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12日至1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南昌大學舉行。浙江大學共獲10個金獎,其中主賽道金獎6項、紅旅賽道金獎1項、國際賽道金獎3項,金獎數創歷史新高!“GoPrint——多功能智能打印機先行者”斬獲總決賽季軍,
10月12日至1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南昌大學舉行。浙江大學共獲10個金獎,其中主賽道金獎6項、紅旅賽道金獎1項、國際賽道金獎3項,金獎數創歷史新高!“GoPrint——多功能智能打印機先行者”斬獲總決賽季軍,也是全國唯一闖入冠軍爭奪賽的本科生項目,獲本科生創意組三強排位賽最高分,為本科生組第一。浙江大學推薦的國際賽道項目“非夕科技——新一代自適應機器人定義者”同樣斬獲總決賽季軍,獲國際賽道最高分,為國際賽道第一。“文物方舟——科技賦能 文物數字化保護領軍者”項目成果在創新創業展上進行展示,得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的認可與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4個項目獲得高校主賽道小組第一!浙江大學金獎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同時還斬獲了高校先進集體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先進集體獎。管理學院學生錢文鑫榮獲2021年度“創新創業英才獎”。
獲獎團隊項目介紹
季軍項目
GoPrint——多功能智能打印機先行者
項目負責人:陳天潤
推薦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劉景江、歐陽潤清、任帥、徐仁軍、任立娣
參賽組別:本科生創意組
GoPrint是本科生主導的創業項目,發揮用戶的創意實現,提供打印機讓用戶的想法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本項目是真實的本科生創業項目,項目創始人陳天潤是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本科生,項目所屬魔芯(湖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2021年6月成立以來快速發展,經歷了兩輪融資,與各大銷售渠道建立合作。陳天潤同學也曾受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浙江新聞等媒體的報道,關鍵詞包括“創新”、“炫酷”、“寢室里的發明”。
非夕科技——新一代自適應機器人定義者
項目負責人:王世全
推薦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金娟霞、項淑芳、吳維東
參賽組別:國際賽道成長組
Flexiv(非夕)是一家全球技術領先的AI機器人公司,專注于研發、生產集高精度力控、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于一體的通用智能機器人產品。非夕于2016年成立,在世界范圍內首次提出自適應機器人概念并將其實現產品化,核心創始團隊來自斯坦福大學,并已形成包括美國、新加坡、中國在內的國際化布局,其產品已服務于多家全球500強企業。截至目前,非夕已完成由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的融資,累計額度超過1.5億美金。
主賽道金獎項目
狄賽生物科技——全球免疫再生修復領跑者
項目負責人:林賢豐
推薦學院:醫學院
指導老師:范順武、吳維東、陳周聞
參賽組別:師生共創組
狄賽生物科技團隊以浙大醫學院骨科學博士林賢豐為主,聚集了來自臨床醫學、生命科學、金融學等多個專業背景的成員。項目基于脫細胞技術成功研發骨、肌肉、肌腱等系列ECM產品,并在國際上率先制備ECM凝膠產品,首度提出“免疫調控智能化”。團隊現擁有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已授權10項),3項PCT國際專利,同時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資助。項目已獲得浙商創投等社會資本數千萬元投資,產品已啟動臨床實驗。
纖覺智能——基于微納光纖的新一代超靈敏傳感器引領者
項目負責人:潘婧
推薦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張磊、童利民、阮俊華
參賽組別:研究生創意組
纖覺智能團隊誕生于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童利民和張磊教授課題組。立志用微納光纖柔性傳感技術解決機器觸覺,柔性傳感,健康監測等問題。微納光纖傳感器體積小,重量輕,靈敏度高,團隊研制的微納光纖觸覺傳感方案,已應用于脈搏、心率等生理指標檢測,易損果蔬自動化采摘,類人機器人觸覺等場景。目前纖覺團隊獲得了業內專家的認可和推薦,并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有望將微納光纖柔性觸覺傳感器帶向千家萬戶。
智囊生物科技——全球個性化囊泡醫學領航者
項目負責人:顧辰輝
推薦學院:醫學院
指導老師:林賢豐、范順武、吳維東、陳超、陳鵬飛、賈紅蕾、唐睿康、王本
參賽組別:研究生創意組
智囊團隊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骨科研究生顧辰輝為創始人,匯聚來自醫學院、化學系、管理學院和經濟學院的浙大力量,基于智能納米囊泡技術,研發了個性化囊泡療法,致力于囊泡療法產業化。團隊以學生一作發表Science等SCI頂刊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
躍動客體育——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科學施教與規模運營
項目負責人:陳文慧
推薦學院:教育學院
指導老師:任帥
參賽組別:成長組
躍動客深耕于 3-16 歲青少年兒童運動健康領域,目前是浙江省最大的青少年體育教育企業。躍動客提供專業、科學的籃球、足球、中高考體育等多品類培訓,并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布局人機交互戰略,研發智能設備嵌入智慧場館教學。秉承“讓每個孩子至少擁有一項相伴一生的體育運動”的理念,躍動客將教育心理學的內容,融入運動課程,堅持讓體育回歸教育,讓運動塑造性格。
阿螞神護——數字版權全鏈路守護神
項目負責人:林瑞瀟
推薦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指導老師:陳建海、紀守領、李永明、張克俊、張棟梁、董建鋒
參賽組別:本科生創意組
