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張秋盈歐陽婷沖啊,尾款人!隨著當紅主播李佳琦一聲“召喚”,今年的“雙十一”買買買熱潮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據購物平臺“淘寶”相關榜單顯示,自11月1日開啟“購物狂歡季”后,他們賣得最好的產品依舊是美妝,在“雙十一”天貓商家預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秋盈 歐陽婷
沖啊,尾款人!隨著當紅主播李佳琦一聲“召喚”,今年的“雙十一”買買買熱潮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據購物平臺“淘寶”相關榜單顯示,自11月1日開啟“購物狂歡季”后,他們賣得最好的產品依舊是美妝,在“雙十一”天貓商家預售榜單Top 20中,美妝品牌占得15席。
徜徉在精致的護膚品、化妝品海洋,也許女孩們不會想到,這些美妝產品有不少是自泥土生長而出的“美麗分枝”,它們不僅妝點了女孩的面容,也點亮了廣袤鄉野農民的笑容。
迷迭香精油、油茶洗發水、茯苓面膜……這些來自田間地頭的農產品,通過靠譜的技術加工,搖身一變成為純天然的美妝產品,不僅身價倍增,也為農民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美麗力量”。
樹上淌出“神仙水”
湖南是“中國油茶第一省”,油茶林面積、產量、產值、科技水平四項指標目前均居全國第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油茶不僅能做成供食用的茶油,還是一些國際護膚品牌的原材料。
“一開始做護膚品,其實就是想讓茶油更值錢一些。”湖南茶本科技集團董事長周奇志在跟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說起自己用茶油做護膚品的初衷時坦言,自2008年起,她就和當地合作社合作,在瀏陽市建立起了油茶基地,但她發現,由于油茶生長周期長、茶油利潤低,導致愿意種油茶樹的人越來越少。
“小時候,如果遇見小孩屁股發紅、發癢,村里的老人總會給他抹點茶油,不用多久,孩子的‘紅屁股’就好了。”周奇志就此看到了茶油的護膚功效,便開始琢磨,是不是可以用茶油來做護膚品?
按照這個思路,她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究出了“油脂納米化”技術,將茶油的分子團粒徑縮小到原來的1/50,相當于頭發絲的1‰,大大提高了茶油的吸收效果以及清爽特性。憑借這一技術,公司生產的茶油成了不少國際護膚品牌的原料,原來100元一斤的茶油升值到300~500元一斤,農民種植油茶樹的積極性又回來了。
“既然茶油可以成為護膚品的原料,那為什么不干脆自己生產呢?”周奇志說干就干,山茶皂、山茶精油、山茶面膜和山茶水乳套裝等護膚產品被相繼開發出來。“使用富含優質山茶油的護膚品,可以讓皮膚保持水油平衡,同時茶油的小分子可以鎖住水分,保持皮膚水嫩,是源自湖南本土的‘神仙水’。”周奇志自豪地說。
瀏陽的茶油能擦臉,而遠在湘西十八洞村的茶油則有另一種“玩法”。“油茶果含有的茶皂素去污力很強,是一種很好的清潔劑。”湖南十八洞村潤農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品牌人員楊麗說,他們利用在十八洞村種植的30萬畝油茶林衍生出了茶油以及洗發水、沐浴露、護手霜等產品。
“尤其是護手霜,市場反響特別好。”楊麗說,作為一種嘗試,公司目前的油茶護膚品規模并不大,但這片“美麗前景”,他們都非常看好。
土里長出“前男友面膜”
“我今年45歲,有時間就給自己敷一片安化黃精做的面膜,現在我的皮膚很好。”說這話的,是華廈子懿農業集團董事長譚誠。
益陽市安化縣歷來被稱為“湘中藥庫”,藥用植物“黃精”更是當地中藥材代表。譚誠是土生土長的安化人,父親又是一名老中醫,有20多年的黃精種植經驗。經過實驗,譚誠發現,安化黃精的黃精多糖含量普遍達到了10~15%,最高達22%,而黃精多糖的一個顯著作用就是抗氧化。
“現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又容易讓皮膚表層形成黃斑和雀斑。”譚誠說,黃精面膜不僅美白,還能減少藍光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因為效果不錯,譚誠也戲稱這款面膜為“前男友面膜”——這是網友對能夠在15分鐘內幫助皮膚煥然一新的好面膜的統稱,因為能變得很好看,所以也叫“氣死前男友面膜”。
黃精面膜的誕生讓公司對黃精種植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在向合作社、農戶收購黃精的同時,他們還預備在安化縣江南鎮和馬路口鎮開發146.3畝黃精幼苗培育基地和3000畝黃精種植基地,目前已經開發了20畝幼苗培育基地,為當地增加了30多個工作崗位。
“我們還參加了今年的‘雙十一’,希望這款土里長出的面膜也能成為女性喜愛的爆款。”譚誠滿是期待地說。
