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90年,第一批90后出生。到現在2018年,整整28年已經過去,如今我們這一代已經快要步入中年。
以前的我們哭著哭著就笑了,現在的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成人的世界除了胖,好像沒有容易的事情。
沒有了準時的課間操,懷念起小霸王學習機,還有那張退了色的JAY海報,這些只能在記憶中尋找。
泡著枸杞的保溫杯,購物車里面的秋褲,為了禿頂而產生的煩惱。仿佛一夜之間,90后長大了。
90后也會將“老了,老了”掛在嘴邊,也開始調侃00后的成長,這個曾經被我們“看不上”的群體,已經成為了新一屆初升的太陽,不容置喙地從90后手中接管了青春的統領權。
時間悄悄溜走,但是這些影片將90后的青春記錄下來,自電影誕生以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標記屬于自己的電影,每一代人又都有每一代人的經典,90后也是如此。
01
《大話西游之大圣取經》
每一個90后的青春,都離不開星爺的鎮樓,那時候我們為了看一部星爺的電影,冒死從爸媽手里搶下遙控器,頂著爸媽變態的眼神,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解釋,雖然他們穿得奇奇怪怪,說話夸張得要死,但真的是正經電影啊!
小時候,我們看不懂周星馳,那時候我們只是為了大笑。
如今《大話西游》的每一個片段仿佛都能刺穿我們的內心,大笑,流淚,然后沉默,這就是在敘述我們的生活。
曾經的我們都期待那個踩著七彩祥云的蓋世英雄出現,后來的我們才明白:“我不戴金箍就無法救你,戴上金箍就無法愛你”的真正含義。
紫霞愛著至尊寶,至尊寶愛著蜘蛛精,孫悟空愛著紫霞,原來愛情就是不可言喻的奇妙和悲哀。
02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是一個關于殺手和女孩的故事,殺手老練但溫柔,女孩柔弱卻堅強。蘿莉和大叔的結合,演繹著師生,朋友,情人相互錯雜的情感,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充分滿足了90后的“宅腐心”。
Leon,他是冷漠的殺手,但他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本身,他代表著男人最極端的一面,對待強大殘暴的敵手冷酷無情,對待溫順的女人和嬌弱的兒童時卻必須保持規則,不傷害他們,甚至妥協,而溫情甚至是他們的阿迦琉斯之踵,最后以生命為代價去報答。
生活就像殺手走向門的那一刻,每個人看到門后發生的故事都不一樣,但只要心中有光,那扇門就是通往希望的通道,往后余生屠殺和警惕將不復存在,有的只有他的瑪婷達,和那株不開花不結果的他的心愛
小時候都特別羨慕長大,羨慕長大后再也不用為了考砸的成績單煩腦,那時候我們也曾不停問自己“人生好辛苦,還是長大就好了”?成長告訴我們,“一直如此”!
03
《泰坦尼克號》
1997年,當這艘詹姆斯·卡梅隆嘔心瀝血打造的萬噸巨輪駛進中國時,也就意味著一代人的“電影啟蒙”就此開始。
《泰坦尼克號》的上映在彼時中國算得上一件大事,大街小巷的電影院與音像店里,到處都是杰克和露絲的海報,冰山的碎片撒滿每一個街角。
90后就是在這樣的“盛世”之下,牽著爸媽的手,被領進了電影院,也從此打開了對電影這一形式的全新認知體驗。
泰坦尼克號是一個神話,而杰克和露絲的愛情則是神話中的神話,人們在這虛構的愛情藍圖中渴望或尋找這種愛情神話的力量。
當泰坦尼克號進入到我們平常的生活空間,我們的心得以在一個瞬間有了猛烈跳動的力量。
也許我們無法挽留生活中太多的記憶,但是至少這樣的瞬間,我們抓住了一樣東西,這就是愛情。
當老爺車內激情一幕出現時,你的鄰家哥哥是不是也用望遠鏡擋住了眼睛?
