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眾多香港超級富豪中,李嘉誠、霍英東等企業(yè)家已為眾人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香港企業(yè)家,應是“世界船王”包玉剛。包玉剛創(chuàng)辦的環(huán)球航運集團,在海運上稱霸全球,他還成功地打造了一個金融帝國,名列香港十大財團。包玉剛貴為首
在眾多香港超級富豪中,李嘉誠、霍英東等企業(yè)家已為眾人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香港企業(yè)家,應是“世界船王”包玉剛。
包玉剛創(chuàng)辦的環(huán)球航運集團,在海運上稱霸全球,他還成功地打造了一個金融帝國,名列香港十大財團。
包玉剛貴為首富,雖膝下無子,卻育有4個優(yōu)秀的女兒,女兒結婚后,她們的丈夫竟分屬4個不同的國家,包家聚會時,好似小聯(lián)合國開會。
包玉剛退休前,將公司分給了4個女婿管理,其家族至今依舊興旺發(fā)達。
“世界船王”的成長之路
包玉剛1918年冬天出生于浙江寧波,他從小在東海邊長大,寧波港是他最喜歡去玩的地方,進進出出的船只,來來往往的商人讓他感到新鮮好奇。
小包玉剛自己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世界海運霸主,足跡遍布全球各大港口。
據(jù)寧波檔案館藏的《包氏家譜》記載,包玉剛是大宋名臣包拯的第29代嫡孫,他對“包青天”后代這個身份比較自豪,經常掛在嘴邊。
父親包兆龍在漢口做鞋帽生意,雖常年在外奔波,但好在事業(yè)有成,按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包玉剛算得上是一名“富二代”。
父親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1931年,父親將包玉剛送往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學習航運和船舶。
因日軍侵華,時局動蕩,包玉剛中斷學業(yè)來到重慶一家銀行打工。
1938年,包玉剛重回上海,因為有多年的銀行工作經驗,很容易就找了一份令人羨慕的銀行工作。
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從普通職員一路青云,短短七年間,就做到了上海銀行副總,他意氣風發(fā),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包玉剛卻在1948年底毅然辭去了令人羨慕的“金飯碗”來到了香港,他認為香港與外界聯(lián)系更為緊密,資源和商機要優(yōu)于內地,更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然而,現(xiàn)實卻給躊躇滿志的包玉剛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因為他不懂英語和粵語,很難在被外資壟斷的金融行業(yè)中有用武之地。
迷茫的包玉剛站在維多利亞港口,望著眼前忙忙碌碌的碼頭和遠處一望無際的大海,他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買船投資航運業(yè)。
包玉剛認為,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全球經濟開始復蘇,航運業(yè)必將迎來巨大的商機,而香港正擁有天時、地利。
包玉剛對于航運船舶并不陌生,他大學的專業(yè)就是這個,說干就干,但包玉剛明白,僅靠自己的積蓄是遠遠不夠的。
于是包玉剛憑著在銀行業(yè)的人脈,開始尋求貸款,可對方一聽他說是借錢買船,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
于是,包玉剛做起了父親的工作,但他的想法遭到了父親的堅決反對,父親認為航運業(yè)投資太大,風險也太高。
加上包玉剛創(chuàng)業(yè)經驗欠缺,一下子做這么大的投資更是不靠譜。
包玉剛沒有氣餒,他軟磨硬泡終于說服了父親,父親出面,幫包玉剛向親朋好友籌集了70萬美元的款項。
包玉剛一邊惡補航運知識,一邊尋求商機,1955年,他得知英國有一艘近30年船齡的舊貨船要出售,包玉剛立即出手將它買了下來,重新修整后,改名為“金安號”。
包玉剛成立了“環(huán)球航運集團”,就這樣開啟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憑借著出色的經營頭腦,包玉剛的船隊迅速壯大,很快就在世界航運界占有一席之地。
