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連幾天我都去小麥地查看小麥長勢情況,發現農民現在非常關心今年新小麥價格行情。離小麥收割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了,地里小麥也開始蠟熟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豐收已經是定局了。昨天網上小麥平均報價1.61元/斤,但今天網上平均報價1.54元/斤,比
一連幾天我都去小麥地查看小麥長勢情況,發現農民現在非常關心今年新小麥價格行情。離小麥收割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了,地里小麥也開始蠟熟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豐收已經是定局了。昨天網上小麥平均報價1.61元/斤,但今天網上平均報價1.54元/斤,比昨天下降了0.07元。預計小麥價格在新小麥上市前還是要下調一點,庫存小麥必須要出庫,騰出庫容,收購農民小麥,因此,接下來一個月時間,市場上小麥投放量還會加大,價格還會略有下降。
一、我國小麥庫存充足,但庫容量每年不足
我們這邊國有糧庫小麥庫容每年不足,收購的小麥有很大一部分露天碼放,沒有倉儲條件。所以每年新小麥上市前一個多月時間,必須要加大市場拍賣,加大市場投放量,騰出庫容,收購新小麥。另外,委托市場上有倉儲條件的企業“托市收購”小麥。小麥進入5月價格又開始回落可能還是市場糧源充足,每周都有幾百萬噸掛牌拍賣的原因。小麥我國庫存比較充足,市場供求平衡,價格也很難有持續性上漲。未來一個月,隨著市場糧源不斷增加,小麥價格可能還要下降。但小麥不會低于去年價格,農民手中的小麥也應收盡收上來,不會出現“賣難”問題。受國際糧價上漲影響,今年小麥價格仍然在高位運行。新小麥上市,市場停止拍賣,貿易商可能會全部投入新小麥收購,價格也會上漲。
二、農民對新小麥充滿著期待,小麥價格還是要按質論價
我們這邊農民目前談論最多的還是小麥價格,因為小麥快要收割了。農民充滿著期待地打聽小麥價格,但每年還是以最低價賣給中間商了。我們這邊小麥農民都是賣“潮糧”,在田間地頭直接運到收購商那里銷售。每年中間商都會提前放出話來,說今年小麥價格不高,行情不好,小麥品質不高等等。中間商也會到我們這邊當地與農民來一場“舌戰群儒”式討價還價,但最后還是我們這邊農民妥協了,讓步了,價格由中間商決定,農民沒有話語權、定價權。市場上小麥價格每年不低,但我們這邊農民的小麥只賣八、九毛錢一斤。主要是我們這邊小麥收割時總會下幾場雨,小麥籽粒含水量大,賣不上價。不賣放在家里發芽,賣了只能是吃虧。小麥價格還是按質論價,農民要想賣出好價格,還是要曬干、揚凈、提高小麥標準,讓中間商無可挑剔、無話可說。但我們這邊農民總是怕麻煩,不愿晾曬,吃虧就吃虧在這上面。
三、網上報價農民只能作為參考價
現在網上報價還比較高,可能是拍賣價、期貨價,不能作為現貨交易價,但期貨價格往往也能代表現貨市場價格,農民只能把網上報價作為參考價。從國際上看,糧價在上漲,多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不會對我國小麥價格帶來嚴重影響,我國普通小麥主要還是自給自足,不會進口的,小麥深加工供應寬松,需求量不會增長,今年小麥總產量仍然達到1.3億斤,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農民也不能希望值太高,心理價位不能確立太高,還是要多多上網了解一下小麥價格走勢,合理安排時間銷售。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