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已有十三萬餐飲人在這里免費學習交流仔姜燜燒鵝批量預制:1、凈鵝一只約5斤切成小塊,沖水洗凈,入沸水焯透。2、方竹筍筍泡透切段,加入高湯、雞汁、鹽、味精小火煨30分鐘。3、鍋下紅油300克燒熱,加入八角10克、桂皮6克、香葉5克炸香,調入自制
已有十三萬餐飲人在這里免費學習交流
仔姜燜燒鵝
批量預制:
1、凈鵝一只約5斤切成小塊,沖水洗凈,入沸水焯透。
2、方竹筍筍泡透切段,加入高湯、雞汁、鹽、味精小火煨30分鐘。
3、鍋下紅油300克燒熱,加入八角10克、桂皮6克、香葉5克炸香,調入自制煲仔醬150克、辣椒醬100克炒香,再放入鵝肉中火煸炒至透,添高湯8斤,放入方竹筍段500克、仔姜片400克,中火燒開后調入適量蠔油、一品鮮醬油、鹽、味精、雞粉、白糖,蓋上鍋蓋后轉小火燜燒20分鐘,開蓋放入泡透的腐竹段400克,繼續蓋上鍋蓋小火燜燒至自然收汁,停火備用。
走菜流程:
取鵝肉、筍子、腐竹共500克以及適量原湯盛入炒鍋,添加新鮮仔姜片50克、紅小米辣條30克、蒜苗段20克燒開翻勻,入盛器后上桌。
特點:
鵝肉鮮嫩,仔姜香味濃郁。
制作關鍵:
高湯要一次加足,保證收干汁水的同時肉質正好成熟,中途不要添湯,否則香味不濃郁。
自調煲仔醬:
凈鍋下芝麻醬1瓶、花生醬150克、南乳1瓶、海鮮醬2瓶、柱侯醬1瓶、沙茶醬1瓶、磨豉醬1瓶、香料水(八角、桂皮、香葉等基礎香料加入清水,入蒸箱旺火蒸出香味,去掉香料只留水)800克小火熬勻出香即成
姜爆嫩水鴨
原料:
土仔鴨500克,仔姜、小米椒各150克。
調料:
山茶油50克,鹽4克,5度湖之酒100克,味精、雞精、八角粉各1克,辣椒醬5克,生抽15克,蠔油5克、胡椒粉2克,本地青椒10克。
做法:
1、將制凈仔鴨去主骨,切成塊,放入生抽5克、湖之酒50克腌制入味;小米椒、青椒切段;仔姜切小片;大蒜葉切小段。
2、熱鍋入山茶油燒熱,下鴨塊煸炒至八成熟,倒出。
3、鍋留底油燒熱,下仔姜片、爆香,下小米椒、青椒,加鹽煸炒,下鴨塊翻炒,烹湖之酒50克,放入100克啤酒,待湯汁收濃,加味精、雞精、胡椒粉、八角粉,淋生抽10克、辣椒醬、加蠔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私房干鍋兔
原料:仔兔塊400克 小青椒節80克 小米辣節50克 芹菜節30克 洋蔥塊30克 青筍條30克 鮮花椒、大蒜、豆瓣醬、鹽、味精、白糖、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鍋里放油燒熱,先下仔兔塊炒干水分,再放小青椒節、小米椒節、青筍條、豆瓣醬、大蒜、鮮花椒和白糖炒香,稍后加入芹菜節、洋蔥塊、鹽和味精繼續炒勻,最后淋香油和花椒油便可裝盤。
炭烤麻得跳
這款牛蛙用炭火爐上桌后湯汁滾沸,“嗞嗞啦啦”的聲音四起,陣陣熱氣夾雜著花椒的香味席卷而來,令人食欲大開,其最大特點就是“麻得讓人跳腳”,花椒的麻香與牛蛙的鮮嫩結合得天衣無縫,客人吃幾口后就會發現嘴唇都在微微顫動,但還是吸溜吸溜地停不下來。
走菜流程:
1、白蘿卜150克、花菜200克、藕片150克分別焯水斷生;土豆條150克入六成熱油中浸炸至金黃色,撈起后一同盛入炭烤爐內墊底。
2、漿好的牛蛙750克入熱寬油內小火滑熟,油溫不可過高,否則牛蛙容易粘連在一起。
3、凈鍋內加底油,放老姜粒60克、蒜子100克略煸,入洋蔥塊100克、紅花椒30克、青花椒20克、小米辣30克、香辣醬200克中火慢慢煸炒出香味,加自制牛骨湯1000克大火燒沸,放入牛蛙塊,調雞精8克、味精5克,稍加熱后迅速起鍋,澆在炭烤爐上。
4、鍋入底油大火加熱至七成,入彩椒塊50克、青紅椒圈75克激出香味后倒在牛蛙上,點火即可上桌。
香鍋老豆腐
主料:老豆腐、豬五花肉
輔料:
干辣椒節、小米椒節、蒜苗
調料:
化豬油、鮮湯、鹽、醬油
做法:
1、老豆腐切成片后,入高壓鍋里壓10分鐘才取出。