到1981年,包玉剛的環(huán)球集團已經擁有200多艘船只,總噸位達到2100萬噸,其綜合實力傲視群雄,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世界船王”。
從“金安號”到“船王”,包玉剛只用了短短的26年。
這一切與他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是分不開的,創(chuàng)業(yè)之初,他把買來的幾艘船都以長租的方式租給穩(wěn)定客戶。
長租價格低,當時許多人不理解,認為應該趁行情好短租收高價,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就是做短租發(fā)了財。
然而,中東戰(zhàn)爭一結束,世界航運能力瞬間過剩,業(yè)務一落千丈,奧納西斯的船隊長期趴窩,差點破產,而包玉剛卻憑著穩(wěn)定的收益度過了難關。
其次,包玉剛無論是對客戶還是對供應商,都十分講究誠信。
公司承接的一筆美國石油運輸訂單,因局勢突變,導致成本上升,包玉剛還是按原價組織船隊將任務完成,從此,這家美國公司成為了包玉剛的忠實客戶。
第三,包玉剛在經營過程中,很善于運用資本的力量。
第四,他成功地說服了匯豐銀行等財團為他的擴張?zhí)峁┵Y金支持,后來,包玉剛干脆進軍金融業(yè),成為匯豐、渣打等銀行的董事,成功開拓了另一塊商業(yè)版圖。
包玉剛的經營才華和品格受到了同行尊敬,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他被國際油輪船東協(xié)會、世界海事公司等團體推舉為主席,被英國王室授予爵士殊榮。
他獲得過日本、比利時等國家元首勛章,贏得了“海龍王”的美譽,他大大提升了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包玉剛的成功之路,正是老一輩華人實業(yè)家奮斗的縮影。
包玉剛的桑梓情
包玉剛移居香港后,因為國際貿易的需要,加入了英國國籍。
但他的內心,始終關心祖國的發(fā)展,牽掛著故鄉(xiāng)寧波的一草一木,他牢記父親的叮囑,尋找機會報效國家。
上世紀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戰(zhàn)爭前線需要大量的醫(yī)療物資和器材,事業(yè)還沒有起色的包玉剛跟隨霍英東、何鴻燊等港澳企業(yè)家從國外購買了大量物資,躲過港英當局的監(jiān)管、冒著風險偷偷地運往內地。
新中國首次發(fā)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時,包玉剛和父親認購了10余萬元公債,支持國家建設。
改革開放后,內地形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玉剛歡欣鼓舞。
1978年,包玉剛接到了廖承志的邀請,以私人身份回國訪問,受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并見到了妻子的表哥,時任國家旅游局首任局長的盧緒章。
1980年,中國急需擴大遠洋運輸能力,包玉剛應邀回來洽談合作。
包玉剛一改不與別人合資的規(guī)矩,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引進國外先進造船技術承接國際訂單,包玉剛當即下單訂購了6艘貨船,在國際上為我國造船業(yè)做了有力的證明。
1981年,鄧小平接見了包玉剛及家人。
鄧小平親切地說:“你的身體還很健壯嘛!”他叮囑包玉剛要幫助國家把造船業(yè)趕上來,包玉剛爽快地答應了,回答道:“國家強大了,我們中國人在外面做生意也能挺直腰桿!”
香港回歸談判陷入僵局時,包玉剛等人極力以民間人士身份斡旋、造勢,并積極促成撒切爾夫人訪華。
一些商人對香港回歸沒有信心,計劃撤離,包玉剛卻加大了在香港的投資,還出任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副主任。
《中英聯(lián)合聲明》簽訂后,鄧小平高度評價了包玉剛等愛國企業(yè)家的作用,包玉剛去世后,鄧小平送去了花圈,并派女兒、女婿出席了葬禮。
盡管包玉剛自己很節(jié)儉,浴袍上面都打著補丁,但他支持家鄉(xiāng)的建設和發(fā)展,卻是一擲千金、毫不吝嗇。
包玉剛初到北京訪問時,有感于內地賓館的落后,向盧緒章提出捐贈1000萬美金給旅游局修建一所現(xiàn)代化五星級酒店,唯一的要求酒店要以父親的名字命名。
1000萬美金在當時可不是小數(shù)目,盧緒章上報到國務院后,這筆捐贈當時竟然沒有人敢做主接收。
還是鄧小平最后拍了板:“人家有貢獻,用一個名字表示紀念,也沒有關系嘛!”
