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民間老話說“人不可貌相”,魚也如此,一些看起來丑陋、“兇惡”的怪魚,往往是肉質鮮美食材。比如在四川廣元,有釣魚人在河道釣起許多“黑殼小魚”,因見其“丑怪”,懷疑是垃圾魚清道夫,又紛紛丟回水中......直到近日又再次釣起許多,這才知道這些“
民間老話說“人不可貌相”,魚也如此,一些看起來丑陋、“兇惡”的怪魚,往往是肉質鮮美食材。
比如在四川廣元,有釣魚人在河道釣起許多“黑殼小魚”,因見其“丑怪”,懷疑是垃圾魚清道夫,又紛紛丟回水中......
直到近日又再次釣起許多,這才知道這些“丑怪小魚”,竟都是非常珍貴鮮美的“淡水名品”,是地地道道的“好魚”,非常可惜.......
河里的“黑殼魚”,第二次釣起才敢吃
“......國慶放假之前就釣到過,抓到手里刺刺的,有人說像清道夫,就都給放了”
廣元的盧師傅懊悔說,他上次釣到這種魚全丟回了河里。
(這種魚跟鯽魚一樣愛吃蚯蚓,用鯽魚當魚餌很容易釣獲)
然而不知道為什么,最近當地河里這種“黑殼小魚”非常多。
因此這位釣魚人盧師傅這次放假又釣到了許多,一查才發現,這竟是一種“比鯽魚還要鮮美”的好魚。
這些“黑殼小魚”是清道夫嗎?
其實,這些黑殼小魚都是一種肉質鮮美、口感嫩滑的“名魚”——沙塘鱧,俗稱憨巴魚、鯊虎魚的,在我國南方地區較為多見。
不過,這種沙塘鱧并非我國原生魚種,而是八十年代從臺灣、東南亞地區傳入的外來物種。
沙塘鱧雖然是種外來物種,但因其原產地的棲息環境,同我國南方許多江河相近,因此沙塘鱧在我國江河里適應得不錯,這些年也是慢慢在長江流域“生根發芽”,已形成較為穩定的野外種群。
并且,近些年沙塘鱧的養殖產業在廣西、四川等西南地區發展很快,因此當地自然江河里,沙塘鱧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這些“黑殼魚”個頭這么小,是沙塘鱧魚苗嗎?
像上面介紹的,沙塘鱧生長迅速,體型幾乎可以比美本土鱸魚、鱖魚。
而這位四川廣元釣魚人,在當地河里釣起來的這些“黑殼魚”——這些沙塘鱧個頭這么小,還是魚苗嗎?
其實,這已經幾乎是它們的生長極限了。
一般來說,野外自然生長的沙塘鱧,因為經過多代雜交,其體型越來越小,一般在一二兩左右,三兩以上的都非常罕見。
(野生的沙塘鱧和人工養殖的沙塘鱧體型差異巨大)
而與此相反,人工培育的養殖沙塘鱧,一年即可長到半斤到一斤,數年即可長到三四斤以上.....
不過,體型變小,并不影響這些“野生沙塘鱧”的鮮美程度——甚至有人認為這種野生的沙塘鱧,肉質更鮮美、更嫩滑.....
(沙塘鱧跟四川很多烹飪方法“都很搭”)
偶爾有漁民捕獲,拿到市場上都能賣到七八十元一斤的高價.....
在長江君看來,大多數外來物種都是破壞本土生態的“害蟲”,而沙塘鱧則是少數幾種“有益”的外來物種了。
老司機們,你們當地現在有這種魚了嗎?
金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