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4年,浙江多位儲戶,將全部身家存入銀行,卻被人悄悄轉走。警方經過調查,查出那些被非法轉走的存款,金額接近五億元。很快查到了一名五十二歲的大媽邱某,查出此人因為做生意的時候,因為資金周轉困難,所以買通銀行內鬼,把黑手插入了銀行漏洞。此事
2014年,浙江多位儲戶,將全部身家存入銀行,卻被人悄悄轉走。
警方經過調查,查出那些被非法轉走的存款,金額接近五億元。
很快查到了一名五十二歲的大媽邱某,查出此人因為做生意的時候,因為資金周轉困難,所以買通銀行內鬼,把黑手插入了銀行漏洞。
此事直接驚動中國銀監會,儲戶堵住浙江和江蘇多家銀行的大門,向銀行討要說法……
而本期文章要帶來的內容,便是儲戶正規存款,錢卻被悄悄轉走,全部身家落入邱某口袋。
一,儲戶報警,存款被轉走
關于此事的詳細經過,要從2014年的年初說起。
浙江臺州天臺縣的中年男子方德富,報警說自己的錢被轉走,去年存在本縣工商銀行天臺支行的三百三十萬存款,如今分文不剩。
警方一聽這話,于是問方先生,是否密碼泄露?是否證件丟失之類的問題。
方德富則百分之百肯定地說,銀行卡密碼只有我一個人知道,而且去年3月存錢的時候,身邊也沒有任何可疑人員。
這筆錢的前后存錢經過,都是他方德富獨自完成,絕對沒有泄露的可能性,更沒有證件丟失的可能性。
方德富說完這些之后,又拿出了他打印的銀行流水,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是去年三月八號存的那筆錢。
因為存的是定期,要一年之后才可以取,所以方德富等時間到了,才去工商銀行的天臺支行取錢。
誰知到銀行一查,三百多萬被陌生人轉走……方德富找銀行討要說法,銀行暫時給不出迅速的解決方案,無奈之下才報警。
警方立刻展開調查,根據銀行里的轉賬記錄,查到了方德富的三百多萬存款,轉到了52歲的女子邱某的私人賬戶上。
再查女子邱某,也是天臺縣人,正是她轉走了方先生的錢!
方德富對警方說,根本就不認識邱某,聽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就在警方調查邱某的時候,遠在幾百里外的杭州市,同樣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杭州的那位儲戶,將五百多萬元人民幣,存入了杭州聯合銀行的某支行,居然也被轉入了邱某的賬戶。
杭州和臺州警方,對邱某展開了聯合調查,查出這女子僅僅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轉入了八千多萬人民幣的巨款。
不等警方查出結果,浙江多個城市的一大批儲戶,紛紛報警說存款被陌生人轉走。
少則兩百多萬,多則一千三百多萬,浙江多地的多家銀行,被憤怒的儲戶堵住門,要求銀行負責。
而他們的錢都跟方德富一樣,被轉入了邱某的私人賬戶。
銀行和儲戶一樣,聽聞此事猶如晴天霹靂,他們也只能安慰儲戶,要大家等待后續調查……
警方越查越心驚,邱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浙江和江蘇兩個省份的六家銀行,轉入金額接近五億元人民幣!
不僅有地方銀行,也有主流銀行,這讓人疑惑的是,邱某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轉入了四五億巨款呢?
最先配合警方調查的是方德富,他已經無數次回憶存錢的經過,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錢是自己的,存在了大銀行,可一年之后去取,居然被陌生人轉走。
既然儲戶這邊沒問題,于是調查銀行,看看有沒有內鬼。
銀行出示了轉入轉出的經過,并拿出了一份匯款憑證,上面清楚寫著方德富的簽名。
警方詢問方德富,方一看那簽名就傻眼了,當場說:“不可能,這根本就不是我的簽名,不信我找給你看……”
方德富找了他之前的多份簽名,再對比銀行的匯款憑證簽名,甭說是警方了,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出簽名的字跡不一樣。
方德富說:“我從未見過這張單子,而且上面的任何一個字兒,都不是我寫的。”
說白了就是,匯款憑證的簽名是偽造,方先生的三百多萬,被人冒名頂替領走。
與此同時,江蘇和浙江那些存款被轉走的儲戶,情況也跟方德富一模一樣。
讓人疑惑不解的是,邱某這個普通的大媽,是如何轉走了數億存款呢?
