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肩痛到底是什么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范德輝指出,肩周炎指發生于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關節囊及滑囊的病變,此種病變主要指的是退行性改變及慢性無菌性炎癥而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性粘連,從而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度,引起慢性疼痛。
肩痛到底是什么病?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范德輝指出,肩周炎指發生于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關節囊及滑囊的病變,此種病變主要指的是退行性改變及慢性無菌性炎癥而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性粘連,從而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度,引起慢性疼痛。
其多發于 40~70 歲的中老年人,以女性患者居多。在中醫學中,其又有“漏肩風”、“凍凝肩”、“五十肩”等稱謂。
因此,一般群眾常常會把中老年發病的、活動受限的肩部疼痛認為是肩周炎。往往會使用爬墻、鐘擺運動,毛巾體操、棍操等大眾熟知的康復運動來鍛煉肩關節。
然而,有一些肩痛患者可能會疼痛好轉、但是有一些患者卻越鍛煉肩部,疼痛越嚴重!
事實上,大部分肩膀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肩袖損傷”才是肩關節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肩袖損傷通過上述康復活動則會越鍛煉越嚴重。
肩袖損傷與肩周炎區別
1、肩袖損傷是什么?
肩袖,指的是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在肱骨頭附著處的肌腱。
它們不僅與囊韌帶一起維持盂肱關節的穩定,還作為旋轉肌群參與絕大部分的肩部運動。因此,當肩袖肌腱發生創傷性的炎性病變時,引起疼痛,并且肩關節活動障礙。
其多發于長期做上肢運動的人和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肩袖變得薄弱而易受創傷)居多。
2、肩周炎與肩袖損傷的區別
肩周炎與肩袖損傷均可表現為早期肩關節疼痛、壓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盡管肩周炎有時可同時出現肌肉的痙攣、萎縮及患肩怕冷。
但是,單從癥狀和發病年齡上判斷,兩者極易混淆。
誘因
肩袖損傷:通常有急性損傷和長時間反復肩部活動病史。
肩周炎:沒有明確誘因。
查體:被動活動受限
肩周炎,肩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在他人的幫助下也難以恢復肩關節活動。
肩袖損傷,主動活動受限,被動活動不受限,在他人的幫助下,肩關節活動可恢復。
肩關節外展試驗:
主動抬臂,因為疼痛無法繼續抬高時,在他人幫助下,可以完全外展,為肩袖損傷;
在他人幫助下,手臂仍無法上舉,且患肩上聳,出現“扛肩”現象,為肩周炎。
輔助檢查
肩關節核磁共振(MRI)是肩袖損傷確診主要輔助檢查。
肩周炎要運動,肩袖損傷要制動
肩周炎是粘連性病變,可以通過爬墻、鐘擺運動,毛巾體操、棍操等運動拉伸肩關節,以恢復其活動范圍。
肩袖損傷是創傷性的病變,急性期肩關節需要制動2-3周,保持肩部絕對休息,使受傷的肌肉或肌腱慢慢得到恢復。
如果在肩袖損傷的急性期,采用爬墻、鐘擺運動,毛巾體操、棍操等運動“康復”,會讓肩袖的撕裂加重,就像袖口破了不早期修補,破口越拉越大,使病情加重。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朝 金小洣
圖/視覺中國
王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