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打敗豐巢的也許不是菜鳥、京東或者其他物流,而是豐巢自己突然啟動的收費模式。
當一件無比熟悉的事情,又需要重新去熟悉。對于你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5月5日,杭州東新園小區業務委員會發布了一則通知,表示因豐巢快遞柜向業主收取超時保管費,損害了業主的利益,豐巢快遞柜將在2020年5月7日7時起暫停使用。
5月7日,北京豐臺區的李先生晚上10:40分突然收到微信通知:您的包裹即將超過12小時免費保管期,超時后0.5元/12小時,3元封頂。
李先生非常不爽。一方面抱怨快遞公司沒有電話聯系,因為李先生一直在家辦公,如果快遞員電話聯系李先生,他可以下樓去取。李先生所在的小區已經允許快遞員上樓送件,為什么快遞員不能上門或者不能打電話?
另一方面,李先生抱怨豐巢突然收費行為非常不合情理。本身豐巢利用小區全體業主的資源收取快遞就是商業目的,如果開始收費后,豐巢每收取一筆費用有多少回饋給業主?業主有沒有權利反對豐巢撤出小區?
李先生非常希望豐巢能搬離小區,但其他快遞公司進入難道就不收費了嗎?如同早期豐巢免費現在開始收費一樣的道理,資本都是逐利的。李先生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內心非常不爽。
收割用戶 豐巢你憑什么?
這已經不是近期第一次出現對于豐巢收費的爭論。其實,自4月 30日開始,豐巢快遞柜推出會員制,以前免費使用的快遞柜今后要收費開始后,關于豐巢收費的爭論就一直是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豐巢收費的內容為:從4月30日開始,豐巢將在全國啟動會員制服務。會員服務的收費標準是,月卡為5元/月,季卡為12元/季。在成為豐巢會員后,用戶于會員有效期內不限保管次數,7 天內可以免費存放,且可以享受豐巢寄件折扣及品牌聯合權益;而對于非會員來說,普通用戶可免費保管用戶包裹12小時,超時后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法定節假日不計費。
簡單地說,豐巢免費服務就要取消了。無論你是否成為豐巢快遞柜的會員,以前免費的豐巢快遞柜,現在要開始收費了。
此舉引起了媒體的熱議。新京報文章《小區停用豐巢快遞柜:超時收費不能單方拍板》稱:消費者更大的擔憂或在于,這般略顯強勢的收費規則一旦確立,很可能帶來不良示范。
其實,送貨上門是快遞行業的服務承諾,更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2018年5月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第 二十五條規定表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遞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明確告知收件人或代收人當面簽收。另根據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也規定,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
豐巢這次收費一旦執行,意味著雙向收費。因為在快遞員將包裹放進豐巢的時候,已經向豐巢繳納了一筆費用,而這部分支出可以說已經包含在了消費者支付的快遞費用當中。那么,當用戶從豐巢中將快遞取出時,豐巢又憑什么要再次收費?
這無疑把用戶當成了“韭菜”,利用前期免費使用來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然后等用戶習慣之后在采取收費模式收割用戶。在今年特殊情況下,消費者早已變得“神經緊繃”,此番收費操作自然引發市場的反對。
便民快遞柜 方便的到底是誰?為什么快遞員會配合豐巢收費?
豐巢節約了快遞員時間成本。快遞員可以減少送貨上門的時間,減少了與用戶溝通、等待以及重復寄送的成本。將包裹往快遞柜里一放,這單任務對于快遞小哥來講就已經完成了。對按件提成的快遞員來說,多攬件就意味收入多,所以,他們更愿意選擇智能快遞柜。
剩下的只需要用戶自己處理就好,畢竟在快遞的整體流程上,出現問題最多的往往就是在客戶端,聯系不上或不在收貨地址的情況經常發生。同時,在曾經沒有快遞柜的時候,快遞小哥也經常將快遞存放在物業、小區超市、公司前臺等一些代收付費的地方。因此,對于豐巢收費,快遞小哥普遍能接受。
對于用戶來說,豐巢似乎成了雞肋。我們回想在沒有快遞柜的時代,送貨上門、電話溝通以及代收存放,對于用戶來說同樣是簡單便捷。而快遞柜的出現,讓曾經的快遞員—用戶的距離變成了快遞員—豐巢—用戶。有時我們明明就在收貨地址,但是并不會接收到快遞員的電話或是直接送來的包裹,而是一條短信或是微信提醒讓我們去快遞柜拿自己的快遞。
可以說,自從豐巢快遞柜出現之后,我們與快遞的直接距離變得越來越遠了。豐巢的確提高了快遞員的效率,而對于用戶來說,快遞卻變成了“咫尺天涯”。
收費的豐巢 免費的菜鳥
就在豐巢宣布收費的同時,菜鳥驛站則宣布繼續免費為用戶開放。
對于企業來講,盈利是其發展的唯一目的,豐巢收費也是因為其連年虧損。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豐巢虧損2.5億元,2017年虧損3.85億元,而2019年豐巢更是虧損了7.8億。
菜鳥驛站免費,卻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與豐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么,眾多消費者不禁要問,菜鳥驛站是要做公益嗎?其實不然,對于資本來說最看重的就是利益,只不過變現的方式手段不同。
不過,對于北京豐臺的李先生而言,同樣是收費,如果菜鳥可以通過積分抵扣智能柜快遞費,他還是愿意選擇菜鳥。畢竟阿里旗下的電商是其家人經常購物的主要平臺,而順豐旗下的電商平臺則極少光顧。更何況菜鳥現在不收取費用。
快遞柜本質上解決了快遞運送“最后100米”的時效問題。快遞員可以快速的完成單件物流配送,從而獲得更加豐厚的收入。用戶也可以避免等待快遞,時間無法確認的尷尬。
豐巢收費是因其除了快遞員的繳費和屏幕廣告之外,并沒有其他的變現手段,從而導致從成立之初連年虧損。對于菜鳥驛站來說,其背靠“四通一達”以及天貓、淘寶等巨大的流量體,完全可以以物流配套的身份出現,不用擔心自己營收問題。或者說,可以通過免費快遞柜給自己帶來增值業務。
收費與免費都是一種商業模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如何讓用戶愿意接受付費,或者通過其他渠道有變現方式而用戶樂于接受,這才是真正的雙贏,而不是向豐巢現在這種沒有商量余地的收費方式。
豐巢的確帶來了便利,但其并非是不可替代性。豐巢智能柜進入收費時代,行業一定會有變局。但如何變,還需要讓時間來回答。
王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