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樺甸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精準發力,主動作為,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如今喜見繁花結碩果。在樺甸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樺甸市政府主要領導向人民報告:2021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7億元,增長9.9%
2021年,樺甸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精準發力,主動作為,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如今喜見繁花結碩果。在樺甸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樺甸市政府主要領導向人民報告:2021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7億元,增長9.9%;固定資產投資33.6億元,增長70%。
這兩組核心經濟數據讓人振奮!對此數據形成強力支撐的,少不了項目建設。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路上,樺甸又是如何有效推進項目建設的呢?
莫道冬日蕭瑟 發展鼓點相聞
冰清氣朗,寒意漸濃,怎敵延長高速樺甸段06工區建設熱潮。
近日,但見一臺HZQ40-180步履式架橋機將重達近110噸、長30米的混凝土預制箱梁精準安裝至設計位置,C50混凝土不斷噴出,這標志著全線現澆梁建設施工拉開序幕。
樺甸市交通局局長王立剛介紹:“延長高速樺甸段一頭連著前方富裕的城市,一頭觸動百姓溫暖的心房,它必將在樺甸交通史上寫下里程碑式的意義。”目前,項目征地拆遷基本完成,路基、橋涵、隧道全面開工,已完成項目總投資的35%,各個工區都在大干快上,爭取“四年工期三年完成”。
約訪金牛牧業總經理潘淑紅,從采訪中了解到,企業要辦,肉牛標準化養殖繁育、清真屠宰加工、全程冷鏈配送、品牌化產品銷售這條全產業鏈上,不知道她的身影哪一天會停留在哪一環旁;項目要干,手握2億元熱錢,建設樺牛種牛研發繁育基地項目,“在路上”便成了她的工作常態——可以確認的是,項目建成后,必將有效拉動當地肉牛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面對設備老化、結構強度弱等安全隱患,白山電廠1號發電組改造項目投資8700萬元,攻克比頭發絲細10倍的0.01mm部件組裝、定子機坑內疊片、軸系數變化等高精尖技術難關,快速向前推進;三潤石墨烯潤滑油項目、數字樺甸建設項目、年產1萬噸大豆蛋白精加工及產銷平臺建設……一個又一個項目,在樺甸東西南北中點面開花。
“2021年,我們從各個項目現場走過,塔吊林立的工地、焊花四濺的車間,一個個火熱的建設場景,體現出了樺甸經濟發展的速度與激情,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這些項目管理人。”樺甸市發改局項目管理中心主任陳勇說。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 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2021年1—11月,樺甸市500萬元以上開工項目7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38個。在所預計的全年107.7億元的地方生產總值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33.8億元、23.8億元、5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14.1%、8.7%。
我們驚喜地看到,樺甸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出彩農業、金牛牧業、吉元土產、田谷食品等企業產值增速均超過50%以上,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三個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57.5%,稅收占比達到47%。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戶,盤活“雙停”企業3戶。
以旅游業帶動服務業繁榮發展,這不再是一個寄望,而是樺甸實實在在的行動與收獲:森林慢谷一期、楓雪部落二期建成運營;華宇五星級酒店、蘇密白樺文旅綜合體、蓮花山溫泉康養度假區等項目簽約落地;成功舉辦第16屆白樺節、朝鮮族辣白菜文化節等文旅活動;全年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6.5億元,恢復到疫前年份的八成以上;曉光村、新開河村分別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公吉鄉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如果說項目是經濟發展的載體,那么投資便是經濟增長的血液。2021年,樺甸向上爭取資金36.29億元,這讓當地發展的后勁不斷增強;2021年1-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1%,增幅位居吉林地區第1位。
干項目實事關鍵要“實在干”
壓力之下,動能更足。樺甸的決策者們深知,唯有瞄準國家政策走向、市場發展方向、地方需求導向,引進更多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方能變“政策之利”為“發展之力”。
為進一步加強“以項目論英雄”戰略思想導向力度,樺甸市圍繞“四位一體、五項聯保”機制,主要領導逢會必講項目、下基層調研必看項目,推動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強引擎、招商引資是項目建設硬支撐意識深入人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一批”又“一批”成績單競相曬出來——
招商引資一批:水到渠成,產業鏈招商組傳來捷報,新簽約3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7個,到位資金32.54億元,增長20%;
謀劃儲備一批:緊盯紅石抽水蓄能、蘇密白樺文旅綜合體等50余個重點推進項目,聚焦聚力洽談推介→簽約引進→開工建設→跟蹤服務→建成投產,各部門單位合力謀劃一批億元以上產業鏈項目;
聯審聯批一批: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破解手續辦理、征地拆遷、融資貸款等難題;嚴厲打擊破壞和干擾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違法違紀行為;創新活力持續釋放,實現吉林地區首例新建工業類項目“拿地即開工”;信用排名穩居全國縣級第一方陣;
集中開工一批:市級責任領導帶頭研究破解項目推進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問題,重點推進春季、秋季項目手續辦理和開工條件落實,涉及新材料、旅游、冷鏈倉儲物流、農產品加工、肉牛繁育及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產業項目占比多、轉型帶動能力強、項目建設進展快。
……
這“一批”成績單上看不到的還有很多努力。比如日調度、周匯報、重大項目專班推進、重點問題聯席會議解決、定期通報考評等等,正是一點一點努力地集成,最終實現了管理的集約化、鏈條化、即時化、聯通化,保障了項目建設的高效推進。“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要實現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加速落地、投資見效,沒有政策護航不行,沒有專班發力不行,沒有一線破題不行,想行就要實在干、干到點子上。”樺甸市項目中心負責人李文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金東華 通訊員 秦野
謝鄭陽 李鳳玲/圖
微信掃一掃:分享
微信里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