壓緊。在使用過程中高壓燃油泵內部可能會發生異常磨損,受內部構成件松動的影響,高壓燃油泵焊接處可能會產生疲勞裂紋,存在燃油滲出的可能,極端情況下會增大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還涉及發動機廢氣再循環閥(EGR閥)內部構成件可能會被燃油中較高濃度的氯成分腐蝕,導致閥體作動不暢。可能造成發動機運轉不良,極端情況下車輛會在低速行駛中熄火,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第四名:特斯拉
去年全年,特斯拉交付93.6萬元,是國內新能源車領域絕對的領頭羊,但其品控和設計問題頻發,在過去一年也上演了不少“鬧劇”。2021全年,特斯拉進行多次召回,共召回車輛54.38萬臺。
召回所涉主要問題一:車輛可能存在前備箱鎖閂與鎖扣的對齊位置稍微偏后的情況,此情況雖不影響一級鎖閂的鎖緊,但可能會影響二級鎖閂的鎖緊。當一級鎖閂意外松開時,如果二級鎖閂沒有鎖緊,前備箱蓋可能會在車輛行駛中突然打開,影響駕駛員視線,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所涉主要問題二:車輛的后備箱蓋經過長期重復打開和關閉后,可能會造成后備箱線束過度磨損。如果該磨損造成了同軸電纜的內芯分離,可能會導致倒車影像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影響駕駛員倒車時的視野,極端情況下會增加倒車時的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所涉主要問題三:針對車型Model Y,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前、后轉向節強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在車輛使用過程中轉向節可能發生變形或斷裂,極端受力情況下可能導致懸架連桿從轉向節中脫出,影響車輛駕駛操控,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所涉主要問題四:部分車輛在制造過程中,前副車架總成上的橫向連桿固定螺栓可能未按標準扭矩緊固。長期使用后螺栓可能松動或從副車架上脫出,最終可能導致前懸架橫向連桿從副車架上脫出,會影響車輛操控和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所涉主要問題五:車輛由于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易造成駕駛員在以下情形誤激活主動巡航功能:當車輛處于D擋,駕駛員再次撥動右側控制桿試圖切換擋位時;在車輛急轉彎,駕駛員誤觸碰并撥動右側控制桿時等。主動巡航控制被誤激活后,如果車輛設置的巡航速度不是當前車速,且當前車速低于設定速度時,車輛會加速到設定速度,出現車輛速度突增情形,會影響駕駛員的預期并導致車輛操控誤判,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發生碰撞,存在安全隱患。
第五名:北京現代
近幾年,北京現代的銷量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雖陸續有新品上市,但市場反響并不熱烈。2021年,北京現代共召回50.79萬臺缺陷車輛。主要涉及車型為全新途勝、第四代途勝。
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HECU(Hydraulic Electronic Control Unit,液壓電子控制單元)內部可能發生短路,極端情況下會導致發動機艙起火,存在安全隱患。
分列六至十名的分別是奧迪(43.95萬臺)、大眾集團(31.53萬臺)、寶馬(24.61萬臺)、北汽(19.26萬臺)以及沃爾沃(14.09萬臺)。
召回數量最多前十名的車型分別為奔馳C級、五菱榮光、奔馳E級、奔馳GLC、特斯拉Model 3、奧迪A6L、現代途勝、豐田凱美瑞、豐田卡羅拉以及奔馳S級。
儀表、照明及電子電氣系統問題頻發
從2021年汽車召回總體情況來看,召回所涉品牌達68個,缺陷問題主要集中在儀表、照明及電子電氣系統、發動機總成、車身內飾、氣囊、安全帶以及新能源車輛電控單元。
其中,儀表、照明及電子電氣系統所致的召回次數為47次,占召回總數的19.9%;發動機總成部位所致的召回次數為31次,占召回總數的13.1%;車身及內飾所致的召回次數為29次,占召回總數的12.3%。
OTA升級監管加強
隨著車聯網功能的愈發豐富,其問題也逐漸顯現。2021年的整體召回中,設計OTA召回的共有10起,涉及缺陷車輛292萬輛,大部分OTA召回在3個月完成90%,汽車召回完成率顯著提高。市場監管總局鼓勵企業用OTA的方式實施召回,但是企業不管是以OTA作為召回措施還是技術服務活動,都要履行備案等法定義務,要能夠更好地保護公共安全和消費者權益。
未來,市場監管總局將積極推動車輛安全信息共享機制,加快《基于遠程升級技術的汽車產品召回實施要求》等關鍵標準研制,推進智能網聯汽車OTA大數據云平臺和相應測試分析能力建設,為監管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技術支撐和平臺基礎,共同促進汽車新技術新產品高質量發展和安全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自主品牌共召回200.74萬輛,占召回總數的22.97%,遠高于2020年的44.18萬輛的召回總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對自身產品質量問題愈發關注,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值得肯定。
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