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老板,你的蠔炸做得實在太好吃了!”只見這位二十歲的男子淚流滿面,而原因則是吃了一口大排檔的炸生蠔!時間是2016年,地點則是云南的文山州。年輕男子的奇怪舉動使大排檔老板也有些手足無措,此前他還從未見過有人因吃飯而落下眼淚。于是老板主動
前言
“老板,你的蠔炸做得實在太好吃了!”只見這位二十歲的男子淚流滿面,而原因則是吃了一口大排檔的炸生蠔!時間是2016年,地點則是云南的文山州。
年輕男子的奇怪舉動使大排檔老板也有些手足無措,此前他還從未見過有人因吃飯而落下眼淚。于是老板主動上去與其攀談,告訴他這不是云南的特色菜,而是一道來自廣東茂名的美味菜肴。
可哪成想,聽了這話的年輕男子情緒更為激動,他立刻表示:
“我以前吃過這道菜,和我家里做的味道一模一樣!”
原來他是因為思念父親而潸然淚下,他沒想到在云南能感受兒時的味道,而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道茂名的特色菜竟能讓他找到失散多年的父親!
那么,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讓我們從故事的開頭說起。上文提到的年輕男子叫做葉鋒強,今年剛滿20歲。但在七歲之前,他卻有著另外一個名字——黎日生。那么,在這背后又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黎日生好端端地怎么就會變成了葉鋒強呢?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廣東茂名市電白區的電城鎮說起,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海洋、礦產資源都得天獨厚。自改革開放以后,電城鎮的風景早已換了一輪又一輪,而在葉鋒強的記憶中電城鎮卻永遠定格,始終是那個風光旖旎的海濱小城。
接下來我們都稱葉鋒強的原名——黎日生。黎日生在電城鎮出生,也在這里長大至七歲。這里的秀美風光、風土人情都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但他唯一沒有記住的就是他的家庭住址。
對于年幼的他來說,記下一座城市或者記下一串復雜的家庭住址毫無意義。黎日生的家庭條件并不寬裕,家中共有三個小孩,黎日生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在他上面還有一對哥哥姐姐。
黎日生的父親黎勝雄是一名電焊工人,在外面的時間多,留在家里的時間少。每天在外辛苦奔波,才能勉強賺足一家人的生活費。而黎日生的母親由于智力障礙,不能出門工作,就在家中做飯、照顧小孩。
但與其說是母親照顧小孩,倒不如說是孩子和母親互相照顧。因為母親特殊的身體原因,所以黎日生和哥哥姐姐從小便提心吊膽,依照父親的囑咐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母親。但好在母親的狀況一直不錯,每天黎勝雄在外工作,母親便做好了晚飯等他回家,夫妻兩人的感情十分融洽。
這樣的日子雖然不夠寬裕,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倒也過得幸福非常。黎日生就在這秀美的小城中一天天長大,小孩子并不懂過多的要求,他已經覺得擁有了全世界,每天的生活讓他十分滿足。
就這樣,黎日生長到了七歲,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但誰都沒有想到,在平靜的生活之下有著暗潮涌動。尋常的一天,哥哥姐姐都已出門上學,而父親也照例去往工作。家中只剩下了年幼的黎日生和有些智障的母親。
今天說是尋常,但也有著一些不平凡的因素,因為今天是黎日生七歲的生日。懷揣著對生日的美好期待,黎日生今天異常興奮,總在房間里蹦蹦跳跳:
“爸爸媽媽今天會給我什么禮物呢?”
此時的黎日生還不知道,他和母親早已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獵物。這一天的天氣不好,淅淅瀝瀝的小雨自早上起便下個不停,但黎日生和母親的心情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中午時候,母親做好了一大桌子菜,而其中便有著黎日生愛吃的“蠔炸”。
就在母親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時,兩個陌生女子走了進來。只見她們神情激動,剛一進門便滿臉堆笑地說:
“哎呀,生日快樂呀黎日生!我們是你的表姨,從小和你媽媽一塊兒長大,今天專程跑來給你過生日。”
這樣的話語讓黎日生半信半疑,父親臨走前囑咐的“照顧好你媽,不要讓她出門”還歷歷在目。于是黎日生仔細地打量起這兩位“表姨”來,兩位“表姨”看著都像四十多歲,而寒暄完以后便一把抱住了自己和母親。
看著這樣親熱的兩位“表姨”,黎日生的戒心漸漸消除了。而兩位“表姨”更是串通一氣、早有打算,徑直便走進了廚房幫著黎日生母親一同收拾。當時的黎日生年僅7歲,而母親又有智力障礙,如何應付得了這樣兩位精明的“親人”呢?
