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6月4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命令,對故意殺人犯朱曉東執行了死刑。這朱曉東不可不稱為惡魔,他在殺害妻子后,還偽裝地若無其事,在外界花天酒地。三年多過去,這個惡魔終于得到了懲罰,真可謂大快人心。今天藍星就帶大
2020年6月4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命令,對故意殺人犯朱曉東執行了死刑。
這朱曉東不可不稱為惡魔,他在殺害妻子后,還偽裝地若無其事,在外界花天酒地。三年多過去,這個惡魔終于得到了懲罰,真可謂大快人心。
今天藍星就帶大家來一同了解這件殺妻藏尸案的始末。也是為了給正處在戀愛和婚姻中的戀人和夫妻一個警醒。
01 相戀
朱曉東的妻子名叫楊儷萍,1987她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因為家里拆遷等各種原因,楊儷萍小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外婆一起生活。不過也可能正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讓楊儷萍形成了獨立而又內向的性格。
盡管父母不在身邊,楊儷萍學習依然很認真刻苦。高考時順利地被上海師范大學錄取,畢業后她便在上海的一所重點小學擔任語文老師,每月的工資也有一萬多。是標準的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隨著時光悄然而逝,楊儷萍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只是她一直十分內向,加上自己職業的原因。她的身邊很少有合適的男性朋友。于是她開始試著去主動參加一些朋友聚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聚會上認識了朱曉東。也許是一見鐘情?也許是上天注定?楊儷萍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男人。
而這兩人,除了同齡之外,再沒有任何的相似之處。楊儷萍是標準的乖乖女形象,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性格內斂。
而朱曉東除了長得帥這一條,好像也沒有什么可以稱道的。要學歷沒學歷,要工作沒工作,很多年前參加過一個選秀節目,但是也因為沒有什么真材實料被很快淘汰。這兩個人如果不是在聚會上偶然相遇,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任何交集。可偏偏造化弄人啊。
楊儷萍的父母和朋友們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女兒會喜歡上這樣一個人。據她的閨蜜說,楊儷萍曾經告訴她,朱曉東和她之前認識的所有人都不一樣,身上有種玩世不恭的“痞氣”,而這種“痞氣”特別吸引她。
這不禁就讓人想起網上的一種說法,稱楊儷萍雖然表現地像一個乖乖女,但是在她的內心中也向往著自由,有著一個叛逆的靈魂。
他們的理由是楊儷萍也喜歡追星,但是她喜歡的這個明星有些與眾不同。他叫Miyavi,中文叫做石原貴雅,是個日本明星,在一支搖滾樂隊中擔任吉他手。
我們且來看看這個“雅”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渾身上下都是各式各樣的紋身,裝扮也十分奇特,與常人有很大的不同。曾經在寒冷的11月里在舞臺上赤裸演出。乖巧的楊儷萍卻喜歡上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明星,確實是有點讓人疑惑。
也許楊儷萍喜歡上朱曉東就是因為,此人外形與氣質都很像自己喜歡的明星“雅”。朱曉東這個人泡夜店、養蝎子當寵物、紋身、吸煙,耍脾氣,這一切都是楊儷萍這么多年來,在身邊的人群中從未見識過的。
這讓楊儷萍感到新奇,也讓她內心里一直以來隱藏壓抑著的那顆叛逆的靈魂得以釋放。
以上這段話,絕對沒有任何受害者有罪論的意思。無論楊儷萍喜歡什么明星,她的內心是否叛逆,這都不是她日后遭遇婚姻不幸的理由。寫這些內容,只是單純地分析他們究竟為什么會結婚。
二人結婚之前,朱曉東曾經登門拜訪過自己未來的岳父岳母。楊儷萍當了多年民警的老父親,一眼就看出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不是什么好人,堅決反對二人的婚姻。只是當時已經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的楊儷萍,用再也不結婚了來要挾,她的父母只能無奈同意。
02 婚后
2016年5月28日是兩人結婚的日子,而朱曉東甚至沒有能力給楊儷萍辦一場像模像樣的婚禮。辦婚禮的錢都是女方出的,婚禮上楊儷萍只是穿著簡陋的衣服,連婚紗都沒有,宴席也只請了6桌的客人。
只是等到結婚后,楊儷萍才發現自己的丈夫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朱曉東簡直是一匹披著羊皮的惡狼,不,應該是惡魔。
結婚時朱曉東不僅沒有一點的積蓄,反而在外面欠了很多的外債。這些楊儷萍也都知道,她可能覺得自己能夠慢慢地感化他,讓朱曉東慢慢走上正軌,二人以后不說多富足,最起碼和諧美滿唄。
可婚后的生活并非如此,朱曉東所貪圖的只不過是楊儷萍的美貌與錢財。他一直十分注重打扮自己的外表,把自己包裝得光鮮亮麗,以此吸引女孩子,楊儷萍就是中了他的套路。楊儷萍為朱曉東付出了一切,可是這朱曉東卻從沒有愛過楊儷萍,
這個朱曉東在結婚后還經常勾搭別的女人,搞出軌。好幾次他與其他女人行茍且之事,都被楊儷萍捉奸在床。每一次被發現,朱曉東都會痛哭流涕,像楊儷萍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再犯。善良還有些天真的楊儷萍每次都選擇了原諒他。
曾經有一次他被楊儷萍發現出軌后,還寫下了一篇保證書。
