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農財寶典》新牧網見習記者嚴秋璠2021年首月還未過半,飼料漲價再度霸屏朋友圈,算上去年飼料漲價已達11輪。而在1月14日,豆粕已漲破4000元/噸,黑龍江豆粕報價更是高達4350元/噸,同期,玉米價格也站上3000元/噸高位。兩大原
作者:《農財寶典》新牧網見習記者 嚴秋璠
2021年首月還未過半,飼料漲價再度霸屏朋友圈,算上去年飼料漲價已達11輪。而在1月14日,豆粕已漲破4000元/噸,黑龍江豆粕報價更是高達4350元/噸,同期,玉米價格也站上3000元/噸高位。兩大原料較去年漲幅均超50%,可謂歷史罕見,已影響到畜禽的口糧問題。原料價格如此瘋漲背后,究竟是何原因?一起來關注。
圖說:豆粕歷史價格為4500元/噸,這波行情能否沖破?
多家企業掀起漲價
近期,多家飼料企業紛紛宣布漲價,新希望、正大、海大、通威、特驅、安佑等飼企陸續宣布漲價,涉及豬料、禽料、魚料等多個品種,漲幅達50-300元/噸,其中鱘魚料上調價格最高,為300元/噸。豬料中,江西豬太傅飼料有限公司保育過渡料價格上調200元/噸。飼料掀起開年第一輪漲價潮,與原料價格上漲息息相關。
部分飼企漲價信息
四大原因主導原料瘋狂
“現在玉米都比小麥價格高了!”某養殖戶向記者直呼現在用不起飼料了,好在豬價還可以。記者注意到,從去年開始,飼料原料行情一直處于震蕩上漲中,在2020年末更是一飛沖天,玉米已漲破歷史價格,豆粕也差150元/噸快突破歷史行情了。已經不少人疑惑,這波漲價如此之猛究竟是何原因?對此,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采訪多位行業人士,發現主要有4大原因。
1供應緊缺,油廠主導定價
記者了解到,隨著春節將至,部分大豆油廠已陸續停機。相關數據顯示,上周國內大豆壓榨量已下降至168萬噸,豆粕的產出量隨之減少。西南某飼料企業配方師告訴記者,油廠在與飼料廠的供求關系中占主導地位,油廠有完全控制權和定價權,飼料廠屬于弱勢群體,現在供應短缺和油廠提價有莫大關系。
同時,豆粕可替代品也極度缺乏。新希望六和新海縱隊廣東戰區豬產業營養師黃純波告訴記者,目前豆粕還沒有理想的替代品,菜籽粕和棉粕只能達到部分替代的效果,飼料產業對于豆粕的依賴性仍然較大。
此外,雖然小麥可以完全替代玉米,但小麥價格近期也呈上漲態勢。1月13日,廣東東莞地區麩皮出廠報價為2600元/噸,貨源非常緊張。富民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國健則表示,目前豆粕漲價主要是由于玉米漲價幅度較大,飼企被迫對下游提價,為豆粕價格上漲提供了支撐。
2疫情形勢嚴峻,節前備貨情緒高漲
去年疫情影響下,不少地區封路封村給畜禽生產帶來的極大影響,今年不少養殖戶已提前做好準備。江西豬太傅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東亮指出,疫情也是影響豆粕價格上漲的一大重要因素。近期,我國北方地區開始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的爆發。遼寧、黑龍江、河北部分地區接連出現大規模感染情況,部分地區開始封城,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華北及東北地區的豆粕市場。
記者還觀察到,今年的備貨氛圍更為濃厚。由于部分地區高速封鎖,物流受到阻礙,直接導致了物流成本的增加。同時受2020年各地封路封城的事件影響,此前備貨不足的貿易商和終端擔心疫情會再次卷土重來,影響物流交通,出現了略帶恐慌的集中性買貨,提前開啟了春節備貨,玉米、豆粕現貨市場紛紛重回火熱態勢。
3南美天氣不佳,美豆價格持續上漲
我國的豆粕嚴重依賴進口,我國大豆進口國主要為美國、巴西、阿根廷。由于天氣原因,南美大豆種植和收割進度緩慢,市場預計南美大豆到港時間將受到影響或推遲,因此大豆原料進口仍然會轉移至美國。
不巧的是,此時的美國大豆正處于高價。劉東亮告訴記者,人民幣匯率的上升也帶動了進口價格的上漲。據了解,美國農業部在1月12日的報告中下調了對全球玉米和大豆儲量的估計,隔夜美豆期價大漲,并突破1400美分大關。受此影響,國內連盤期貨主力合約近期也將維持上攻的態勢,這也影響了整體的市場情緒,導致各終端急于備貨,豆粕價格應聲而漲。
同時,據海關總署信息顯示,2020年12月我國大豆進口量較11月減少206.25萬噸,環比減21.51%,同比減20.7%。“12月進口量的不足也會導致今年1月豆粕需求上升,對進口大豆依賴更大的現象。”某飼料廠負責人表示。
4生豬產能恢復,飼料需求加大。
飼料供應短缺的同時,需求也在逐步旺盛。“感覺現在豬明顯比之前多了,每月銷量也在提升。”某飼企老板表示,之前豬少的時候飼料場銷售速度緩慢,現在能明顯感覺產能提升帶來的銷量提升。
據官方數據,至2020年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達4億頭,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了4100萬頭,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同時,從上市豬企的年度“成績單”中來看,生豬存欄的確有明顯改善,在相應程度上帶動這波漲價。
漲價潮會持續多久?
目前飼料成本約占養豬成本的60%,漲價已極大提升了養殖生產成本,這輪漲潮還會持續多久?豆粕價格是否會“歷史重演”?面對原料漲價,豬企又該如何應對?各位行業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江西豬太傅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東亮:春節前各企業備貨就會到位,豆粕價格應該會在1月25日左右下跌。現在的4350元/噸已經到達了豆粕漲價的頂峰,不會漲到4500元/噸。對于飼企而言,目前大企業還能用存貨生產飼料,中小企業高價備貨則會產生虧損,建議中小企業理性備貨。未來養豬要降本增效就要尋求更多的替代原料。目前部分大企業已經可以用其它原料完全替代玉米,相信未來替代原料的使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富民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國健:如果沒有國家調控,原料還會繼續漲價,我預計豆粕與玉米還會漲到春節后。
某行業分析師:玉米和豆粕是畜禽不可替代的能量資源,其價格不可能漲得太高,也不會漲到4500元/噸。未來,原料價格的不斷升高對養殖戶來說是個挑戰,需要順利通過成本關口才能生存。
廣東某飼料企業配方師:漲潮是否能持續,要看后續疫情發展和美國新總統外交政策變化,不過豆粕生產出來最終要有消耗去向,短期內應該不會漲至4500元/噸,但今年上半年應該會繼續維持高位。對于豬企來說,要保持生產、保守經營、減緩擴張。
某上市養殖企業繁殖經理:這波漲潮到2月底應該就會結束,不會漲到4500元/噸。如果原料價位一直居高不下的話,一定要主動尋求一些替代原料。
西南某飼料企業配方師:預計年后豆粕價格下跌,年前是否能漲至4500元/噸還是得看國家宏觀調控情況。為應對豬價突然下跌,豬企應該拉長產業鏈,打造從原料端至食品終端全產業鏈模式,稀釋板塊產業風險。
金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