2、凈鍋放化豬油,下干辣椒節、小米椒節和豬五花肉片炒香后,摻適量的鮮湯并放入老豆腐,加入鹽、醬油調好味后,改小火煨20分鐘,撒蒜苗段,起鍋便裝在燒熱的石鍋內,即成。
香辣牛脆腸
制作:
1.把牛脆腸治凈,放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開水鍋里汆一水后,撈出來切成小節;另把魔芋、蓮藕和西芹切成丁。
2.鍋里放熟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牛脆腸滑油,撈出來瀝油。
3.等油溫升至七成熱時,下魔芋丁和蓮藕丁炸熟待用。
4.鍋留底油,先下干辣椒節、花椒、姜片和蒜片熗香后,再放入干鍋醬炒勻,隨后倒入牛脆腸節、西芹丁、蓮藕丁和魔芋丁翻炒,加鹽、味精、胡椒粉和香油調味,起鍋裝盤后,撒香菜和香蔥節點綴。
辣子蛙丁
這道菜是在辣子雞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味道香辣,口感外脆內嫩。
制作:
1.牛蛙治凈斬成丁,加鹽、料酒拌勻稍碼味,再加干生粉拌勻,隨后放入七成熱的油鍋,炸至外表金黃酥脆待用。
2.土豆去皮后切成丁,放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金黃酥脆且內熟時,倒出來瀝油。
3.鍋留底油,先投入干辣椒節和花椒熗出香味,再下炸好的蛙丁和土豆丁翻炒,其間加鹽、味精、雞精、白糖和香油調味,起鍋前加入蔥花、酥花仁和熟白芝麻,即成。
熗鍋粉蒸魚
制作:
1.把蒸肉米粉納盆,加入姜末、椒麻料、郫縣豆瓣醬、糖色、味精和鮮湯一起調勻,待水分被米粉等完全吸收后,送入保鮮柜里存放。
2.把江團宰殺治凈后,斬成塊納盆,加胡椒粉、料酒、鹽、姜塊和蔥結碼味5分鐘,再揀出魚塊并用清水沖洗凈。
3.把魚塊用干凈的紗布搌干水,納盆后再放入調好的米粉和青豆,上籠蒸熟后,取出來裝盤。
4.凈鍋里入油燒熱,先下蒜泥炒香,摻入鮮湯、野山椒水和白醋便調成酸辣味,再加水豆粉勾成二流芡,起鍋澆在蒸好的魚上面,最后把用滾油熗香的干辣椒節和花椒油澆上面,即成。
腸粉包無骨魚
制作:馮偉杰
將魚肉剔下切段,腌制入味后與蟲草花、韭黃、臘腸等一同包入腸粉中,菜點結合,可食性更強,客人品嘗時也更加方便,成菜軟嫩鮮美,豉香濃郁,口感超棒。
制作流程
1.鯽魚1條(重約800克)治凈后,片下脊背與腹部的魚肉,改刀成長約4厘米、筷子粗細的條,納盆后加適量鹽、味精抓勻腌制5分鐘。
2.豬腸粉(將用米漿蒸出的粉皮卷成長條形即可,因形狀像豬腸而得名)100克、韭黃40克分別切成4厘米長的段,臘腸30克切成4厘米長的細絲,蟲草花50克提前泡透。
3.小碗內下入豉汁50克,加青紅椒粒各15克攪拌均勻待用。
4.取一小段腸粉展開、平鋪于案板,在一側放入魚肉條1根、臘腸絲2根、韭黃段2根、蟲草花1根,卷起包好,每份菜大約需要20個腸粉魚肉包。
5.將除去凈肉的魚身平鋪入盤中,淋入提前調好的豉汁55克,入蒸箱蒸3分鐘,取出將卷好的腸粉魚肉包擺入兩側,表面淋豉汁25克,放入蒸箱繼續蒸3分鐘,取出點綴汆熟的菜心4棵,撒入蔥花,上桌即成。
制作圖示:
1.魚肉改刀成條,加鹽、味精抓勻腌制5分鐘。
2.腸粉切段,在案板上平鋪展開。
3.將魚肉條、臘腸絲、韭黃段、蟲草花擺入一側。
4.卷起包緊制成腸粉魚肉包,每份菜需要20個。
豉汁:
1.排骨醬、海鮮醬、叉燒醬、豆瓣醬、陽江豆豉各1千克下入盆中攪拌均勻。
2.蒜蓉、干蔥粒、姜米各500克下入五成熱油中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干。
3.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炸過的蒜蓉、干蔥粒、姜米翻炒出香,然后將拌勻的豆豉醬下入鍋中,慢火炒香,沖入醬湯1千克(魚骨下鍋煎香,沖入開水,加入鮮蝦一同熬成鮮味十足的底湯,再下生抽、美極鮮味汁調味,制成顏色深紅、口味略咸的醬湯,打渣即成)稍作稀釋,可加少許鹽、味精、雞粉補味,燒開后繼續熬5分鐘至出香,關火晾涼即成。
