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十月中下旬蛋雞價格快速上漲,從每斤3.8元左右上漲直至突破5元大關;豬肉行情出現多日連續跳漲,從每斤6元左右漲到8元左右,月末開啟了一周多的小幅震蕩后,十一月中旬又出現快速反彈,有一舉“破九沖十”的趨勢;雞價也呈現出持續穩健上漲態勢,多地中
十月中下旬蛋雞價格快速上漲,從每斤3.8元左右上漲直至突破5元大關;豬肉行情出現多日連續跳漲,從每斤6元左右漲到8元左右,月末開啟了一周多的小幅震蕩后,十一月中旬又出現快速反彈,有一舉“破九沖十”的趨勢;雞價也呈現出持續穩健上漲態勢,多地中速三黃雞的行情從每斤6.2元左右上漲直至突破每斤8元。與此同時,全價飼料行情也因玉米和豆粕價格上漲、工業拉閘限電、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觸發了三輪上漲。目前對于普通養殖戶而言,除了蛋雞養殖有盈利外,生豬和多個三黃雞品系的養殖基本上都只能維持微利或保本狀態。今天為大家分析下關于近期市場突變和三黃雞的后市走向。
圖片來自網絡
一、2019~2021年豬周期的起伏和變局
2019年第二季度伊始,非洲豬瘟從西南地區往南方地區蔓延,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最終非洲豬瘟在全國多地肆虐。直至2019年8月中下旬疫情由集中爆發的局勢逐步演變為分散發病的情況,疫情情況有所緩解。疫情爆發初期養殖拋售導致生豬存欄量迅速下降,在非洲豬瘟流行的地區很多養殖戶“談豬色變”,補欄非常謹慎,大大縮短了豬價下跌見底反彈的時間。此次疫情對生豬養殖行業產生了長遠影響,風險抵御能力差的散戶紛紛被迫離場,大型龍頭企業成本和風險控制能力也較強,借機快速擴展,使國內養殖業產能集中度顯著提升。由于前期豬價深跌加快產能去化導致缺肉局面逐漸形成,生豬行情快速反轉,至10月中下旬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突破37元/公斤,達到本輪豬周期的至高點,一頭生豬的利潤甚至可以超過2000元。豬價在30元/公斤以上的價格持續數月的高位震蕩,讓雞蛋、禽肉也都在利好行情下“雨露均沾”。
2020年春節在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雙重防控要求下,生豬的調運和屠宰受到很大影響,豬肉價格在節后兩周左右的時間內就跳漲到2019年豬周期高點附近,但隨著2020年第一、二季度生豬和活禽存欄量持續猛增,疫情期間壓欄生豬和毛雞大量出欄、國家儲備肉投放,最大程度地加快了肉類供應速度,當時餐飲行業、學校復課、工廠復工等依舊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豬肉雞肉供應過剩,生豬和活禽的出欄行情均出現斷崖式下跌。直至2020年第二季度下旬,全國生豬和禽類價格跌幅超過30%。
2020年5月下旬,豬價呈現第一輪小周期見底后出現小幅反彈,至7月中旬逼近節后高點。但飼料原料價格出現持續拉升行情,養殖成本顯著增加,而國內生豬和活禽的產能依舊過剩,進口肉類到港量不降反升,生豬和活禽的出欄行情幾乎同處于盈利線下方呈現低位震蕩,飼料價格卻連連上漲,養殖戶虧損加劇,叫苦不迭。
2021年10月初,生豬出欄價在每斤5.2元左右的歷史冰點位置見底,臨近十月中旬出現反彈跡象,各地方政府進行新一輪的收儲、冷凍肉類進口到港略有收緊、國慶假期增加了肉類存量消耗,初冬時節肉類作為高能食物消費顯著上升,春節前期西南和南方地區腌臘肉、灌香腸等需求消費呈顯著增長,以上多種因素的疊加觸發豬價出現了一輪上漲周期,同時也拉動了家禽和雞蛋的行情持續上漲。
二、東北初冬便遭遇雪災,對養殖業有多大影響?
