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學會計,認準會計網2018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結束了,馬上又將迎來10月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再加上各地又陸續公布初級證書的領取通知,連軸轉的會計通知讓人神經緊繃。除此之外,2019初級會計考試成為會計人近期關注的熱點。按照往年的規律,初級會計考試
學會計,認準會計網
2018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結束了,馬上又將迎來10月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再加上各地又陸續公布初級證書的領取通知,連軸轉的會計通知讓人神經緊繃。除此之外,2019初級會計考試成為會計人近期關注的熱點。
按照往年的規律,初級會計考試的通知在9月就會公布,但10月都過半了,還不見2019初級會計通知的公布,難不成10月也要涼了?
這里有一份考過初級的學霸筆記,關于初級會計實務的重中之重——資產篇,lolo決定用來回饋廣大粉絲。筆記首次流出,速速收藏!
初級會計實務之資產篇重點難點(上)
首先要明確,資產的性質是借增貸減,余額一般在借方。
一、貨幣資金
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注意:貨幣資金是一個項目,不是會計科目)
(一)庫存現金:由出納人員管理
庫存現金的適用范圍:
1.針對個人支付的款項,例如lolo出差回來的發票報銷;
2.針對非個人1000元以下的款項(超過了1000元,就要用銀行轉賬)
注意:
(1)針對企業的財產清查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來進行核算——固定資產的盤盈是例外,它通過“以前年度損溢”來調整。
(2)賬實不符分為盤盈和盤虧兩種情況。
發現盤虧后,只要是通過相關責任人賠償的,都要通過“其他應收款”來核算;無法查明原因的短缺,計入“管理費用”(不計入“營業外支出”);
發現盤盈后,查明原因的,走“其他應付款”科目;無法查明原因的溢余,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銀行存款
轉賬、支票、委托收款、匯兌、網上支付,都要通過“銀行存款”來核算。財產清查時銀行存款的核對比較特殊,通過賬務數日記單和銀行對賬單來反映。
銀行存款賬實不符的原因:
1.銀行工作人員登記錯誤;
2.存在未達賬項——這種情況狂不是差錯造成的,而是由于憑證的傳遞順序存在時間差。例如銀行從企業的賬戶代理劃款給物業公司,憑證還未到達企業,導致銀行對賬單與企業日記單不一致。
發現有未達賬項后,會計人員要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注意: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不可以作為記賬依據。
(三)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核算的內容包括: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出投資款、外埠存款。
針對票據的總結:
商業匯票計入“應收/應付票據”;支票走“銀行存款”核算;除此之外的其他票據計入“其他貨幣資金”核算。
二、應收及預付款項
應收及預付款項以及應付及預收款項統稱為往來款項,實際結算中分成現銷和賒銷,往來款項一般以賒銷為結算方式,現銷以貨幣資金結算即可。
(一)應收票據
收到應收票據的一方,票據到期了還沒收到款,且對方無力償還的情況下,票據作廢,持有票據的一方要轉為“應收賬款”進行核算(但債權關系仍是事實)。
(二)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的核算內容包括:銷售商品的價款、稅款和代墊的運雜費、包裝費等。
要注意的4種折扣:
1.商業折扣(銷售折扣)——就是通常所說的100元的上篇打八折,80元賣出去了。
若商品以商業折扣的形式賣出,會計人員要以凈價法入賬確認收入,增值稅以折扣前的金額和折扣后的金額在同一發票上的金額欄顯示,以折扣后的金額來繳稅,企業所得稅按折扣后的金額繳稅即可。
2.現金折扣——例如,如果在10 天內付款,購買者能夠從發票面值中得到2%的折扣,否則,在30 天內支付發票的全部金額。這種折扣方式用來鼓勵購買者盡快支付款項。
提供現金折扣的一方,會計人員應以總價法入賬。
3.銷售折讓
4.銷售退回
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有共性,都是由于商品質量出現問題而做出的價格減讓;
兩者的區別在于:銷售折讓只沖收入,不沖成本;銷售退回既沖收入,又沖成本。
(三)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的核算內容:
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例如前面提到的責任人賠償的資產盤虧、保險公司給投保人的賠款;
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只能是包裝物,不是租房也不是設備;
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
存出保證金——本質是一種押金;
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四)應收款項減值
只要是應收款項,都存在計提減值,這是由于對方不還款的情況下由貨幣的時間性帶來的損失。只要企業的資產反映減值損失的,單獨通過“資產減值損失”核算。
重點公式:
(1)某一時點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應收賬款的時點余額—壞賬準備的時點余額
(2)期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按應收款項計算的壞賬準備應有的貸方余額—壞賬準備在計提前已有的貸方余額
“ 由于篇幅過長、初級會計實務復習重點先寫到上篇,下篇請繼續期待哦~有用請收藏,再給學霸點個贊!
2018初級會計兩科高頻考點+歷年真題(含答案),輔助大家學習: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