第一個突破口,是杭州某銀行的古蕩支行,他們最先給了警方一段監控錄像。
大概經過是:
儲戶拿著存折來銀行;而柜臺的銀行職員祝某,為儲戶辦理業務。
儲戶把存折給祝,而祝拿著存折刷了一遍,等于是錄入信息。
這時候業務本該辦完了,但祝某又拿著存折刷了一遍,外面立刻發出聲音,要求儲戶輸入密碼。
儲戶并不知道,第二刷意味著什么,所以才第二次輸入密碼。
緊接著,存折里的巨額存款,便被祝某轉到了邱某的私人賬戶。
祝某通過這種方式,轉走了四十二位儲戶的存款,合計金額九千多萬。
對于存錢的老百姓來說,等于是大半生的積蓄,被祝某轉給了別人,每一分錢都是血汗換來。
警方看了監控之后,那轉錢的經過簡直是觸目驚心。
接下來要調查的,可不僅僅是古蕩這一家支行,而是涉及江蘇和浙江兩地,要查清楚邱某是如何轉走了儲戶的錢。
根據監控錄像的顯示,儲戶進入銀行的時候,邱某穿著時髦的衣服,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就一直跟在儲戶背后,跟到了銀行職員祝某的柜臺。
儲戶找祝某辦業務,而邱某便坐在不遠處,全程跟隨著業務的流程。
儲戶離開銀行的時候,邱某也跟著離開了銀行大廳,猶如幽靈一般跟隨左右。
警方也不敢確定,邱某和祝某倆人,究竟是如何串聯起來,轉走了儲戶的錢,而其他主流銀行的儲戶,錢是怎么被邱某轉走的?
二,查出真相,內外勾結
警方展開了三十多天的秘密調查,掌握了大量的證據之后,便傳喚邱某來警局。
銀行和儲戶都很著急,都在等待最后的真相,如果不查清楚存款的去向,二者都會遭受嚴重的經濟和名譽損失。
存款被轉走的謎團,一邊是邱某一邊是祝某,倆人都被帶到了警局,被分開審訊。
過程也很順利,倆人交代了轉走儲戶存款的經過……
祝某和邱某本就是同事關系,曾長期在同一家銀行上班,所以早就有聯系。
過程非常復雜,邱某是幕后的主謀,她先是去找多個中間人,而中間人則去拉儲戶,去古蕩支行存款。
提前先確認儲戶要存多少錢,不等儲戶到銀行,他們就已經提前填好了轉賬單。
也就是說,不等儲戶進入銀行,邱某和她的中間人,以及銀行的柜臺職員,就已經布設好了陷阱。
就拿祝某舉例來說,她近些年一直在銀行上班,過著平凡而又平靜的生活。
有人找到祝某,告訴她該如何如何操作,從而轉走銀行儲戶的存款,完成了一系列的轉賬之后,她祝某可以獲得百分之十的所謂傭金。
邱某團伙搞定了銀行的內鬼之后,便去社會上拉儲戶,帶這些人去銀行存款。
而儲戶一般都會認為,拉自己存款的是好朋友,不會有什么問題。
恰恰是那些所謂的“好朋友”提前打聽清楚儲戶要存的金額,然后提前去銀行,做好了轉賬的手續。
就拿古蕩支行的儲戶羅某來說,他本人跟邱某是朋友,是被邱某帶著去了銀行。
警方詢問銀行:“邱某轉走別人存款,看似簡單粗暴直接,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銀行對于邱某和祝某,難道就沒有一點防范嗎?更何況是大額轉賬業務。”
這明顯是銀行的失職,一個銀行柜臺職員被腐蝕之后做了內鬼,而銀行領導在大額轉賬授權的時候,為何沒有詳細調查柜臺職員?為何就草草的給授權?
杭州古蕩支行的回應,則是那一筆筆銀行轉賬,的確需要授權才可以,祝某單獨是無法完成的。
而祝某轉走別人存款的時候,也的確去喊旁邊的領導,對轉賬進行授權。
可銀行去為祝某授權的時候,并沒有詳細看清楚祝某的所作所為,說白了就是存在嚴重疏忽。
雖然說,銀行有完善的制度,雖然說早就有一系列的流程規范,但授權不仔細,就成了轉賬漏洞的關鍵之一。
銀行里的那些老職員,因為工作了大半生,所以對待轉賬業務很認真。
可銀行總歸要有新鮮的血液加入,而年輕的銀行職員在授權時,選擇“信任”同事祝某。
正是這一份出于對同事的“信任”導致了古蕩支行的轉賬漏洞。
倘若能完整地執行制度,也就不會有上面那一系列慘劇的發生。
根據警方的深入調查,拿古蕩支行舉例來說,規章制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執行不仔細。
類似的內鬼,也出現在了浙江和江蘇等地的多家銀行,邱某一般會腐蝕一個內鬼的貪婪之心,最多的時候在同一家銀行,培養兩個內鬼配合。
而在邱某的內鬼當中,一般都是普普通通的銀行柜臺員工,當然了也包含了極個別的某銀行高層。
正是邱某編織的此類陷阱,先后轉走了儲戶合計四五億人民幣的巨額存款。
銀行如同一部機器,而里面的每一名職工,都是重要的機器組成部分。
可如果一個人出了問題,那銀行的漏洞就會加大,例如近些年的時間里,銀行保安竊取大量個人征信信息。
警方調查到這里,還遠遠沒有結束,接下來要查清楚,儲戶為何會信任邱某團伙呢?為何心甘情愿地去該團伙指定柜臺,辦理對賬單業務和存款呢?
