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南航(NUA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創建的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簽署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機環境與工程、力學、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導航、制導與控制(培育)、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培育)。2.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臨明城墻,是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全國專利工作試點示范高校等,是全國18所獲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B8協同創新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素有“兵器技術人才搖籃”的美譽。 學校由創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現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江蘇省優勢學科6個,江蘇省重點學科9個,工信部重點學科7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3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12個(覆蓋38個本科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6個。3.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北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為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CDIO工程教育聯盟創始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郵政行業人才培養基地。北京郵電大學創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郵電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隸屬原郵電部。 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93年,更名為“北京郵電大學”。2000年,劃入教育部直屬高校行列。 國家級重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二級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二級學科)、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數字內容傳媒學(交叉學科)、網絡治理(交叉學科)4.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和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理事單位。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組建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史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2個):熱能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安全技術及工程、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科學技術史、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3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18個):計算機系統結構、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工程力學、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化工過程機械、車輛工程、巖土工程、環境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思想政治教育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idian University)簡稱“西電”或“西軍電”,是中央部屬高校,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特色985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行列,是中國最早的2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和56所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研究生院之一,''兩電一郵''成員,先后入選首批5所科技部撥付專項經費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6所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臺、首批7所世界一流網絡安全學院、首批9所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理事長單位)、首批11所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常務理事單位、首批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 歷經中央軍委工程學校、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等歷史時期。1988年1月,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更名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校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雙一流”建設學科,3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首批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辦學源頭起源于189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 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并組建。武漢工業大學源于194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歷經傳承與發展,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1998年由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所屬劃轉為教育部主管。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源于1946年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歷經傳承與發展,1993年更名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隸屬原交通部。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源于1958年的武漢工學院,歷經傳承與發展,1995年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隸屬原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材料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輪機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水聲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物加工工程7.河海大學河海大學(Hohai University),簡稱“河海”,位于江蘇省省會南京市,是一所有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擁有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后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水利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工程力學、巖土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環境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我是清華的,但我覺得也許最理想的大學是北大。
其實我沒在北大上過學,但認識一些北大的人。平常對北大人瘋狂吐槽,覺得世上如果有不靠譜學校排名的話,北大不排第一,也能排第二。我總是說,我如果遇到一個人,百般地覺得他不順眼,只要他告訴我,他是北大人,那么瞬間,他就順眼了,一切都變得非常合理,我會接受他所有的不合常理之處。
北大人其實沒有統一的標簽,有的人木訥,話很少;有的人神采飛揚,說話金句迭出;有的人憤世嫉俗;有的人極為趨炎附勢……但不知怎么,他們身上或多或少會流露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就是北大人的理想主義,或者是狂狷,對平庸的不屑。
這種狂狷表現出來的就是對周圍的不在意,不在意別人的批評,也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得體,言行是否出格。就像當當網的李國慶一樣,在別人看來都是不忍讀的丑事,他還講得津津有味,各種回味。前一陣,在網上有篇文章特別火,《所有成功北大男的最終歸宿都是李國慶》。里面列舉了李國慶最近的各種丑事,還順便拉上了俞敏洪、李彥宏、徐小平、李斌等在網絡上被人嘲笑的北大系的創業者們,詳細闡述了北大和北大人的種種失敗之處,前校長林建華的“鴻鵠(hao)之志”也被嘲笑了。最好還和清華對比了一下,尋找北大失敗的原因。
這篇文章在我看來,黑北大黑到家了。這篇文章我第一次看見,是在一個高知圈,里面有北大的教授,北大教授們沒說話,倒是其他學校的教授說,這篇文章寫得有些過分。因為這篇文章太火,我所在的好多群都轉,有一個里面好多北大人,但他們所有的關注點都在李國慶的八卦上面,根本沒有在意這篇文章說的北大如何如何。
這可能是北大和其他學校很不一樣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中科大,我有一圈科大的熟人,如果要有這樣的文章發在他們中間,他們一定會激烈地反駁,把文章全部反駁到體無完膚,還意猶未盡。清華的話,一般來說,會認真反駁,針對文章中不實或者夸張的地方進行反駁,正確的地方就認領下來。
在網上也可以看到,網上好幾次全網吐槽北大,北大人反擊很弱,幾乎沒什么聲音。也有幾次全網吐槽清華,比如開學迎新的標語,“熱烈歡迎”寫成了“熱列歡迎”,清華第一反應就是認真檢討,爭取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類似的事,擱在其他學校,我不知道上交大和復旦如何,好像也是比較淡定的,其他任何一所名校,估計那些維護學校的護校俠們能把人噴死。毫不夸張,我已經領教過幾回了,還不止一個學校的。
北大人這個特質極為明顯,我想這應該是北大這個學校賦予的。這個特質跟清華截然相反,清華人非常的低調、務實,謹言慎行,乍一看毫無個性。清華人能迅速適應環境,把自己協調到跟環境一致,而北大不是,極為張揚、高調地顯露自己的個性,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我想,這應該是理想學校的樣子,因為只有獲得充分尊重和滋養,北大人才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的內心、精神的自由。陳寅恪在清華里寫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北大人身上體現得很好。北大曾經有位畢業生陸步軒,因為生活不易,成了賣肉的,當時社會一片轟動。后來北大把陸步軒請回北大做報告,陸步軒說給母校丟臉了。北大校長笑著說,北大學生賣豬肉不丟臉,不算什么。這樣的學校才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自己的畢業生億萬富豪也罷,屠夫走狗也罷,都是自己的學生,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而不是某些教授們狂囂的:身價不到幾千萬,就不要說是我的學生。其實,你要仔細看落魄時陸步軒的神情,他也是狂傲的,在精神上并沒有猥瑣,他的肉也是保質保量的。
我想,北大應該是屬于理想大學,雖然不能是每所大學都像北大一樣,但它作為我們整個民族的一種精神上的張揚和自由,極為難能可貴。
大家覺得呢?