黎日生的母親此時有點茫然,自己對這兩位姐妹好像都沒有印象,但既然客人已至便要招待一番。母親趕忙招呼兩人坐下,沒等父親黎勝雄回來便早早地開了飯。吃飯時兩位“表姨”異常熱情,不停地念叨黎日生母親兒時的趣事,但母親本人卻有些云里霧里。
吃完飯后,兩位“表姨”又主動提出要收拾碗筷,手腳勤快、利索,活像兩個沒有心眼的農家婦女。但黎日生和母親卻沒有注意到,兩位“表姨”在工作時眼底升起的寒光。有時無意間她們對上了眼,便露出一縷非常駭人的微笑,仿佛暗藏殺機的惡狼,仿佛作惡多端的罪犯……
兩位“表嬸”見一切的鋪墊都已完成,便終于開始了她們的計劃。收拾完屋子的兩人笑瞇瞇地對黎日生說:
“今天是你生日,想要什么禮物呀?表嬸買給你。”
此時母親有些不好意思,趕忙替黎日生推辭。
可哪知這一推辭卻激起了千層浪,兩位“表嬸”馬上就不樂意了:“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們這么久不見了,給小孩買點禮物不是正常,況且今天又是他生日。”兩人的話讓母親有些難堪,而見狀兩人又乘勝追擊:
“就算不買禮物,也要帶日生出去轉一轉嘛,姐你看這樣行不。”
兩人的攻勢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勢不可擋,聽了這樣的話,母親只好不情不愿地答應了下來,而黎日生的心里則是樂開了花。就這樣,四個人手牽著手離開了黎家,而黎日生和母親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走便再也不回來了!
四人搭伴兒在街上漫游,起初的路線還很正常,但隨著時間推移,卻漸漸出現了偏差。而這一切都在兩位“表姨”的掌控之中。黎日生的母親意外地發現,四人并沒有朝著商場的方向進發,而是一步步地逼近了公交車站!
果不其然,兩位“表姨”拉著母親和黎日生準備上車。在上車前母親終于察覺了異樣,只見她用力地推著黎日生,嘴里還不住地小聲說:“快走,快走。”
但當時黎日生又怎么能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據他事后回憶,他還以為母親是在叫他趕快上車。
就這樣,在兩位“表姨”的哄騙下,母親和黎日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在不知開往何處的公共大巴上,母親的心情已沉到了谷底,而黎日生卻已在搖搖晃晃中香甜地睡著了。
等到黎日生醒來時,已經躺在了一張陌生的床上。他的身旁已再沒有母親的身影,而隨之母親一同不見的,還有一位黎日生所謂的“表姨”。
年幼的孩子對慈祥的母親是多么依賴,看不見母親的黎日生馬上便哭哭啼啼:“我的媽媽呢,我要我的媽媽!”眼下身邊只剩下了一位“表姨”,她趕忙安慰黎日生道:
“沒事的沒事的,媽媽有事出去了。”
但“表姨”的安慰卻絲毫沒有奏效,黎日生的哭聲愈演愈烈,但此時他正對著深淵嚎哭,正面臨著至深的絕望!“表姨”害怕黎日生會驚擾到周圍的鄰居,心中生出了一計:“日生,讓這個叔叔帶你去找媽媽。”
此時的黎日生才注意到屋子里還有個男人,這樣的情況讓他更加緊張了!原來,“表姨”早已串通好她的丈夫,要把黎日生送去別的地方。就這樣,黎日生糊里糊涂地坐上了摩托車,去往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小村莊。
想必此時的讀者朋友已猜到,這兩名陌生女子根本不是什么“表姨”,而是貨真價實的人販子!她們二人本來的想法是拐賣黎日生的母親,但誰知情況竟如此順利,一下子便拐賣了兩人!另一位人販子已將黎日生的母親帶走,而黎日生則被丟在了一戶陌生的人家。
被拐賣的黎日生還有些茫然無知,只能沒完沒了地呼喚著媽媽,將買主一家折磨得不輕。終于在一個月后,黎日生的“表姨”又來接他了。只見得人販子與買主激烈地爭吵:
“你看這么大的孩子怎么要?他已經記得事了,不停地找他媽媽!”