鄧小平為“兆龍飯店”題寫了店名,并親自剪彩,包玉剛深受鼓舞,又捐款1000萬美金為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圖書館。
1984年,包玉剛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寧波。
他除了掏錢為家鄉(xiāng)修路建橋以外,出資2000萬美金在寧波建設了一座大學,如今,寧波大學已經名列國內“高校百強”,為當?shù)氐慕ㄔO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包玉剛積極聯(lián)系寧波籍的海外商人,回來建設家鄉(xiāng),在他的努力下,寧波的工業(yè)園、貨運碼頭、保稅區(qū)紛紛建成。
1986年,包玉剛上書中央政府,請求將寧波設為計劃單列市。
他動情地說:“我是寧波人,我愿意做寧波的大使,為寧波跑腿!”如今的寧波早已今非昔比,實現(xiàn)了騰飛,當?shù)厝耸指屑ぐ駝偖斈甑母冻觥?/p>
4個女婿好似小聯(lián)合國
許多人都以“船王”來稱呼包玉剛,但很少有人知道,包玉剛在金融投資方面也是眼光獨到,成就斐然,他是渣打銀行最大的個人股東,是匯豐銀行、德豐洋行的董事。
包玉剛曾調動20億港幣聯(lián)手李嘉誠打贏了“九龍倉”之戰(zhàn),成為商界傳奇,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包玉剛的資產就超過了400億元,成為香港首富。
包玉剛自我調侃道:“我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錢,怕嚇著自己!”隨著年齡增大,他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包氏家族巨額財富的繼承問題也浮出了水面,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包玉剛膝下沒有兒子,只有4個女兒,和許多富豪納妾也要生兒子繼承家業(yè)不同,包玉剛對妻子黃秀英忠貞不二,沒有任何緋聞傳出,堪稱富豪的楷模。
包玉剛盡力培養(yǎng)4個女兒,他沒有送女兒上貴族學校,而是在普通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節(jié)儉、正直的品德。
4個女兒從小就沒有千金大小姐的派頭,她們的絲襪破了洞,都是自己補好接著穿,每次只能買一雙鞋子;每年外出度假的時間不能超過10天,而且不能參加那種“富豪旅游團”。
包玉剛的家教無疑是成功的,女兒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比較隨和,生活當中比較低調,工作上都很踏實勤奮。
她們成年后的婚姻和事業(yè),更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她們的丈夫竟然分屬4個不同的國家,聚在一起時就像是小聯(lián)合國開會,這也說明了包玉剛沒有門當戶對的傳統(tǒng)觀念,充分尊重了女兒們的個性和選擇。
長女包陪慶,最初是被包玉剛當成接班人來培養(yǎng)的。
她在國外學習經營管理,為人寬容賢淑,1969年,包陪慶認識了奧地利律師索克曼,隨后,兩人在美國舉行了婚禮,盡管包玉剛對這個洋女婿有些不能接受,但還是尊重了包陪慶的意愿。
婚禮過后,包陪慶夫婦回到香港,輔佐包玉剛管理環(huán)球航運集團。
包玉剛鄭重地為索克曼起了一個中文名字“蘇海文”,包陪慶夫婦生下的兒子改姓“包”,名叫包文剛,包文剛成為航運集團的第三代接班人,包玉剛也算是后繼有人。
次女包陪容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她對藝術很感興趣,包陪容在紐約學習室內設計時,認識了正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的吳光正。
吳光正取得MBA學位畢業(yè)后,進入美國大通銀行工作,兩人于1973年結婚,兩年后吳光正加入環(huán)球航運集團。
在幾個女婿中,包玉剛最欣賞的應是吳光正,這不僅是因為吳光正祖籍也是寧波,出身書香門第,更是因為吳光正才能出眾,吳光正協(xié)助包玉剛拓展了金融新戰(zhàn)線,顯示出了魄力和能力,自然深得包玉剛的信任和喜歡。
三女兒包陪麗個性獨特,喜歡冒險。
她不愛逛街購物,很少參加名媛聚會,身上沒有珠寶,出門經常乘坐出租車。