04
《名偵探柯南》
有人說,世間沒有永恒。我說有,它的名字叫柯南。
每一個90后都有一個共同的朋友,聰明機智的柯南,名偵探柯南系列有針對性地滿足了青少年對于暴力色情的潛意識幻想。
那時候,覺得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和柯南一起偵破各種高能殺人案件,我們和柯南一起進行福爾摩斯角色扮演。
05
《哈利波特》
說起我看《哈利·波特》的故事,又是一段斗智斗勇的過往。
哈利波特開播時間是晚上10點,完全超出了媽媽規定的睡覺時間,為了追劇,用盡畢生聰明才智,各種方法巧妙躲過媽媽的抽查。
班里誰買了全套《哈利·波特》,第二天就被瓜分著借完。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共有八部,除最后兩部電影外,其余每一部對應一本原著小說。
看哈利波特電影完全是為了小說留下的令人激動的裊裊余音,哈利波特電影和所有改編電影一樣,永遠無法超越紙上的行距,但卻為死忠的讀者提供娛樂和至噱的余地。
而當初飾演哈利·、赫敏、羅恩的3位演員,也在長殘和長成女神的輿論中慢慢長大,離開那個充滿魔力的學校,創造自己的事業版圖。
魔法世界沒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也就這樣結束了。
06
《古惑仔》
“古惑仔”是一個幾乎每個80,90后的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繞不過的詞。
可能會有人不知道鄭伊健是誰,但是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的名字每個男孩子肯定耳熟能詳
這部在地下錄像室流傳開來的港片不知不覺地就紅遍了大江南北。
不管那時候是5歲還是15歲,在剛剛開始睜眼認識世界的時候,在叛逆尋求自由的時候,看到這一幫義字當頭快意恩仇的少年有什么辦法能阻止腎上腺激素的噴發呢?
07
《三傻大鬧寶萊塢》
在基本告別電影的高中時代,語文老師安排我們看了這部電影,一位身處“應試教育”中的老師,推薦我們看了一部“反應試教育”的片。從此這位老師被我們封了神。
她通過這部片教給我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影片告訴了懵懂的我們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及考大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拋除咱們對教育、對高考的爭論,實際上開始工作了的我們,都比學生時代更能意識到,試卷能做滿分的人,職場并不一定會有優勢。
社會的考核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力,而能力是不完全能被試卷定義的。
如今的90后,都成為了影片中的兩位男主,因為家庭的壓力,因為社會的壓力,選擇“更好找工作”的專業,而不是“更喜歡”的專業。
但人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你的價值又究竟在何處?留給我們不斷的探究和思考。
比較各個年代的青春,我們這一代的青春是沒有什么共同記憶的。
50年代有激情歲月,60年代有饑饉動亂,70年代有上山下鄉,80年代有思想激蕩……
到新千年,我試圖提煉這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卻發現青春只是散落凌亂的個人記憶。
題主之問,大概又涉及到梁山的派系問題。我是非常反對梁山派系之說的,一百單八將大聚義,眾人齊心,根本就不存在山頭派系。如果說《水滸傳》有“陰謀論”,給梁山劃派系便是無中生有,“陰謀”給《水滸傳》抹黑。比如,這個題目就強行的把劉唐劃歸了晁蓋派,而且,赤發鬼在晁蓋死后立即變節,投靠了宋江派,因而依然“穩居其位”。
劉唐是這樣的人嗎?看來,題主并未讀懂赤發鬼,故而有這么一問。那么,《水滸傳》中真實的劉唐又是怎樣的人呢?他在梁山的位置是怎么得來的呢?
