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段時間,人送外號“中關村周杰倫”的東方甄選雙語帶貨主播董宇輝躥紅網絡。他的爆火也帶動了東方甄選直播間觀看人次破千萬,直播間銷量已經突破了三億多,并且新東方股票也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大回血。隨著各種利好的消息出現,新東方也受到質疑,比如說有網友
前段時間,人送外號“中關村周杰倫”的東方甄選雙語帶貨主播董宇輝躥紅網絡。他的爆火也帶動了東方甄選直播間觀看人次破千萬,直播間銷量已經突破了三億多,并且新東方股票也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大回血。
隨著各種利好的消息出現,新東方也受到質疑,比如說有網友質疑,新東方甄選的直播間賣的玉米太貴。面對質疑,董宇輝只用了四個字化解,名曰谷賤傷農,價格不能太低。6元一根的玉米貴嗎?
一、官媒發聲
隨著東方甄選“六元一根,農民能賺多少”的話題沖上了熱搜,農民日報針對此話題,發表了一篇名為《六元一根新東方玉米,農民能賺多少》的評論文章。
文章表達的主旨思想發人深省。假如某一種農副產品的營銷模式只是某些企業或者某個網紅的盛宴,不能真正地惠及廣大農民群眾,那么這種營銷模式所能產生的價值和意義將會極其有限。
文章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鮮玉米再到消費者手中的鮮食玉米需要經歷很多道工序。經銷商從農民手中收購鮮玉米,再通過生產、保鮮、殺菌、儲運等復雜的環節。
在這些環節中都會使成本不斷增大,這中間還不包括打造品牌,食品有機認證等附帶投入。對于這些環節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投入,因此仔細核算下來,似乎六塊錢一根的玉米還是可以被接受。
農民日報還指出,雖然擴寬農副產品的銷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對于可能出現的弊病,相關企業和個人也要引起重視。比如說流通售賣等環節過多,利益分配不合理,讓處在產業鏈最底層的農民沒辦法獲得更多的利潤。
對于一根玉米,農民能賺到多少錢?作為事件主人翁的新東方,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或者這牽涉到商業機密。農民日報的評論文章也沒有在文章中給出確切的結論,但是輸出了有價值的思考。
二、東方甄選直播間的玉米賣貴了嗎?
對于網友質疑帶貨農產品價格普遍較高時,前新東方的老師董宇輝回應,他認為谷賤傷農。意思就是說,如果鮮食玉米沒有一丁點的利潤都沒有,那么種玉米的農民就掙不到錢,那么他們就沒有動力去種地了,因此價格不能太低。
一根玉米賣六塊錢貴嗎?假如鮮食玉米的質量真如董宇輝在直播間所說的那樣,那這玉米一點都不貴。通過對鮮食玉米這個品類的產品價格了解,目前市場上不少鮮食玉米品牌都能賣到這個價格,并且銷量可觀。
在農村長大的我們應該有了解過,和省心、省力,運輸要求低的普通玉米不同。培育鮮食玉米需要在土地、種子、化肥等方面投入更高的成本。
待玉米成熟后,為了避免糖分減少,從而影響口感,因此需要進行保鮮處理。由于保質期比較短,它需要更高的包裝、物流、營銷投入,這些投入往往都會平攤到每根玉米的價格上。因此這個價格原則上并不貴。
還有很多人反應,大家買的不是玉米,是為知識付費。主播董宇輝在售賣鮮食玉米的時候,聲情并茂的向網友講述了,他在孩童時期,無憂無慮的在外面玩耍。
媽媽溫柔地呼喊自己回家,一進家門,就被鍋里的煮的鮮玉米的香味所吸引。說著說著,網友們也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不由自主地下了單。
三、玉米賣的貴農民一定能掙到錢嗎?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已經過了那種只追求吃飽穿暖的時期。現在的主力消費者對食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填飽肚子這么簡單,更多的是對口感、健康以及個性化的需求。
與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強烈渴望形成反差的是農民對生產優質農產品的熱情逐年下降。這中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如同董宇輝所說的那樣,谷賤傷農。
對于農產品來說,優質不等同于優價。優質農產品和普通農產品的評判標準比較模糊。相對于通過外觀就能判斷好壞的工業品來說,優質農產品的好壞并不能立刻察覺。農民沒有在種植優質農產品中獲得豐厚回報,沒有動力。
小結
六元一根的玉米,是農副產品所面臨問題的縮影,值得我們每一個相關企業深思。農民作為產品最前端的生產環節,如果不能從中掙到錢,那勢必會影響到處于產業鏈終端的消費者。如果沒有利潤的加持,即便是再動聽的故事也不能一直講下去。對此你怎么看?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丁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