青春年少的日子,下雨也是詩意的時光!借此平臺寫幾句傷感憂郁的文字吧,濕潤一下自己這顆曾經青春的心臟。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青春沒做過幾件荒唐的事!
應該是上個世紀90年代吧,那時候的我思維活躍,做事膽子大,不太考慮后果。有一次看了一本書,說的是一個旅游愛好者利用兩個月的時間跑遍了全國大部分地方。心里很是羨慕。
那時間學習很不好,真的是學不下去了。很多作業根本懶得去做,老師對我這號人物也懶得去管,等著混日子畢業。
這個時候家里也不得安生,因為母親常年生病,把個家庭折騰的不像樣子,心里煩透了這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看著父親老實巴交,面對家里這攤爛事束手無計的樣子,我心里拔涼拔涼的!
在學校里書也讀不下去了,當時的心情完全可以用相當糟糕來形容。年輕時的想法有時候真的無法理解,我竟敢突發一個想法:去隔壁省石家莊去玩玩。
那時候真的膽子大,說到做到。給家里人寫了一張紙條,就說我出去玩幾天,不要去找我。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張火車票就出去了。
火車是綠皮車,兩百里左右的路程花了五個小時才到石家莊市。到了這座城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買了一些餅子墊了墊肚子。就開始胡竄亂走。
當時走的時候偷拿了家里50塊錢,就急匆匆離家出走。在火車一路狂奔的鐵軌上,我一直在想,父母親如果知道我逃離出走會不會急死?那時候心思很簡單,就是一心想離開那個讓人倍感失望的地方,逃離對我而言就是一種解脫!
說實在的,那時候我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離家二十里地外的市區。我們屬于經濟不發達地區,市區破破爛爛的,我去過一次都懶得再去。
這次偷偷跑出來,對我一生的性格養成有啥影響,到現在我也沒琢磨出個子丑寅卯來。不過,我現在有個習慣,就是習慣跑陌生城市的街道上去吃點地方特色風味小吃。我覺得吃過地方的小吃才算是真正到過此地,
到了晚上我也不敢去旅店休息。光怕別人害了我。那時候在老家里經常聽到一些住旅店被謀害的嚇人信息。再說口袋里那點錢真的不敢亂花,所以我就一路往前走,具體是哪個方位?真的不知道,只管傻乎乎地往前走。
晚上實在走不動了,我就停下來看看哪里能躺一下。我估計是沿著鐵路線走吧,在附近看到一個能隨便進出的鐵路。那時候確實不像現在這么管理嚴格。
我找了一個小屋子鉆進去就睡著了。醒來是早上六點多,我睜開眼睛一看嚇了自己一大跳。我原來住的是一個堆放雜物的很臟亂差的房間。后面有很多石灰袋子,白乎乎的把我的衣服全染白了。
就用這五十塊錢,我在這座城市呆了三天,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才又買了一張回家的車票回去。
回家后父母也沒有多問我,從那時起我打定主意將來自己一定要走出大山,去更廣闊繁華的都市闖蕩一番。如今的我已經留在自己比較滿意的城市發展,跟往事干杯!
敬意我的青春活力,我的荒唐念想!
吳敏的身高是166CM。
吳敏,女,山東人,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國家隊長跑運動員,國際運動健將。
2004年杭州國際馬拉松冠軍,泰山國際登山錦標賽冠軍。
部分成績:
泰山國際登山錦標賽冠軍。
2004年杭州國際馬拉松冠軍
上海東方明珠迎新登高比賽冠軍。
“亞洲第一梯”全國登梯邀請賽冠軍;
全國大獎賽“廣州站”5000米亞軍。
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天津站”3000米冠軍;
2004年“東麗杯”上海國際馬拉松半程亞軍。
“中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1500米5000米雙項亞軍。
“上海市大學生運動會”1500米、3000米雙項冠軍并打破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5000米10000米雙項亞軍。
2008年北京工業大學校運會1500米、3000米雙項冠軍并打破記錄。
獲得榮譽
2004年榮獲同濟大學“十佳運動員”。
2004年同濟大學“一等獎學金”。
2007年榮獲北京工業大學“體育優秀獎”。
2008年榮獲北京工業大學“青春風采”大賽“一等獎”。
2008年榮獲北京工業大學“青春風采”大賽“最佳才藝獎”。
被山東省體育運動委員會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個人。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