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簡單吧,不管什么手機,界面上顯示有0.6x的,切換過來就是超廣角鏡頭拍照。如果沒有,也可以自己手動縮放切換,一般到0.6x時會自動切換到超廣角鏡頭。當然上述說法的前提,是這款手機必須搭載有超廣角鏡頭。
其實超廣角鏡頭的優勢很明顯,在拍風景、建筑、合影以及部分人像特寫中,超廣角的風格會讓畫面更具沖擊力感。但同樣有前提,就是這顆超廣角鏡頭的硬件素質要高,最好能媲美主攝,比如一加9系列的那顆超廣角,這樣才不會受限于畫質表現而讓其成為雞肋。
如下這些圖片都是我用一加9 Pro的超廣角鏡頭拍的,看看效果,是不是覺得特牛逼?而且這手機還有個與眾不同之處,是擁有哈蘇自然色彩優化,輕松直出哈蘇味照片。
1.
點擊打開手機桌面上的“相機”,進入相機拍攝頁面;
2.
進入相機拍攝頁面后,點擊下方的拍照按鈕即可使用廣角鏡頭進行拍照;
3.
長按下方的“1x”,打開焦距設置輪盤后,按住輪盤向右滑動至“0.5x”即可使用超廣角鏡頭拍照;
4.
向右滑動屏幕,進入人像拍照模式,最后點擊下方的拍照按鈕即可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拍照。
可能是你眼角看東西經常看不準
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不同于一般標準鏡頭和望遠鏡頭。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是指焦距在24mm-35mm之間的鏡頭,超廣角一般是在14-20mm之間,了解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特性,運用于風景攝影中能表現畫面的空間感、強調遠近感,這是一般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難以表現出的特殊效果。因此,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是風景攝影不可缺少的鏡頭,這次帶大家認識一下廣角鏡頭在風光攝影中的優勢。
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盡量手持攝影,可獲得某種自然的韻味、避免畫面顯得死板。 只有掌握了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特性,靈活運用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就能自由地表現畫面的寬、大、遠、深。
優勢一、強調遠近感
靈活運用這一特性可以在風景攝影中表現畫面的遠近感和立體感。也就是說,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能把狹窄的空間表現成相對寬闊的場面,把本來遠近感比較弱的場面表現出強烈的遠近感效果,畫面中的重點景物讓人看起來覺得很遠。
另外,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強調前景,使前景與背景拉開距離,使前景成為畫面中的重點。
優勢二、獲得大景深
當使用超廣角鏡頭時,從鏡頭前50厘米到無限遠范圍之內的所有景物都在焦點范圍之內,所有景物都能拍清晰,這一特性稱為超焦距,這時光圈約為
f16或f22。
這種特性明顯地表現在超廣角鏡頭上。17mm和20mm超廣角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感是最明顯的,而14mm和15mm超廣角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感更獨特。利用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可以獲得肉眼不能看到的空間效果。
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是否明顯與焦距的長短有直接關系,焦距越長,這種特性表現越弱。35mm焦距稍微保留一點廣角鏡頭的味道,而50mm焦距就成為一般的描寫效果。
優勢四、比長焦鏡頭的反差高
使用廣角鏡頭或超廣角鏡頭的超焦距拍攝時不僅圖像銳利,而且反差也比較高。另外,如果并用偏振鏡的話,這種特性表現尤為突出,具有非常強烈的立體感。
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意識到前景在畫面中的重要性。用超廣角鏡頭所拍攝的畫面寬廣、視場角也大。但這并非是說毫無目的地把什么都拍進畫面。必須意識到前景在畫面中的重要性,如果攝影者意識不到這一點,只把遠處的景物拍進去而缺乏前景,就成為缺乏內涵毫無價值的普通畫面。
所以說,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構圖時,為表現空間效果絕對要處理好前景在畫面中的地位。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手機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不能做成一個嗎?這樣不更簡潔?我們手機的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鏡頭,首先他們的參數就不一樣。如果真的要求只能一個攝像頭,那么可能就無法達到精細了。可能這個參數可以適用于廣角,但是在超廣角上面表現的就不是很好了。所以手機廠商為了達到精細有時候攝像頭會有四五個都是正常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