赤發鬼排名無爭議貫華堂本《水滸傳》第七十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好漢驚惡夢”,是全書的結局。在這回書中,梁山好漢按照天降石碣所示,進行了大排名。梁山元老赤發鬼劉唐上應天異星,排名第二十二。
有些觀點認為,石碣是宋江搞的鬼,假借天意來實現自己對梁山好漢的控制和欺瞞的論調。大概,這也是宋江搞派系、耍權術、搞陰謀的一大罪證。這樣的“陰謀論”實在是可笑至極,根本就不懂《水滸傳》。
金圣嘆在貫華堂本《水滸傳》第七十回總評中,有這樣的批語:
或問:石碣天文,為是真有是事?為是宋江偽造?此癡人說夢之智也,作者亦只圖敘事既畢,重將一百八人姓名一一排列出來,為一部七十回書點睛結穴耳。
貫華堂本《水滸傳》把“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作為“楔子”,單獨成篇,引出《水滸傳》所有回目,開始講述梁山好漢故事。金圣嘆是這樣編排施耐庵著作的:
且住!若真個太平無事,今日開書演義又說著些甚么?看官不要心慌,下文便有一部七十回正書,一百四十句題目,有分教: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兒洼內聚蛟龍。畢竟如何緣故,且聽初回分解。
也就是說,梁山故事都是因為“洪太尉誤走妖魔”這件事情引發的,“楔子”統領全書。在“楔子”故事中,洪太尉命道士揭掉了歷代張天師的封皮,打開了伏魔大殿。進入伏魔大殿后,在道士火把的照明下,眾人見到了立在大殿中央的一塊石碣,這塊石碣: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箓,人皆不識。
這難道不是梁山大聚義時,從天而降的石碣嗎?書中這樣寫道:取過石碣,看時,上面乃是龍章鳳篆,蝌蚪之書,人皆不識。
因而,這塊石碣絕對不是宋江“陰謀”,劉唐的排名是“注定”的。按照金圣嘆的話說,就是《水滸傳》大結構的安排,劉唐的排名一點都沒有問題,絕非宋江一手搞定。如此,誰說劉唐是晁蓋派系,后來又背棄信義投靠了宋江呢?無論誰做寨主,劉唐都是排名第二十二,改變不了。
何況,劉唐是梁山泊的元老,武藝高強,排名第二十二,十大步軍頭領第三名也是實至名歸,毫無爭議的。
劉唐是晁蓋的死忠嗎《水滸傳》中有很多疑案,智取生辰綱就是其中之一。這件事情從劉唐出場開始,一直疑云籠罩,細讀之下,感覺邏輯上都講不通。
且說鄆城縣令時文彬安排兩大都頭各出東西門下鄉巡夜,朱仝出了西門,雷橫帶著捕快來到東溪村靈官殿。雷橫警惕性很高,見殿門未關,便前往探視。鄆城縣捕快們進到大殿之中,卻見:
供桌上赤條條地睡著一個大漢。天道又熱,那漢子把些破衣裳團做一塊作枕頭枕在項下,鼾鼾的沉睡著了在供桌上。
雷橫感到很奇怪,便把這條大漢作為盜賊捆綁了,準備第二天一早就押往鄆城縣。
東溪村保正晁蓋與朱仝、雷橫很熟,這兩個都頭平日里最愛到晁保正莊上打打秋風。捉住劉唐后,雷橫便押著他去晁蓋莊上討點心吃。
到了晁蓋莊上,劉唐便被吊在了門房里。也是合當有事,晁蓋聽說雷橫捉了一個本村小賊,便有心去看看這個毛賊到底是誰。于是,晁蓋借故去了門房,見到了劉唐。于是,生辰綱大案開始醞釀,梁山大聚義也就此拉開帷幕。
施耐庵的這回書叫做“赤發鬼醉臥靈官殿,晁天王認義東溪村”。回目的后一句與正文內容匹配,講的就是在劉唐的建議下,晁蓋把素不相識的劉唐認作了自己的外甥。但是,前一句卻出毛病了。從文本上看,劉唐根本就沒醉,書中一個字都沒寫到劉唐有醉酒的跡象。劉唐醉酒是他自己說的:“昨夜路上多吃了一杯酒,不敢來見阿舅。”
劉唐滿嘴謊言,他的話能信嗎?當然,雷橫也曾猜測劉唐“一定是醉了”才睡在了靈官殿中的。不過,從劉唐的睡覺時的狀態看,是把自己的破衣裳團做了一個枕頭枕在了項下,醉漢倒頭便睡,還知道給自己做個枕頭?
劉唐形跡可疑,原本懷揣生辰綱絕密情報,到了東溪村附近,為何不直接去找晁蓋?為何要在靈官殿讓雷橫捉了?施耐庵這是要赤發鬼鬧出大動靜,為日后逼晁蓋上梁山做鋪墊。從后來劫取生辰綱的結果看,劉唐非但不是晁蓋死忠,還是晁蓋干不成東溪村保正,上梁山做草寇的挖坑者。
述說簡短。就在這天清晨,劉唐遇到了東溪村私塾先生吳學究。
吳用的出現,讓生辰綱事件出現重大轉機,此后的一切行動,都是在智多星的掌控下實施,晁天王不過只是一個站臺的提線木偶。既然如此,劉唐還能夠是晁天王的鐵桿死忠嗎?