儲戶提起此事,也是滿肚子的委屈,他們去存錢也是出于信任。
就拿楊老太太舉例,她是接到了銀行內鬼的電話,要她去銀行存錢,能夠拿到十二個點的紅包,于是就一股腦存了一千三百多萬。
除了紅包之外,還有所謂的“高額利息”誘惑,一些儲戶是聽信了朋友或者銀行內鬼的話,去存錢可以拿到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息。
最高甚至給儲戶百分之十五的年利率!
正常來說銀行一般給百分之三,而邱某團伙愣是給提高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也就是說,存一百萬的話,一年就給十萬的利息,甚至比這更多!
儲戶想要拿到高額的“利息”就要跟邱某團伙簽署特殊協議,當然了這個協議自然是違法的。
邱某團伙先是拿出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息誘惑儲戶,儲戶存錢之后,就簽署六不協議。
包括了一年之內不能提前取錢,不能開通通兌,不開通短信提醒,不開網銀,不查詢……
儲戶并不知道這是陷阱,所以去存款開戶,或者去辦理別的業務,按照銀行內鬼的要求輸入密碼。
而內鬼再讓儲戶核對賬單,于是要求再次輸入密碼,殊不知這筆錢只要第二次輸入密碼,就會被轉走到邱某那里。
最后一個步驟,則是銀行要出轉賬憑證,而且要把這個憑證,交到儲戶的手中。
內鬼則是等儲戶離開之后,再在白紙上打印轉賬憑證,趁人不注意銷毀憑證。
邱某團伙對儲戶說,錢都存在了大銀行,又不是什么小銀行,再說了存折和存款都在你名下,密碼也是你設定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邱某正是通過這種手段,欺騙了眾多受害者。
因為事發還不滿一年,所以還有很多儲戶并不知情。
警方打電話聯系那些受害人,可電話接通之后,還沒說兩句話呢,儲戶就掛斷了電話,誤認為電信詐騙。
邱某團伙這一做法,對存款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對銀行造成了大量損失。
三,邱某真實身份
那些受害的儲戶,紛紛詢問邱某到底什么來歷?有什么背景?
從年齡來看是個大媽,為何會有這么大的能量?牽走數億存款?
根據事后的調查,邱某大致身份如下:
出生于1962年浙江天臺縣,成年之后進入商海,成了當地的一名女商人,事業蒸蒸日上。
邱某的公司是做瀝青生意,因為掌握了一項專利技術,所以想要依靠技術發家,卻因此攤上了一屁股的爛賬。
邱某為了還債,于是到處找人借錢。
而親戚朋友一看邱某登門,都認為這個女人有本事,也都愿意借錢給邱某,讓此人去商海打拼。
邱某借到錢之后,承諾給大家出利息,然而沒過多久她就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利息的無底洞。
東邊借錢西邊還錢,生意上的利潤,無法填補利息的空缺,邱某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到2012年的時候,生意因為經營不善,再加上市場的變動,邱某再也無法支撐那高額的民間利息。
邱某眼看著資不抵債,于是就想到了銀行,這才有了前文的那一幕幕。
先是買通大銀行的內鬼,一起去餐廳吃飯的時候,承諾給內鬼百分之十的傭金,也承諾一年之后歸還。
而內鬼為了貪圖這筆錢,認為憑借邱某這個女商人的實力,可以在一年之內還清這筆錢,于是就答應“幫忙。”
邱某又聯合身邊人組成團伙,打出高額利息的騙人口號,騙取儲戶去銀行存錢。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給儲戶百分之十以上甚至是百分之十五的利息,給銀行柜臺的職員百分之十傭金,再算上中間人拉儲戶的百分之十成本。
前后算下來,邱某每拿走一百萬,就等于是支出三分之一的錢作為成本。
世界上很少有哪種生意,能在一年之內填補四五億的高額三分之一利息,邱某更是無法承受。
事情敗露之后,儲戶自然去找銀行要錢,銀行高層也蒙在鼓里。
隨著東窗事發,杭州西湖警方找到祝某,祝某當時很害怕,也知道這件事很嚴重。
銀行要求祝某全力配合,祝某去找那些中間人以及邱某,得到的回復是:根本沒能力歸還銀行。
警方則在持續追贓,初期追回五千多萬,還剩下四千多萬沒有追回,也就無法全部補償儲戶損失。
邱某團伙七人被捕之后,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法律審判。
再拿杭州聯合銀行舉例,他們采用的辦法,就是墊付四千多萬,退還儲戶損失,而存款利息按照活期存款來算。
以前如果發生了類似的事件,銀行很少會墊付資金補償儲戶,后續的索賠更是困難重重。
儲戶對于聯合銀行的做法,最后也都表示很滿意。
從當時的法律來說,國家規定要保護個人合法儲蓄,不過對于那些“冒領或丟失”的存款,卻沒有具體規定。
銀行承擔的僅僅是部分責任,所以以前發生這樣的案例,往往會出現艱難的賠付官司。
此事驚動銀監會,要求銀行查補漏洞,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銀監會經過調查,查出類似邱某團伙勾結銀行內鬼的事件,屬于是個例,并非普遍。
邱某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儲戶和銀行的經濟損失,還有社會的“信任”損失。
責任是多方面的,而邱某帶來的傷害,同樣也是多方面的。
馬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