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多數情況下(普通SSD,不是那種價格極高的)SSD比USB3.0慢。
2、USB3.0未普及,如果使用USB2.0+SSD來說,對于性能是極大的浪費。二三線城市用USB2.0的人很多。
3、多數的人都還沒用上SSD呢,還想用SSD移動硬盤?不符合市場規律。
4、普及的流程基本是:USB3.0普及(市場覆蓋率超80%)、USB3.0 U盤普及、USB3.0移動硬盤普及、SSD普及、USB3.0 SSD移動硬盤普及。對了,有USB3.0 SSD硬盤,只不過因為買的少,所以賣的也少。說實話,讓我花幾百上千塊錢買一塊USB3.0 SSD,我可舍不得,我寧可把SSD裝到PC上。如果題主想要,可以買一個USB3.0移動硬盤盒,然后自己買一個SSD裝上去。科普時間:USB3.0速度:5Gbps,USB3.1速度:10Gbps;SATA2速度:3Gbps,SATA3速度:6Gbps
usb3.1最高傳輸速率10Gbps(1.25GB/s)。 USB 3.1 Gen2是最新的USB規范,該規范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
stat3理論速度6g,usb3理論速度5g;在實際測試中,SATA3.0讀取速度為412.7MB/S,寫入速度為112.3MB/S。SATA3.0的數據傳輸速度明顯要高于USB3.0,但USB3.0作為移動存儲接口,能夠擁有超過80MB/S的傳輸速度
pciex1速度快。
PCI-Ex1快,它接口的最大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6Gbps,實際傳輸速度約為1560MBps,SATA接口的最大傳輸速度僅為8Gbps,實際傳輸速度約為560MBps。
一、傳輸速度不同 1、SATA2:是芯片巨頭Intel英特爾與硬盤巨頭Seagate希捷在SAT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外部傳輸率從SATA的150MB/s進一步提高到了300MB/s。
2、SATA3:傳輸速度翻番達到6Gbps,同時向下兼容舊版規范“SATA Revision 2.6”。 二、特點不同 1、SATA2:SATA2硬盤改進了上一代的性能技術和可維護性舉措并引進了背板互聯等多項技術,同時加入了NCQ、亂序執行、數據的分散和集合。
2、SATA3:可在存儲單元、磁盤驅動器、光學和磁帶驅動器、主機總線適配器(HBA)之間提供6Gbps速度的鏈路速度,并保證新的網絡性能水平。 三、優勢不同 1、SATA2:可以完全滿足網絡存儲和服務器存儲對更快傳輸速度的需求,同時可以進行大量硬盤的連接,并且理想速度可以達到480MB/s,擁有這樣的傳輸速度使數據交換可以更加迅速和安全。
2、SATA3:面向需要大量帶寬的音頻、視頻應用,可保證數據傳輸的同步。通過對未執行的NCQ指令進行主機處理和管理來優化性能。 來源:-SATA3.0接口 來源:-SATA2
sata2.0和SATA3.0的線纜的外觀上面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別,可能在顏色和線纜上面的標識上面明確了線纜的規格支持的是SATA2.0或SATA3.0,不過無論是SATA2.0的線纜用在SATA3.0硬盤和主板之間,還是SATA3.0的線纜用在SATA2.0的硬盤和主板之間都是可以通用的。 SATA2.0與SATA3.0的區別在于全新的接口傳輸標準,并非是不同的接口規格,兩種接口互相兼容,主要是邏輯上的區別,對于性能的提升,還是要取決于硬盤本身和主板的性能來決定,理論上提升不少,但是實際應用一般沒有機械硬盤與固態硬盤那么明顯的差異。 因此從兩個方面考慮,價格的差異與性能的差距時候成正比,性能上提升取決于平臺和軟件的綜合,大約也就是10~15%的提升。 理論SATA2.0接口速率是150MB/s ,而SATA3.0的接口速率:300MB/s ,另外衡量一塊硬盤性能的參數還有緩存容量。一般有8MB、16MB、32MB和64MB之分。 但是理論上標明的接口速率在實際使用當中是沒有明顯的感覺的。 SATA2.0硬盤最高讀取速度可達到125.0MB/秒,最高寫入速度為99.1MB/秒。SATA3.0硬盤平均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118MB/S和99.4MB/S。通過測試可以看出SATA2.0硬盤與SATA3.0硬盤,在讀取和寫入速度上差別并不明顯,只有突發速度上SATA3.0硬盤領先較多,在實際數據拷貝上SATA3.0更為領先。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