晁蓋被吳用逼上梁山劉唐與雷橫斗樸刀,大戰五十回合未分勝敗,吳用卻以一條銅鏈勸開了兩人。當吳用了解到劉唐是晁蓋外甥時,心中便懷疑此人大有來頭。恰好,晁蓋也在這時趕到了。
勸走雷橫后,晁蓋便把吳用請到后堂說話。晁蓋把劉唐的來歷對吳用講了一番,并說劉唐此來正應了自己的一個夢。
晁蓋的夢講的是“七星聚義”這件事,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
吳用聽罷,當即解夢道,要劫取生辰綱必須有幫手,人又不需太多,七八個就行。于是,吳用連夜啟程,前往石碣村說服阮氏兄弟應夢撞籌。從此,一切都在吳學究的掌控之中了。
吳用到了石碣村,先不說生辰綱的事情,而是詳細了解了石碣村附近梁山泊的情況,并且不斷用言語挑逗阮氏兄弟上梁山入伙。三阮原本早有意去投梁山,但聽說王倫不愿收留林沖而沒了主張。吳用聽出了三阮的意思,他們是要投個好主子,把一腔熱血賣與識貨的。于是,便向這三兄弟推薦了晁蓋,再由晁蓋說出了請阮氏三雄入伙,一起劫取生辰綱。
吳用的意圖非常明確,劫取生辰綱不過是做下一個大案子,絕了晁蓋的后路,上梁山入伙才是其最終目的。但是,晁蓋卻被蒙在了鼓里。
從劫取生辰綱的整個過程來看,吳用步步設計,將晁蓋暴露,晁天王無奈上了梁山。因而,生辰綱的實際指揮者是吳用,而不是托塔天王晁蓋。那么,自從吳用出現后,劉唐追隨的便不是他的“阿舅”,而是智多星吳用。
金圣嘆先生在解讀晁蓋“七星之夢”時說:
此處乃忽然撰出一夢,先提出北斗七星,夫北斗七星者,眾星之所環拱也,晁蓋為此泊之杓,于斯驗矣。
梁山好漢乃北斗星群中的星宿,紫府中的妖魔。晁蓋則是北斗斗柄上的那顆化作白光飛去的小星,不在北斗七星之列。也就是說,晁蓋并非“妖魔”中人,僅是梁山大聚義的發起者而已。既然如此,晁天王又怎么能拉山頭、結幫派呢?
從晁蓋出場開始,就是一個名義上的帶頭大哥,實質上是吳用帶著劉唐他們劫了生辰綱,然后引著六個人到梁山落草。自始至終,晁蓋都沒有真正的追隨者。因而,不管晁蓋死不死,劉唐都會穩居其位。
晁蓋乃托塔天王轉世《水滸傳》寄托在施耐庵的宗教觀,書中不斷以“佛”、“道”并行的故事和人物來表達他“佛道合一”的思想。宋江是道家紫府的“天魁星”,晁蓋則是佛門的“托塔天王”。
書中這樣介紹“托塔天王”:
鄆城縣管下東門外有兩個村坊,──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只隔著一條大溪。當初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聚在溪里,無可奈何。忽一日,有個僧人經過。村中人備細說知此事。僧人指個去處,教用青石鑿個寶塔放于所在,鎮住溪邊。其時西溪村的鬼都趕過東溪村來。那時晁蓋得知了,大怒,從溪里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晁蓋。
這是“托塔天王”嗎?分明是“奪塔天王”或者“移塔天王”!那么,是不是又是施耐庵出現筆誤了呢?
凡是讀不懂的,就說是施耐庵的筆誤,這是一種懶惰的慣性。實際上,施耐庵故意這么寫,是指晁蓋乃“北方多聞天王”轉世。
托塔天王是由佛教毗沙門天王演變過來的,在中國,毗沙門天王就是北方多聞天王,是佛教四大護法之一。也就是說,宋江等梁山好漢是道教北斗星群中的天罡地煞,佛門是管不了他們的。晁蓋是托塔天王,當然也管不了劉唐了。
《水滸傳》寫的很精細,絕對不亞于《紅樓夢》。在“托塔天王”出場前,卻讓劉唐睡在了東溪村的靈官殿。
靈官,則是道教崇尚的護法真神,恰與佛門四大護法之一的多聞天王形成佛道對應關系。劉唐是從道教大護法的廟宇里出來的,佛門護法天王能管轄他嗎?
《水滸傳》中的梁山沒有派系,施耐庵也根本不可能寫到派系之爭,而是強調水泊梁山是道家妖魔大聚義之處,佛家護法天王不過只是暫時停留在北斗七星群斗柄之上的臨時負責人而已。最終,道教妖魔們統統都歸“天魁星”引領。
但是,晁蓋、宋江的關心非常鐵,也非常特殊。在晁蓋、宋江的身上,充分體現了施耐庵的宗教觀,也是他在書中抨擊宋徽宗“崇道抑佛”宗教政策的兩個非常特別的符碼。
晁蓋是佛教四大護法之一的多聞天王轉世,但卻居住在靈官殿庇佑的東溪村。宋江是道家紫府天魁星下界,他的藏身避難之所卻安置在佛堂供床之下,受“三世佛”的庇佑。
佛道合一,晁宋一體,哪來的晁宋派系之爭?!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呵,兄弟如斷了的手足,女人如過冬衣服!看了這個聊天記錄,深深感覺到了這個男孩子的幼稚,不會才十幾歲吧,這么不成熟!