這保證書寫得簡直是混蛋啊,什么叫他再和別的女人聯系,他就和楊儷萍一起自殺,這簡直就是人渣、惡魔。
就算是這樣,面對一個終日好吃懶作,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和其他女人廝混在一起的男人。楊儷萍還在外人面前盡力地維護著這段悲慘的婚姻,給人營造出一種夫妻和睦的假象。
只是每天都要忍受這樣的痛苦,還得在他人面前盡力表演,這樣的日子楊儷萍又能忍受多久呢?終于有一天,忍無可忍的楊儷萍向朱曉東提出了離婚。
而這是朱曉東所萬萬不能接受的,因為一直以來朱曉東都沒有工作,自然也就沒有任何收入,反而還欠了不少外債。他的一切花銷都要依靠楊儷萍,如果沒有楊儷萍,他的生活也就完了。
他原以為自己只要像前幾次一樣,哄一哄楊儷萍,她就會回心轉意。可沒想到,這一次楊儷萍是認真的,她是鐵了心的要和朱曉東離婚。這種地獄般的日子,楊儷萍一天也不想過了。
只是楊儷萍沒能等來離婚的那一天,在看到楊儷萍想要離婚的決心后。朱曉東對自己妻子的恨意是一天比一天濃,他已經離不開楊儷萍,如果她非走不可,那還不如毀掉她,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的心中滋生。
03 謀殺
2016年10月17日,二人結婚還不到5個月,這天上午,楊儷萍與朱曉東因為生活中的一點瑣事發生了爭吵。朱曉東終于不再隱藏自己,蓄謀已久的他用雙手狠狠地掐住楊儷萍的脖子,直到她不再動彈才松開了自己的雙手,這個惡魔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
殺了人之后的朱曉東,心里沒有害怕,沒有后悔。他想的是如何隱瞞自己的殺人行徑,喪心病狂的他把妻子藏尸在了冰柜里。
而在殺妻之后,朱曉東還一直花天酒地,在外面逍遙。因為楊儷萍的社交圈子很簡單,他利用妻子的手機向外界營造了她還一直活著的假象。他還轉走了妻子支付寶上的3萬多元,還用信用卡透支10多萬元,全部都被他拿來吃喝玩樂,揮霍一空。甚至還曾拿著妻子的身份證與異性開房。
終于在105天之后,朱曉東的編造的謊言終于是破碎了,這天是楊儷萍父親的六十大壽,楊儷萍就算有再多的理由,這一天總該回來看看父親吧。
在楊儷萍父親的一再追問之下,眼看瞞不住的朱曉東終于選擇了向警方自首,交代了自己殺害了妻子的事實。楊儷萍的父母在這樣一個日子里,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難以想象兩位老人內心遭受的打擊是多么巨大。
而當警察到達楊儷萍家打開冰柜之后,眼前殘忍的畫面震驚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在溫度被設置到最低的冰柜中,呆了105天的楊儷萍的尸體,全身的皮膚都已經被凍壞,身體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紫色。法醫面對這樣的情況,連具體的死亡時間都無法確定。
04 審判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朱曉東殺妻藏尸案,被告人朱曉東被訴故意殺人。
一系列證據證明朱曉東的殺妻絕對是早有預謀,而非情緒激動過失殺人。
2016年9月一天的凌晨兩點,朱曉東用父親的賬號買了兩本書,《死亡哲學》和《死亡解剖臺》。朱曉東還說這書是楊儷萍要求買的,他自己對于讀書不感興趣。可是楊儷萍一個小學教師,平日里又那么善良,怎么會買這種書。
再就是朱曉東購買冰柜的事情,二人住的房子本就是一室一廳,房間面積本來就不大,加上房間已經有一個冰箱,完全沒有必要買一個占地方的大冰柜。而朱曉東對此的解釋是,他養了許多蜥蜴與蛇,需要一個大冰柜冷凍飼料。
最后一點就是朱曉東在9月時還慫恿妻子辭職,這樣一來即使楊儷萍日后長時間消失,也不會引起周圍人的懷疑。
朱曉東的這一系列行為,都在說明這是一個早有預謀的謀殺。
2018年8月23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朱曉東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朱曉東當庭提出上訴。
2018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朱曉東故意殺人上訴一案。
二審庭審中,朱曉東上訴辯稱其不是預謀殺人,系自首,請求二審法院對其從輕處罰。而原告方認為朱曉東系預謀殺人,手段極其殘忍,主觀惡性極大,請求二審維持原判。最后法院選擇休庭,擇期宣判。
2019年7月5日,此案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對朱曉東的死刑原判。
2020年6月4日,朱曉東被執行死刑。
這個殘忍的殺妻惡魔終于得到了正義的審判。
而在這從楊儷萍去世到朱曉東最終被執行死刑的3年來,楊儷萍的父母內心是多么的煎熬,沒有人能真正體會到。
女兒去世后,楊儷萍的父親楊敢連哭得右眼都看不清東西了。每次案件開庭時,楊敢連的都要穿上一件印著“殺人償命”四個字的外套。
而楊儷萍的母親洪桂珍在女兒去世的前幾天還曾和女兒通過電話,楊儷萍在通話中和她說想吃火鍋,當時的洪桂珍因為身體不舒服便拒絕了。沒想到這卻成了她內心永遠的遺憾。
朱曉東被執行死刑這天,二老特地來給女兒掃了一次墓,殺害女兒的惡魔終于得到了懲處,如果楊儷萍泉下有知的話,應該也會心安幾分吧。也希望二老以后能夠恢復對生活的希望,擺脫陰霾,面對未來。
婚姻是對人生的一項考驗,幸福的婚姻生活需要夫妻二人的共同呵護,而不是一方一直無底線的包容與忍讓。人生在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為自己而活。
我們選擇婚姻是為了幸福,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婚姻帶給我們的不是幸福與快樂,如果我們在拼命挽回后依然無濟于事,有的時候選擇放棄也是可以的。
婚姻不是必須的選擇,而幸福和健康可以由自己掌握。及時離開也不失為一種智慧的抉擇。
何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