除了黃精,同樣自土里長出的絕佳面膜原料還有靖州茯苓。懷化市靖州縣被譽為“茯苓之鄉”,擁有全國最大的茯苓交易專業市場,每年集散茯苓7.8萬噸,占全國總量的70%。早在2014年,靖州茯苓就獲得了農業部正式批準的“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大的產業規模背景,所以我們更需要創新,讓靖州茯苓的品牌不僅在中醫藥行業有影響,也能在大健康、美妝護膚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湖南補天藥業品牌負責人張雙雙表示,根據茯苓的美白特性,他們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款以茯苓提取物為元素的面膜。
“雖然還在探索階段,但茯苓護膚品的銷售規模已經超過了茯苓保健品,這個思路也有可能讓靖州茯苓走得更遠。”張雙雙說,目前,該企業在靖州建立了2000畝示范基地,帶動并推廣周邊地區茯苓規范化種植6萬多畝,有力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
留守婦女的“芳香事業”
“過去,我們就是粗加工,取迷迭香的干葉做成食品香料出口。”談起跨界做美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迷迭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慧笑著表示,這確實是大膽嘗試。
迷迭香,原本是一種在歐洲地區被廣泛應用于餐飲的香料,植物特性是耐寒忌水。湘西山區多為砂性土壤,蓄水力弱、養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卻尤其適合種植迷迭香。
由于國內種植迷迭香的地區并不多,陳慧和她的團隊不愁銷量,只是產業模式很簡單——收購農民種植的迷迭香,然后粗加工,并直接出口。
但2010年的一次歐洲農博會之行,讓陳慧產生了一個冒險的想法。她看到,迷迭香也可以做成精油、純露、香皂,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更重要是,制作迷迭香純露用到的是迷迭香的枝干——而這一部分在他們過去的生產過程中是被廢棄的。
“也就是說,原本5斤迷迭香只能產出1斤干葉,但如果增加護膚品生產線,它的枝干就可以用來提純做純露、精油。5斤迷迭香可以產出1斤干葉和5斤純露,利用率達到100%。” 該公司生產總監黃濤說,一年多后,他們的第一瓶迷迭香純露走下生產線,包裝上是一個美麗的苗族少女。
護膚品的登場,直接擴大了迷迭香的種植需求。在湘西吉首縣、鳳凰縣的8個鄉鎮,他們一共種植了15000多畝迷迭香。種植戶都是當地的留守婦女和老人,一共解決14000多人的就業問題。陳慧說,他們還打算在鳳凰縣禾庫鎮打造一個3000多畝的迷迭香谷,既是種植區,也是工業原料區,還能打造成景區,實現三產融合,外出的青壯年勞動力也能回家上班。
飛舞的“斬男色”
“這是一款歷經700次失敗的蜂蜜唇膏。”回憶起自家“土貨美妝”的誕生歷程,張家界蜂傳萬里農業科研有限公司創始人覃政蘭仍然“心有余悸”。
“70后”覃政蘭出生于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一個窮苦家庭,是蜜蜂供給著一家人的吃穿。小學輟學后,覃政蘭外出工作,但因為一次事故導致了身體殘疾。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在參加市里的養蜂培訓班后,從父親手里接過了蜂箱,開始了創業。
2010年,覃政蘭聯合附近4個鄉鎮的22名殘疾人成立了養蜂合作社。隨著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他發現,蜂蜜漸漸地“賣不出好價錢”。看著身后的殘疾人隊伍,他知道,必須要尋求新的出路了。
通過翻閱書籍,覃政蘭得知蜂蜜可以用來做口紅或者唇膏,但他并不知道各個材料的具體配比。通過四處拜訪專家團隊和不斷研發,前后失敗了700多次,一款由蜂蜜做成的口紅終于誕生,并成功拿到了化妝品合格證書。覃政蘭趕潮流,給它命名為“斬男色”。
他算了一筆賬,一斤蜂蜜只能賣120元,但卻可以做成1000支口紅,每只45元,利潤提高了300多倍。很快,她將口紅和唇膏投入生產,成立了“張家界蜂傳萬里農業科研有限公司”,建立了350平方米的廠房,公司覆蓋全縣14個鄉鎮,吸收156戶養蜂戶加盟,為52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其中有26人是殘疾人,18人是貧困人口。
“我們生產的唇膏不僅滋潤,因為是蜂蜜,吃了都沒問題。”覃政蘭自豪地說,“雙十一”期間,她注冊了淘寶直播賬號,參與各類線上活動。“我們雖然不是大牌,但以后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回頭客。”對于“土貨美妝”的未來,覃政蘭很自信。
編輯:小葵
陳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