阿螞神護依托于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Incas實驗室,結合世界領先的區塊鏈、AI圖片與視頻檢索比對算法、隱私計算等技術,創新了數字版權存證及聯盟鏈技術,研發了數字版權保護SaaS和交易平臺,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套的數字版權保護與交易方案,主要面向數字版權持有企業、用戶自創作平臺(如阿里、優酷、bilibili、花瓣網等)及個體創作者提供服務,開創的全鏈路版權保護服務受到了業界權威的高度認可,目前已與11家企業簽訂合作意向。
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金獎項目
文物方舟——科技賦能 文物數字化保護領軍者
項目負責人:李敏
推薦學院:藝術與考古學院
指導老師:刁常宇、李志榮、魯東明、許端清、徐海松、王小松、湯菡
參賽組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組
文物方舟項目依托浙江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優勢,以科技考古為主要特色,秉承精準數字化和嚴謹考古相結合的理念,研發了一系列文物數字化相關的設備與軟件,取得多項高水平研究成果,已在須彌山、云岡和龍門等地實現石窟寺的等比例3D打印復制,制作出世界上首個可移動的3D打印石窟,項目成果多次被央視等各大媒體平臺報道。2020年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江大學成為其中承擔責任的三所高校之一。
國際賽道金獎項目
巨印科技——突破Micro LED顯示瓶頸的巨量微轉移技術引領者
項目負責人:令狐昌鴻
推薦學院:航空航天學院
指導老師:宋吉舟、K Jimmy Hsia (NTU)、王成軍、羅鴻羽、李城隆
參賽組別:國際賽道創意組
巨印科技團隊立志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效率、低成本國產Micro LED巨量微轉移設備制造商。巨印科技團隊基于仿生原理,提出了一種新型巨量微轉移方法。團隊擁有專利12項,發表論文11篇,專著1章;團隊成果被TechXplore、新華社等百余家國內外媒體報道,并得到權威專家的認可和推薦。目前已與多家上市公司合作,并獲得了初步投資意向。
風過無痕——無水電自清潔男士小便斗
項目負責人:霍嘉熹
推薦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沈遠
參賽組別:國際賽道創意組
風過無痕Trace-Free團隊首創無水電自清潔男士小便斗,團隊引進國際先進設計理念,采用殺菌超疏水曲面、自重蓄能閃沖等方案,成功研制Trace-Free無水電自清潔男士小便斗。三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無水無電無異味:超疏水表面使大部分液滴滾入特制下水;自重蓄能閃沖裝置吹落殘留大液滴;納米銀涂層作用于微小液滴實現滅菌除味。來時攜風帶雨,去了風過無痕,Trace-Free團隊,致力于打造領先的無水電自清潔男士小便斗。
創新創業英才獎獲得者
錢文鑫,華盛科技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三驅科技(杭州)有限公司CEO,碩士畢業于浙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現就讀于浙江大學管理學院。2018年獲得浙大雙創杯創青春總決賽金獎,2020年獲得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榮獲浙江大學創新創業先鋒稱號。錢文鑫立志于提高科研效率、加強科研協作,華盛科技立足實驗室,提供從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到智能化物聯網的構建,再到科學家社區和產學研轉化的相關服務。作為國內實驗室行業首個掛牌新三板的公司,華盛科技擁有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國內首個實驗室的產業園、首個以科學家服務的學者基金、首個智慧共享實驗室的省級研發中心、首個以區塊鏈為技術核心的科學家社交平臺。公司目前擁有近3萬家實驗室客戶、1.6萬名科學家的網絡社區、300余項專利技術、12項專業資質認證。
結語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已成功舉辦七屆,本屆大賽聚焦建黨百年的特殊時點、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戰略起點、第一次在革命老區辦賽的特殊地點三個時空背景進行整體策劃,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圍繞“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的辦賽目標,主動融入全球創新創業浪潮,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參與,共有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4347所院校、228萬余個項目、956萬余人次報名參賽,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和麻省等全球百強高校均派出高水平隊伍參賽,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浙江大學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注重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主動探索以創新創業競賽為龍頭、以技術為支撐、以四課堂融合為依托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廣大青年學生開展基于創新驅動、技術支撐的創業實踐,通過制度保障、文化熏陶、平臺搭建和格局打造等多視角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學校深入打造基于創新的創業教育實踐品牌,系統構建了“意識激發、技能培育、項目優化、融資對接和孵化落地”的全鏈條式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體系,學生團隊在國內外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祝賀獲獎團隊和同學!
內容來源:浙江大學團委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陳麗婷
責任編輯:周亦穎
何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