眾所周知,我國對畜禽養殖場所的環境評估標準、養殖場地審批和圈舍搭建等管理越來越嚴苛,絕大多數地區都禁止養殖圈舍土地硬化和磚混結構搭建,在北方地區多數只能采用配有保溫層的大棚進行養殖,這樣的養殖場地和施工標準作為臨時農業設施用地向當地有關部門申報更容易獲得通過。并且具有施工快速、經濟實用、抗風保暖、便于集約化管理和封閉式養殖等優點。優點眾多,但缺點也明顯,這樣的大棚圈舍棚頂和立柱比磚混、水泥現澆或框架結構的房屋相差甚遠。而養殖大棚或簡易彩鋼棚是北方地區養殖場采用的最為廣泛的搭建模式。今年11月初,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受到強冷空氣影響,出現大范圍的暴雪天氣,并且部分地區的大雪持續多日。據新聞報道,這輪暴雪堪稱70年未遇,極端暴雪天氣導致華北和東北地區超20億只家禽受災,僅遼寧地區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全省的受災養殖場(戶)超過1.16萬戶,倒塌的畜禽圈舍及附屬設施面積超670萬平方米,因雪災死亡畜禽超640萬頭(只),其中多數以禽類死亡為主,直接經濟損失超17億元。恰逢遼寧、黑龍江等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大雪天氣和疫情嚴峻地區的封鎖,導致當地飼料運輸和流通受阻。雖然疫區有關部門得知情況后積極妥善協調處理,為養殖場飼料運輸開辟綠色通道,打通內外部運輸通道以確保飼料正常流通和運輸,盡可能降低當地養殖業的損失,但受暴雪天氣影響大量玉米被困產地,短時間內很難恢復正常運力,飼料加工行業或將受到一定影響,成為助推飼料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中快速三黃雞接下來的行情會是怎樣?
華北、東北地區如河北、黑龍江、遼寧等省的畜牧行業災情和新冠疫情都較為嚴峻,雨雪天氣對交通運力和飼料價格造成較大影響。據多項數據表明,生豬存欄在2021年第四季度上中旬并未深度產能去化,雖然生豬價格快速反彈至每斤9元左右,后市依舊看漲,但當前產能會降低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的空間。持續三個季度的行情虧損,讓養殖戶和龍頭企業都損傷嚴重,肉雞總體存欄量較往年同期下降較為明顯。同時,按照慣例和各地方政府發布的相關政策不難看出,多地活禽交易市場在四季度末前后陸續停止交易,這也會對以活禽交易為主的三黃雞市場影響較大,無疑會增加養殖戶對冬季出欄狀況的擔憂。中快速三黃雞在全國很多地區均有養殖,而以西南、華南、西北和華東地區存欄最大,面臨連續三個季度的虧損和對冬季高成本高疫病風險的多重壓力下,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下旬和第四季度初散戶嚴重縮量、龍頭公司穩量為主的狀態下,第四季度下旬的總體存欄量將處于歷史低水平,而隨著豬肉價格的反彈,家禽產品消費并不會出現嚴重萎縮,近幾年三黃雞冷鏈銷售模式日趨成熟,消費者也開始適應和接受冷鮮雞,所以我們判斷第四季度中快速三黃雞出欄出現高風險的概率不大。在很多大的突發狀況頻發的冬季,不排除有各種“神助攻”因素導致畜禽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如氣象災害、冬運會對養殖業環保大整治或其他重大的新疫情等。即便如此,在養殖高成本高發病率的冬季,年底能否出現一波賺錢的好行情,眾說紛紜!關于中快速三黃雞年底的行情走勢大家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養雞行業動態和市場預估分析,關注頭條號【農家營】!
金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