包陪麗在東京畫展上偶遇了日本建筑師渡伸一郎,兩人共聚晚餐時,相談甚歡,包陪麗墜入愛河,主動表白,渡伸一郎這時才知道,女友是大名鼎鼎的“船王”女兒。
兩人婚后赴華盛頓大學攻讀藝術碩士學位,后定居洛杉磯,遠離家族過著藝術家那種平淡自在的生活。
包陪麗第一次畫展,一幅畫賣出了8000美金的高價,她興奮地打電話向父親報喜。
第二天,畫展上布滿了鮮花,包陪麗明白父親始終在關注著自己,于是,她回到香港,開始從事藝術投資事業(yè),擔任了香港藝術中心榮譽主席,丈夫渡伸一郎也加入了環(huán)球航運集團。
和兩個姐姐一樣,小女兒包陪慧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
包陪慧最得包玉剛寵愛,個性也比較強烈,她的丈夫是美籍華人,世界頂級的治療癌癥專家鄭維健教授。
與包陪慧結婚后,鄭維健卻棄醫(yī)從商,回到包玉剛的公司打理投資生意,然而,他們的婚姻并沒有走到最后,讓人唏噓不已。
包玉剛的4個女婿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都進入了包氏家族的公司效力。
1985年,企業(yè)正值如日中天之際,包玉剛卻被診斷出患了癌癥,為了配合治療,他決定退居二線,并未雨綢繆,著手對家族近5000億的財產進行分配安排。
因為女兒們志不在商業(yè),管理起如此龐大的商業(yè)帝國有些吃力,于是包玉剛將管理權交給了女婿們。
同時成立了家族信托基金,女兒們不能干涉丈夫的管理,卻對企業(yè)擁有最終的控制權和收益權。
包玉剛將起家的主業(yè)環(huán)球航運交給了大女兒包陪慶一家,蘇海文接手后,依托匯豐銀行展開了大規(guī)模并購,以14億美金的代價控股了本格森集團,成功地將業(yè)務從石油、煤炭運輸拓展到天然氣領域。
同時,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經營內地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業(yè)務,隨著我國進出品貿易的飛速增長,環(huán)球航運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集團船只的總噸位增加到了2200萬噸,蘇海文成為了航運界的“新船王”。
包陪慶則積極從事教育和公益慈善事業(yè),她在上海建立的“包玉剛實驗學校”,名列國際學校榜首,她還設立了“包玉剛國際基金”和“浙江大學獎學金”。
次女包陪容一家分得了最有份量的金融資產,吳光正出任了隆豐國際和九龍倉集團主席,他積極投資房地產、電視、商業(yè),獲取了大筆財富。
吳光正管理的資產高達400億美元,個人身家達到116億美元,在“2020年香港富豪榜”中排名第八。
吳光正還積極投身政界,他參與了競選首任香港特首,擔任過香港貿發(fā)局局長,目前是全國政協(xié)常委。
吳光正2013年退出公司日常管理,將管理權交給了35歲的兒子吳宗權,女兒吳宗恩接管了商業(yè)零售巨頭“連卡佛商業(yè)”,發(fā)展前景依舊勢不可擋。
三女婿渡伸一郎則接管了包玉剛在日本的近10億美元資產,渡伸一郎在日本開設連鎖店售賣名車、游艇和私人飛機,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包陪麗依舊低調,她熱衷于藝術品收藏,早年間在上海投資了數(shù)十套別墅,也算是超級富婆了。
包玉剛把負責家族投資基金的環(huán)球投資公司分給了四女婿鄭維健,這部分資產包括不動產、現(xiàn)金和債券,總價值不低于10億美元。
鄭維健很有投資眼光,是香港著名的隱形富豪,在政、商兩界都有較強的影響力。
包玉剛用心良苦,對家族利益做了妥善的分配和安排。
雖然因為分家,包家失去了“首富”的頭銜,但幾位女婿經營得當,其總資產已遠超從前。
1991年9月,包玉剛在香港病逝,但其創(chuàng)辦的商業(yè)帝國依然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正如《亞洲周刊》所評論的那樣:“包玉剛是香港首位世界級商人。”
他用過人的頭腦,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令所有人折服,但更讓人敬佩的是,如此一位將生意擴展至全球的大商人,還保有如此強烈的家國情懷。
毫不夸張的說,他的人生,理應受到許多人的尊敬和肯定。
張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