作為其女朋友真的得
古惑仔看多了的感覺,女朋友可以再找,兄弟沒了就沒了,感覺像是初高中男生的感覺,等下你和他分了,又是殺馬特似的悲傷,心疼,空間微博朋友圈給發一遍,表示很愛你一樣,這種男生情商太低,要么放棄治療還在一起。要么分開讓他以后懂事點,雖然勸和不勸分,但是對于題主還是掰了得了,現社會男女比例差距大,讓他繼續做古惑仔屌絲一枚,也不要低頭做侍從的彼女,要么抗爭要么放棄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在我們小的時候,電視資源確實匱乏,因為電視只能搜得到一個川臺。好在那個時候可以看看港片。其中就有《古惑仔》系列的電影。
我們也時不時驅車幾公里,去租回來。
曾經有人發問,《古惑仔》系列害人,教壞青少年。因為電影當中的打打殺殺場面,完全不具備現在所說的正能量。
大人們還是希望自家的小孩成為一個“乖”的孩砸。
貌似我只看了這樣一部《古惑仔》系列的電影,當然也是租回來看的。我還是認同看了這類電影會變壞,怕影響以后的自己。我還不能太“社會”。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至于其他的幾部,那就不會再看了。
情和義,值千金
香港電影在八九十年代拍攝了很多黑道題材電影,這幾位憑借他們的黑道外形和出色演技,在大家熟知的眾多電影里扮演了“壞蛋”、“惡人”、“狠角色”,這些角色讓你看著就忌憚三分,唯恐躲避不及。
這幾位演員就是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和何家駒,因為他們扮演的壞蛋角色可惡至極,基本上會讓你恨之入骨,所以他們被成為響當當的“香港電影四大惡人”!
成奎安憑借在《喋血雙雄》、《監獄風云》、《吉人天相》《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中的出色表演,被譽為香港電影界的“黃金配角”。香港電影的眾多反派中,成奎安可謂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的演出生涯中演過300多部電影,600多集電視劇。其中90%以上都是反派,而這些反派幾乎一半以上都叫同一個名字:“大傻”!
論長相,成奎安不夠帥,論氣質,也談不上高雅。可是憑借1.85米的威猛身材和那一臉的兇相。成奎安成為江湖惡漢的不二人選,在香港黑幫電影盛行的二十幾年中,但凡電影需要那些囂張跋扈的黑幫社會大佬,導演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奎安。
一臉橫肉,目露兇光,恨不得將惡人二字寫在臉上,這就是成奎安,這是他在電影中留給人們的一貫印象。不過你可以說他壞,說他狠;卻不能說他陰險,說他討厭;成奎安的可愛之處就在于壞就壞的坦坦蕩蕩,入木三分。成奎安于2009年8月27日因鼻咽癌不幸逝世,享年54歲。
黃光亮出演過多部電影,擔當的基本都是配角,是香港影壇綠葉中的一員。他的長相特別,即使觀眾記不得他的名字,也會對他標志性的大鼻子和滿臉橫肉印象深刻。
他在《監獄風云》中扮演的傻標算是數個角色中最為出彩的一個。他憑借《監獄風云》飾演一位愛逞強的監獄老大“傻標”,獲得1987年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基哥”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全是坑凹,看多兩眼容易不寒而栗,他的確是一塊扮演黑幫頭目的料。 以他的模樣,說讀過書沒幾個人信。可他在《黑獄斷腸歌》那有兩首膾炙人口的監獄歌就出自他的手。不知是不是拍多監獄片深有感觸有感而發寫的。
近些年,基哥不但演戲,還做起監制、編劇、策劃、導演,忙得個不亦樂乎,讓不少老搭檔羨慕不已,他扮演的黑幫角色可以算是香港電影的經典之一 。
何家駒是香港80年代的知名影視演員,被稱為香港演藝圈“四大惡人”之首,他參與拍攝的電影都把兇徒展現的淋漓盡致,受到了非常多的觀眾肯定!
他主演過《監獄風云》、《霹靂先鋒》、《黑獄斷腸歌2無期徒刑》 、《學校風云》等著名影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憑借在《監獄風云》的精彩演出,在1987年獲得第了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2015年1月27日何家駒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6歲。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和你的意見相左,歡迎后面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