于是可憐的黎日生又被帶走,幾經輾轉來到了陽江市的河朗鎮,在這里他遇上了現今的養父母。
在陽江市的河朗鎮有著一戶農民人家,主人姓葉,我們現今也就稱這一戶為葉家。葉家兩夫妻都是老實的莊稼人,膝下已育有一個女兒,但重男輕女的思想卻不停地刺激著他們……
于是,人販子毫不費力地便將黎日生賣到了葉家,而葉家的兩夫妻更是大喜過望。初到葉家的黎日生依舊啼哭不停,但葉家夫妻卻對黎日生十分寬容,專門為他收拾出了一個房間,給他買好玩具、零食,唯恐他有一點的不滿意。
雖然黎日生仍舊思念著家鄉、父母,但眼下舒適的環境使他漸漸冷靜下來。他逐漸地意識到回鄉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家鄉的記憶也在他腦海漸漸模糊,最后只剩下了一個幻影。
現在的黎日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葉鋒強。但為了方便,我們仍舊稱他為黎日生。相比起原生家庭,葉家的環境好得不是一點半點,可以稱得上是小康之家。而葉家對黎日生的生活投入更是不計成本、無微不至。
黎日生便在這種環境下一天天地成長起來,但他心中卻始終有著一個關于家鄉、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夢。但由于他當時年齡太小,又受了刺激,很多的事情都記不得。他記不得自己的生日,記不得家庭住址,記不清父母的名字……
在葉家的生活可以說是平穩,但黎日生卻沒有感到幸福。而最讓他痛苦的就是學校同學的嘲笑。原來,葉家買下了一個小孩的事情早已人盡皆知!這樣的事情在村子里能算得上大事,而酷愛八卦的嘴巴又將這事一傳十、十傳百……
在黎日生年紀不大的時候情況還好,而等到他上了初中這種情況則是愈演愈烈。黎日生初到葉家的時候封閉自我,不愿與人打交道。盡管葉家夫妻讓黎日生吃好穿好,黎日生卻始終沒有給葉家夫妻好臉色看。
在那個七歲小男孩的心里,還不能理解人口拐賣是怎么樣的一回事。他只能隱隱地感到自己的生活軌跡已完全改變了,他不愿接受養父母的東西,認為葉家夫妻都想要害他。如果不是這樣,又為什么要把他和親人分離呢?
