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您將了解以下內容:干擾素適用人群干擾素效果干擾素療法是乙肝治療中相對新的一種方式,許多乙肝患者對其不甚了解,而在知道其治療的麻煩程度以及眾多副作用后,更是望而卻步了。但是,干擾素作為目前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相對較高的抗病毒藥物,還是有許多乙肝
您將了解以下內容:
干擾素療法是乙肝治療中相對新的一種方式,許多乙肝患者對其不甚了解,而在知道其治療的麻煩程度以及眾多副作用后,更是望而卻步了。但是,干擾素作為目前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相對較高的抗病毒藥物,還是有許多乙肝戰友抱有期待。
今天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什么樣的人適合干擾素療法?它的療效到底如何?
干擾素概況
目前常用的干擾素包括普通干擾素α和聚乙二醇干擾素α。
普通干擾素(IFN-α)常規治療劑量為500萬單位/次,隔日1次,治療48周,因不良反應而不能耐受者可減量至300萬單位/次,隔日1次,但療效低于500萬單位/次的治療方案。通常價格在50~80元/支,花費遠低于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
PegIFN-α是指在普通干擾素分子的基礎上于支鏈添加了聚乙二醇聚合體,但聚乙二醇不會干擾到細胞膜上干擾素受體的干擾素結合位點。但由于藥物藥代動力學的改變,延長了半衰期。由于病毒的復制時間很短,作用時間延長的藥物更具優勢。且聚乙二醇干擾素每周注射1次,共治療48周,不增加毒性,更能被患者接受。通常價格在1300元/支左右,價格昂貴。
適用群體
在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中,優先考慮PegIFN-α治療的情況包括:相對年輕(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希望今年內生育的患者(抗病毒藥涉及懷孕及哺乳期間停藥)、期望短期完成治療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有利于療效的因素包括:女性、非母嬰傳播、肝纖維化程度僅為輕度、無飲酒史、病程短、ALT異常但GGT較低、肝組織炎癥壞死程度≥2級、病毒水平HBV DNA<2*10E8 IU/ml、HBsAg水平<10000IU/ml。總的來說,青壯年時期急性感染,病史短,有炎癥活動的表現如(ALT反復波動),但HBV DNA及HBsAg均不高的人群適合干擾素治療。
不良反應
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包括:肌肉酸痛、流涕、打噴嚏、頭痛、失眠、抑郁、體重減輕、腹瀉、皮疹、脫發等,通常不嚴重。少部分人可有精神異常、間質性腎炎、間質性肺炎等,出現這些表現后應該停止治療。同時,由于干擾素的抗原性,可以誘導機體產生自身抗體,去攻擊自身健康的器官,如甲狀腺、胰腺,繼而產生甲狀腺功能減退及糖尿病,嚴重者則需要中斷治療。所以在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上述指標,以判斷療效及不良反應。
據調查顯示,治療24周及48周后,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的乙肝病毒DNA轉陰率分別為56.3%和59.4%,普通干擾素的轉陰率分別為25.7%和34.4%,顯然聚乙二醇干擾素的療效更佳。聚乙二醇干擾素停藥24周后HBsAg轉換率在3%左右。若經過12周干擾素治療后,e抗原陽性患者的HBsAg水平在20000 IU/ml以上或HBsAg水平未下降者,發生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可能性極低,應該考慮早期停藥;e抗原陰性患者HBV DNA下降< 2 log10 IU/ml和HBsAg無明顯下降者,治療結束后的病毒學應答率較低,應該考慮早期停藥。
陳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