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動車是當今普通民眾非常青睞的代步工具,它因為價格比較便宜,車輛的操作比較簡單,而且購買和用車成本又很低,適合的人群比較廣,是繼自行車之后,我國的又一個“國民級”的代步工具。作為一款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它的門檻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完全沒有門檻,
電動車是當今普通民眾非常青睞的代步工具,它因為價格比較便宜,車輛的操作比較簡單,而且購買和用車成本又很低,適合的人群比較廣,是繼自行車之后,我國的又一個“國民級”的代步工具。
作為一款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它的門檻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完全沒有門檻,但電動車從2003年之后開始普及,到2017年已經形成擁有2億的保有量,在這個過程中,電動車幾乎是無門檻上路的狀態。
無門檻上路雖然能夠給車主帶來更方便的用車,但也會被個別不注重安全的車主“鉆空子”,沒有門檻的要求,導致電動車沒有太大的約束力,一些不注重交通法規的車主,就頻繁出現闖紅燈、逆行、見縫插針等騎行亂象,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騎行亂象必然會造成一定概率的交通事故。
電動車上路行駛也有了門檻要求
既然低門檻地使用電動車會帶來交通事故,那么,就非常有必要為電動車立下上路的行駛門檻,而在2018年相關部門就制定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該標準是1999年實施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修訂版,該標準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讓電動車的上路迎來了門檻。
而目前主流的上路電動車,主要是包括兩輪、三輪電動車,其中兩輪電動車又分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兩種車型,對于這些電動車的上路,駕駛人應該需要隨身攜帶哪些證件?有很多車主都一知半解,小行家就詳細地為您介紹,想要上路不被罰,電動車出門需要帶哪些東西,一看便知。
第1類:屬于非機動車的電動自行車
需要攜帶的證件:電動自行車是所有“電動”車中,唯一屬于非機動車的車型,它享受著比較寬松的管理待遇,它的上路行駛,只需要車主隨身攜帶行駛證即可上路,而且,行駛證目前已經支持電子化,手機申請即可,不需要隨身攜帶紙質版。
上路需要攜帶的其他物品:雖然有著比較寬松的管理,但電動自行車同樣需要登記領取號牌,并且車輛需要掛牌行駛,電動自行車為綠色號牌,而如果車主需要載人,那么,后座乘載6周歲以下年齡的,必須要隨車攜帶“兒童座椅”,除此之外,大部分地方還要求車輛上路需要佩戴頭盔。
未隨身攜帶的處罰:只要有要求就會有處罰,雖然電動自行車的管理比較寬容,但如果車輛無牌上路行駛,會面臨批評教育或罰款,少數比較嚴格的地方,會暫扣電動車,而不能提供行駛證,會面臨罰款處罰,當然,一般情況是不會檢查電動自行車的行駛證,以防萬一,車主還是盡量在手機下載好電子版的行駛證,而對于未佩戴頭盔,大部分地方只是批評教育,少部分地方會罰款。
第2類:屬于機動車的電摩
需要攜帶的證件:電摩主要有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兩類,可以按照時速來界定兩者,時速小于50公里/小時,屬于電動輕便摩托車,大于50公里/小時,屬于電動摩托車,它們的上路行駛,駕駛人都是需要攜帶駕駛證、行駛證,只不過,在駕駛證的要求上有所不同,電動輕便摩托車需要“F證”,電動摩托車需要“E證”。
上路需要攜帶的其他物品:作為機動車,車輛掛牌是在所難免,而對于牌照的顏色,電動輕便摩托車一般是藍色號牌,而電動摩托車是黃色號牌,除了牌照之外,佩戴頭盔也是必選項,而且是明確納入交通法規的。
未隨身攜帶的處罰:如果機動車上路未佩戴頭盔,根據道交法規定,會記分,罰款,而未攜身帶行駛證會處以罰款,并且會扣留機動車,而如果駕駛人是無牌無證駕駛“電摩”上路,面臨的是罰款,扣機動車駕照分。
第3類:屬于機動車的電動三輪車
需要攜帶的證件:電動三輪車的身份早已得到明確,它屬于摩托車范疇,因此屬于機動車,而作為機動車,它的上路同樣需要隨身攜帶行駛證、保險標志、駕駛證,而在駕駛證方面,電動三輪車屬于三輪車摩托車范疇,需要考取摩托車等級最高的“D證”才能上路行駛。
上路需要攜帶的其他物品:電動三輪車的上路行駛,掛牌是必選項,會掛黃色號牌,而在佩戴頭盔方面,如果車輛無安全帶,需要佩戴頭盔,如果有安全帶的電動三輪車,可不佩戴頭盔,行駛的時候系好安全帶。
未隨身攜帶的處罰:電動三輪車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車型,雖然它屬于機動車,但由于駕駛人多為中老年人,一直在查處力度上都不算嚴格,但如今,多地都開啟了對于電動三輪車違規上路的查處,如果未攜帶相關證件,會被罰款、扣車以及扣分的處罰,如果無牌無證上路,會有更為嚴格的處罰,所以,千萬別再誤以為,電動三輪車可以無門檻的隨意上路了。
結語:以上是關于電動自行車、電摩類電動車以及電動三輪車的上路需要攜帶的有關證件、物品,以及未攜帶物品會存在的一些處罰措施,一直以來,“電動”車型都屬于管理相對寬容的狀態,這導致了很多車主都誤以為,兩輪、三輪的“電”助力車,不需要接受過多的約束,其實這是對于車輛定義的不了解。
屬于非機動車或機動車,并不是按照是以“電”驅動還是以“燃油”驅動來劃分,只要是助力型交通工具,除了低速的電動自行車以外,其他的都是機動車,而作為機動車,就要遵守在道路本該遵守的規定,比如隨身攜帶證件、駕駛人考取駕駛證、車主不能酒駕等等,而很多車主對這些規定都處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但隨著各地治理電動車越來越嚴格,也希望廣大車主能夠重視起來,對電動車有著清晰、準確的認知,這樣上路才不會被處罰。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大家評論交流,關注電動車小行家,每天分享電動車相關資訊和觀點。
劉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