于是黎日生摔過碗筷、扔過衣服,把葉家夫妻給來的東西狠狠地踩在腳下,以此來發泄他的不滿。但葉家夫妻卻一如往常,毫不在意黎日生的“大逆不道”,始終選擇用愛來照顧這個小孩。葉家夫妻雖然不是黎日生的親生父母,但對他卻愛得深沉。
不僅葉家夫妻對黎日生費盡心血,就連鄰居家的小孩也對這個“新來的”小伙伴關愛有加。只要一有零食、玩具等新鮮玩意兒,就決不會少了黎日生的份兒。童年時的小孩們是多么天真,哪里顧得上各種壞心思呢?就這樣,黎日生的心扉漸漸敞開,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回鄉的念頭。
他直截了當地告訴葉家夫妻:
“你們不是我的親生父母,以后我一定要走,去尋找我的家鄉和父母。”
這樣的話雖然讓葉家夫妻心寒,但他們仍舊尊重了黎日生的選擇。生活漸漸地步入正軌,但等到黎日生上初中時,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正處叛逆期的同學們無事可做,便對情況特殊的黎日生調侃起來。他們每天都嘲笑欺負黎日生:“沒爹沒娘的野小孩。”這讓黎日生感到無依無靠、痛苦萬分。日子是如此的黑暗,仿佛永遠不會迎來曙光。
這個十來歲的小男孩終于忍受不了,長時間的折磨已使他有了強烈的厭學情緒。于是他告知養父母,自己要輟學出去打工。看著這個堅定而又叛逆的小男孩,葉家夫妻知道阻攔只是徒然。
就這樣,黎日生邁進了社會。輟學打工對于黎日生來說有著兩重意義:
1、逃離初中同學的嘲笑和戲弄
2、獲得機會尋找父母。
于是,黎日生開始了漫長的打工生涯,在打工的過程中他從未停止尋親的腳步。從2012年到2016年,他不停地輾轉于南方各大城市,希望能夠找尋到自己父母的線索。但無奈天公不作美,四年的時間像打水漂樣流走。
但漫長的尋親不能算是毫無收獲,起碼讓黎日生養成了一個愛好——品鑒美食。四處奔波的黎日生走到哪里,便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大有幾番“及時行樂”的意味。但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這樣的習慣在日后會幫助他回到家鄉。
2016年黎日生由于工作原因去到了云南文山,而晚上在大排檔吃飯時竟意外地尋覓到了童年的味道。老板一手出色的“炸生蠔”讓黎日生淚流滿面,這正是自己父母曾做過的菜式!后來老板告知黎日生這道菜來自廣東茂名的電白區。
得知這一消息的黎日生立即登上尋親網站,將自己的名字輸入了進去。但由于所隔的時間太長,習慣了“葉峰強”這一名字的黎日生,已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原名!他不斷地搜索記憶,才終于在鍵盤上輸入了“羅日升”……
這樣一來自然毫無結果,而此時一位愛心人士注意到了黎日生。細心的他在調查信息時發現——一位父親正在尋找“黎日生”!
或許黎日生的記憶有誤,“羅日升”是個錯誤的名字呢!得知這一消息的黎日生大喜過望,趕忙找到了該父親的聯系方式,但電話一打過去就被掛斷。這樣反復幾次,忍無可忍的“父親”不僅拒絕了做DNA鑒定,還將黎日生拉黑了!
這樣的事情讓黎日生有些心寒,難道父親會不認自己了?但就在這時,深圳公安局對黎日生伸出了援手。經過調查,深圳公安局發現尋人啟事上的號碼早就轉手,也就是說拒絕黎日生的人跟他沒有關系!
而順著“炸生蠔”這條線,深圳警方來到了廣東茂名進行走訪。而沒過多久,便發現了一張尋人啟事:家中走失了一對母子,而發起人的名字則是“黎勝雄”!
了解到這一點的深圳警方立即來到了黎勝雄的家中,而見過警方帶來的照片后,黎勝雄當即淚流滿面:“這就是我的孩子啊!”
最終,在警方的幫助下,黎日生與黎勝雄見了面。分離十三年的父子倆緊緊相擁,兩人都已淚流滿面。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警方還領著兩人去做了親子鑒定,而鑒定的結果絲毫不差!就這樣,奔波多年的黎日生找到了家……
現今黎日生已與父親生活在了一起,但黎日生的母親仍舊下落不明。我們在為黎日生開心的時候也感到一絲惆悵與難過,甚至是憤慨。罪大惡極的人販子為了一己私利,殘忍地拆散了這個幸福的家庭。
黎日生的生活被毀,父親為了尋找母子砸鍋賣鐵、家徒四壁,而現今母親仍舊不見蹤影……這讓我們不得不感慨萬分。希望在如今這個法制健全的社會,有關人販子的事件能越來越少,以至不再發生!
希望婦女與兒童們幸福平安,希望黎日生一家的生活幸福。也提醒各位讀者多加防范,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愿諸位幸福!
希望早晚有一天,實現買賣同罪,讓人販子這個罪惡的群體和拐賣人口這樣罪惡的行業,在這片大地上消失!
最后,大家身邊有遇到過類似這類拐賣人口的事件嘛?不妨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陳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