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春秋,都是應屆畢業生涌向市場的時候,據統計,今年的畢業生人數高達900萬,而市場上的工作崗位又在相應減少,可以看出學生們的就業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面對這種情況,有很多大學生考慮通過考研來提升學歷,或者通過考公避開這種就業壓力,但大多數學
每年春秋,都是應屆畢業生涌向市場的時候,據統計,今年的畢業生人數高達900萬,而市場上的工作崗位又在相應減少,可以看出學生們的就業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
面對這種情況,有很多大學生考慮通過考研來提升學歷,或者通過考公避開這種就業壓力,但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了直接找工作。
00后們也即將沖向市場,開始和90、80后共同競爭,在還沒有經過社會毒打的00后眼中,大家普遍認為自己的學歷高、學校好,工作能力高,福利待遇就一定要更多。
00后的期望薪資能有多高?最低直接六位數起步
每年發布城市平均工資時,都會受到大家的熱議,很多人表示,自己拖了后腿,而普遍員工的薪資水平在3000~6000元,有些職位甚至更低。
對于00后來說,這樣的薪資水平,明顯不能滿足大家的生活需求,00后對于薪資的美妙“幻想”有多離譜,大家看完就知道了。
大多數00畢業生表示,根據各地的生活水平不同,月薪最少要6000,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正常的生活,這個工資標準,很多八零九零后都表示:打擾了。”要知道有很多80、90后的工資都沒有到6000,不得不說00后的志向還是很遠大的。
而有一些畢業學校較好、成績較好的00后則表示,希望自己的工資最少要過萬元,相信很多80后都還沒有到過這個數額。
零零后作為新生一代,他們的期望薪資現實嗎?
80、90后都紛紛表示,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多數學生的工資都是3000左右,之后憑借一步步地努力,有可能會做到主管級別,再有一些獎勵,每月可能會到5000,但是一個月上萬的工資,作為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還是太難了。
00后們則表示,自己每個月吃喝的花銷,可能都要超過3000,這個工資根本不夠用,但作為工作過一段時間的90后畢業生,紛紛表示在面試時,公司更看重的還是學生的能力,并不是想要多少錢就可以,還是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衡量工資多少。
如今大學生已經逐漸在貶值,原因是什么?
*對未來盲目樂觀,不了解現實情況
學生需要經過非常殘酷的高考之后,才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但成為大學生之后,很多人便慢慢地就放松了自已,上課時不認真聽,課后也沒有認真學習,大家更多的是只要不掛科順利畢業就好。這類現象簡直是大學里的常態,大多數學生都不能給自己規劃方向性的未來。
學生們認為,憑借著自己學到的這些知識,在畢業時也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殊不知在市場上,有同專業的畢業生,已經工作了幾年,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同專業也有學歷更高的學生同時畢業,這就導致大家在找工作時,競爭其實很激烈,情況也并不樂觀。
*好高騖遠,被網絡營銷所欺騙
由于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很多學生在各類平臺經常看到學會各種技能,月薪輕松上萬之類的宣傳,從而對自己有盲目的信心,認為自己已經學了這么久,工資肯定能夠更高。
其實不然,雖然各位大學生都是經過幾年的專業培養,但找工作時不一定符合公司的各項標準,很多學生認為自己是名校畢業生,找工作時盲目樂觀,好高騖遠,不想從基層做起,這就容易使學生丟掉很多不錯的機會,也會使學生慢慢地喪失找工作的信心。
*學歷高,但能力卻并不高
對于有些大學生來說,在大學期間學到更多的是基礎理論知識,看起來學歷很高,但實際動作能力又相對相差,因此同學們在大學期間,一定要注意完善自己的實踐能力,通過兼職或是其它的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自己的整體能力。
大學生想要有好的發展,需要這樣做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是個很好的事情,但也要充分認識自己,不要對工作崗位挑三揀四,否則短期內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同時學生在大學時,要盡量遠離不愛學習的同學,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去圖書館看書,豐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識,同時盡量多考一些可以增強自己資歷的從業證書,豐富自己的職業技能,對找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結: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大學生還是很受歡迎的,大學畢業就意味著能夠擁有好的工作,只是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在日益增長,企業的招聘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就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情況,大生們只有認清現狀,努力提升自己,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放寬自己的眼界,就算不是名校畢業,也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今日話題:
你認為00后提出的工資標準容易實現嗎?哪些專業會更容易就業?
金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