椰汁炭芋煮臘味
制作人:
利永周
炭步芋頭產于廣州花都區炭步鎮文崗村,曾為朝廷貢品,松化可口、香氣撲鼻。真正的炭步芋頭淀粉含量極高、水分特少,因此放入清水中能漂起來,這也正是辨別真假“炭芋”的方法之一。此菜選用炭步芋頭搭配臘肉丁一同煮制,成菜質地微稠、口味醇香,是廣東人特別喜愛的一道傳統旺菜。
制作流程:
1.自制臘肉、臘腸蒸熟后切成小方塊。鍋下底油燒熱,放入臘肉、臘腸丁煸炒出油,撈出備用。
2.炭步芋頭去皮改成小方塊,入四成熱油炸至表皮變硬,撈出瀝油待用。
3.砂鍋內加入高湯500克,調入椰汁50克、鹽6克、白糖4克,放入炒好的臘肉丁、臘腸丁共80克、炭步芋頭塊300克大火煮沸,至芋頭析出部分淀粉、湯汁變得微稠,撒香蔥末即可上桌。
制作關鍵:
1.臘味需先煸炒出香,同時去掉部分油脂,以免成菜太膩。
2.芋頭需提前拉油至定型,否則煮后容易破碎。
紫蘇煎雞蛋豆腐
制作:楊林
此菜由傳統川菜中的家常豆腐改良而來,首先,用雞蛋豆腐代替普通豆腐,嫩滑鮮香,入口即化;其次,去掉了豆瓣醬等傳統調料,加入紫蘇葉、杭椒為豆腐增鮮,并調入南瓜蓉,成菜色澤金黃、鮮辣清香。
制作流程:
1、雞蛋豆腐400克切成骨牌塊,入五成熱油中炸至表面金黃,撈出備用。
2、鍋下菜籽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五花肉片50克煸熟,加炸蒜子20克翻勻,倒入鮮湯300克、南瓜蓉50克,下炸好的豆腐大火燒1分鐘,調入鹽、味精、胡椒粉、雞汁各5克繼續燒2分鐘,放入紫蘇葉5片、杭椒圈15克,燒沸即可出鍋。
制作關鍵:
紫蘇和杭椒需最后入鍋,同燒十幾秒即可,否則會失去兩種輔料的清香味。
砂鍋酸菜魚
砂鍋酸菜魚是酸菜魚的升級產品,從選料、口味、包裝進行了改良,帶來新的銷售熱潮。
初加工:
1、魚肚檔600克,骨、肉分離,魚骨切段;魚肉片大片,沖水洗凈,用干凈毛巾吸干水分,加鹽、味精各3克,白胡椒粉2克,蛋清1個拌勻,加適量生粉拌勻。
2、老壇酸菜取梗100克切片;粉絲發好,取50克入盤內墊底。
熟處理:
1、鍋內入熟雞油50克燒熱,下入酸菜梗、泡仔姜30克、泡小米辣15克、黃燈籠椒20克、魚骨炒1分鐘,加豬骨湯750克燒開,下入雞精5克、白醋10克調味,下入魚片煮熟,起鍋倒入容器內。
2、另起鍋下入熟雞油25克燒熱,下入干辣椒段15克炸香,倒在魚上,撒菊花瓣3克即可。
制作關鍵:
1、只買魚肚檔
此菜選用生長時間在255天以上、重量在8斤以上的千島湖花鰱魚,魚肉綠色新鮮,而且只選用魚肚檔部分,魚肉厚味道鮮,減少浪費。此魚肉比較嫩,上漿的時候要輕輕抓,否則魚肉易碎。
2、酸菜只用梗
之前的做法,酸菜主要用葉子,煮出來口感是軟的,湯色有點發黑。此菜只用酸菜梗,且只簡單炒幾下,口感脆爽。酸菜注意一定要買壇裝的四川酸菜。
另外一種調料是泡椒,一定要用泡小米辣,泡野山椒略帶甜味,會影響口味。
3、吃完魚,湯泡飯
此菜口味酸辣爽口,吃完三口就會發汗,讓人渾身舒服。加上帶火慢燉,等魚皮吃完,湯汁會收得更加濃稠,點此菜可以建議客人吃完后,用湯泡米飯,口味更佳。
薄荷牛柳香豆腐
原料:
牛柳200克,香豆腐150克,干辣椒節、芽菜各5克,薄荷葉切碎1克。
調料:
姜蔥汁、料酒、鹽、蠔油、濕生粉、雞粉、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1、把牛柳切成0.5厘米見方的條,加姜蔥汁、料酒、鹽、蠔油、濕生粉拌勻,腌漬2小時待用。2、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投入牛柳炸至外硬內嫩,撈出瀝油。
3、香豆腐下鍋,也炸至外表脆硬,撈出瀝油。4、鍋留底油,投入芽菜、干辣椒節先炒香,再下炸好的牛柳和香豆腐,翻炒的同時加入雞粉、香油、花椒油,撒入薄荷葉碎炒勻,出鍋裝盤即可。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