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2002年的500元每字到2017年的4元萬每字,賈平凹的書法價格可以說一路飆升,堪比房價,但是作為一個作家他雖然擅長寫字,但遠沒有達到專業書法家的水平,怪不得很多書法家喊話賈平凹:不要在書法界攪局了。是的,這圈已經夠亂的了。網上有一張圖
從2002年的500元每字到2017年的4元萬每字,賈平凹的書法價格可以說一路飆升,堪比房價,但是作為一個作家他雖然擅長寫字,但遠沒有達到專業書法家的水平,怪不得很多書法家喊話賈平凹:不要在書法界攪局了。是的,這圈已經夠亂的了。
網上有一張圖片,作家賈平凹俯在書畫案上寫字,背后凌亂的墻上掛著一幅警告,內容是這樣的:
敬告 十七年元月始,書法:四尺十萬,四尺斗方或三尺七萬,匾牌一字四萬。
四尺作品10萬元、三尺作品7萬元、題寫牌匾一個字4萬元,這個報價在當時書法市場低靡的情況下是可以秒殺全國絕大部分書法家了,甚至可以趕超部分明清、民國書法家,這么高的價格應該買到一幅什么樣的作品呢?我們來看一下賈平凹先生的書法作品。
有人說賈平凹沒有經過專業的書法訓練,但是看他的書法還是有一定的功底的,也并不是自己隨心所欲書寫的,也是臨摹過古代的書法字帖的,從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書法用筆有一定的古法基礎,參考了魏碑體以及章草的用筆,寫的還是很厚重的。
但是這種表面的形式也掩蓋不了他的作品的大框架其實是建立在他日常手寫體的基礎上的,其字體框架源自他平時的手寫體,在此基礎上加上了魏碑和章草的筆意,加上書寫日久,筆力增強,形成了他自己的獨具特色的賈平凹特色書法。
這種風格的形成是有別于專業書法家的,專業書法家是在古人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風格,而賈先生則在自己書寫的基礎上套上古人的外衣。這二者在技術含量上是不一樣的,其最終的價格也不同。所以,很多書法家覺得賈平凹的書法賣貴了,不值這個錢。
更有一些網友扒出了他以前寫的一幅錯字,賈平凹在為安昌村傅作義將軍題寫的牌匾出現了錯字,把“故里”寫成了“故裏”,繁體字使用出現了錯誤,遭到很多網友的吐槽,其文化人的標簽又被去掉了一層。
雖然書法家喊話賈平凹的書法太貴了,但是這個事實卻無法改變,書法賣的那是字,是名氣而已,即使標價如此之高,估計賈先生那里也不乏登門求字者,甚至拿著錢也未必會有門路當面請他書寫。
這也反映出當今書法交易市場的一個弊病,作品的價格看的不是作者的水平,而是其在社會上的名氣、地位和影響力。
比如我們熟悉的小品王趙本山也非常喜歡書法,據說他癡迷書法到了通宵達旦練習的地步,在2014年成龍的生日晚宴慈善拍賣會上,他的一幅手書《心境》竟然也拍賣了200萬元的高價,令網友和書法愛好者瞠目結舌。
趙本山《龍飛鳳舞》拍賣92萬元
但是隨著本山大叔推出舞臺,不在央視表演小品,其價格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從200萬一幅作品,到無人問津,在蘇州舉辦的一場名人字畫拍賣會上,趙本山的一幅作品《望廬山瀑布》500元起拍,拍賣師兩次喊價,竟然無人舉牌,最后以流拍告終,這差距也太大了。這次賣的可不是名氣而是作品的水平了了。真是成也名氣敗也名氣啊。
無獨有偶,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是一位書法愛好者,剛獲得諾貝爾獎之時,他的一個字可以賣到10幾萬,一幅書法作品有時候輕松破百萬,但是隨著名氣不斷的消減,其作品價格也斷崖式下跌,幾十萬的作品成了幾千塊,連梁宏達都說這是一場書法泡沫。
莫言書法
去年10月份莫言發微博稱要舉辦一場個人書法展,結果消息一出,網上罵聲一片,莫言不得不發長文解釋一通。
老梁說的沒錯,現在書法市場存在很多泡沫,真正有水平的書法家都有著本職工作,或者考教授學生掙一點微薄的學費討生活,而那些書法名人則一字千金,但是既然是泡沫,總有破的一天,潮水退了,就會知道誰在裸泳。
這也告訴我們,投資書話不能只看名氣,最好自己要懂書畫,不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本想著升值,卻成了廢品。
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