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淫羊藿是一種有著悠久藥用歷史的中草藥,早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于淫羊藿的藥用記載,此時的羊淫藿被稱之為剛前,除此之外還有千兩金、銅絲草、三枝九葉草等等別稱。主要可以分為心葉淫羊藿、箭葉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
淫羊藿是一種有著悠久藥用歷史的中草藥,早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于淫羊藿的藥用記載,此時的羊淫藿被稱之為剛前,除此之外還有千兩金、銅絲草、三枝九葉草等等別稱。主要可以分為心葉淫羊藿、箭葉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鮮淫羊藿等。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淫羊藿的認識也不斷加深,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等藥用功效,在中藥材行業的需求也是不斷攀升,而野外山林間的野生羊淫藿數量被人們采摘的越來越少,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羊淫藿的需求,因此,人工種植羊淫藿就應運而生,因為羊淫藿的市場價格相比其他中藥材而言,還算高價,這也就為人工種植淫羊藿提供了動力,掌握好其種植技術,年收入不比打工差。
野生淫羊藿
一、淫羊藿的特征特性
淫羊藿為多年生小檗科草本植物,在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分布,比如陜西的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再比如東北的吉林、遼寧等地,它主要生長于樹林下、山坡上陰坡面,海拔600-3500米左右,因為它是生長習性為喜陰濕地帶。成年株的淫羊藿株高20-60厘米,莖直立,有棱,但沒有細毛,也沒有基生葉,葉片周圍有鋸齒狀,它的根狀莖粗而且短,呈現暗褐色,木質化。其花期在每年的5-6月份,圓錐花序長10-35厘米,具有20-50朵花,花色為花白色或淡黃色,果期在6月份至8月份。
淫羊藿屬于一種全草可藥用的植物,李時珍曰:淫羊藿味甘氣香,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宜之。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體輕氣雄,可升可降。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強健筋骨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精冷不育、尿頻失禁、腎虛喘咳、腰膝酸軟、筋骨攣急、風濕痹痛、麻木拘攣、半身不遂、四肢不仁、更年期高血壓、小淋瀝、喘咳等。
二、淫羊藿的人工種植方式
1、選地整地
在種植淫羊藿的時候,需要選擇海拔高度為600-3500米,溫帶及亞熱帶氣候,雨水相對充足的地區,同時選擇坡度小于35度的中酸性、微偏堿及含有腐殖質的土壤為佳,種植作業面選擇在陰坡或者半陰坡面,土壤濕度保持在25%至30%,空氣濕度保持在75%左右。
在深冬來臨之前,我們需要將準備種植淫羊藿的土地進行深耕40里面以上,主要目的是清除雜草及凍死害蟲蟲卵等。每一畝土地采用有機肥2000公斤左右作為基肥,將土壤與有機肥混耕,耙平土地后做畦,畦寬130厘米左右、高13厘米左右即可,間距保持30厘米左右,留著種植備用。
2、種植方式
淫羊藿的種植主要以無性繁殖為主,在無性繁殖上又分為分株繁殖和根莖繁殖。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根莖繁殖中的兩個不同時期的種植方式:
(1)生長期移栽 生長期移栽主要是在每年的6-8月份進行,這個時候將野外的淫羊藿挖回來移栽成活率高,因為這個季節雨水多,但也需要注意,移栽時盡量選擇在下雨前后或者陰天進行,移栽時保持株行距20*25厘米左右即可,覆蓋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用腳將覆蓋的土壤壓實,然后在覆蓋上一層約4厘米的樹葉,這樣可以防止新覆蓋土壤水分的蒸發,有助于提高成活率。
(2)休眠期移栽 休眠期移栽主要選擇在每年的4-5月份萌芽前或者秋季的9至10月份進行。此時移栽的是根莖,將采挖來的根莖切成8-10厘米左右的塊狀,確保每個塊狀上有芽孢,然后將切好的淫羊藿根莖用生根劑和赤霉素進行處理,目的在于消毒和促使發根。之后將處理好的根莖段移栽到準備好的苗床上,保持株行距15*20厘米,在放置好的根莖段上覆蓋細土厚度約5厘米,用手稍稍拍實,上面再覆蓋約4厘米的樹葉,這樣就更有利于成活發芽。
3、田間管理
(1)除病補新
移栽后的淫羊藿到了第二年的3月份,就會開始露頭發芽,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清除田間的病苗、弱苗,然后補齊新苗,保障田間不出現大面積空白,保證苗齊,這也是保產保效益的關鍵。
(2)松土除草
在淫羊藿露頭發芽后,我們需要結合清除雜草來進行松土,但需要注意,不能損害其根莖,這就要求松土時距離根莖有一定的距離,一般每年在淫羊藿的生長期松土1次,除草2次即可,當然也可以視田間雜草數量及土壤墑情決定。等到植株枯萎后,也就是9-10月份的時候,再松土除草1-2次即可。
(3)灌溉水肥
淫羊藿每年施肥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3月至6月間,這個時候正是淫羊藿快速生長期,需要對其追肥1-2次,追肥主要以無機氮肥及有機復合肥為主,其中無氮肥施入量不超過5千克/畝,有機復合肥10-30千克/畝。第二階段是10-11月間,這個屬于催芽肥,以施農家肥為主,用量為1000千克/畝,也可以用有機復合肥,用量為10-20千克/畝。對于移栽的在施肥方式上可以按株進行“穴居式”施肥,距離植株一定距離進行,施用氮肥時注意不要落在淫羊藿的葉子上,以免燒黃葉子,特別是新鮮的葉片。
淫羊藿喜歡陰濕的環境,到了夏季,如果遇到連續的干旱,土壤墑情不好就需要采取人工灌溉的方式解救了,澆水選擇早晚時分進行。
三、淫羊藿的病蟲害防治
1、農業防治
(1)清理園地:每年的秋季,也就是淫羊藿枯苗后,要及時將枯枝雜草等清理干凈,集中在一起進行燒毀,這樣可以消滅有害蟲卵及一些越冬的病菌,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來年疾病的大爆發。
(2)土壤耕作:在土壤耕種之前或者平整土地時,應該對土壤進行集中消毒殺菌,同時越冬前進行深耕作業,可以殺滅土壤中隱藏的羽化蟲卵及蟲體,能夠有效的從源頭上減少蟲媒在來年病害中的傳播。
2、農藥防治
(1)葉褐斑枯病 該病的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中越冬,而且存活比較久,遇到適宜的溫度、濕度就發病。因此防治中要及時清除病殘體并銷毀。若發病可選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藥液噴施防治。
(2)皺縮病毒病 該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可通過蟲媒、摩擦等方式進行傳播。在防治上要及時滅殺田間的蟲媒,比如蚜蟲、葉蟬、薊馬、飛虱等昆蟲。若發病可以選用磷酸二氫鉀或20%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每7天一次,連續用3次可以見效果。
(3)銹病 淫羊藿銹病病源為雙胞銹菌屬,每年4-5月易發病,高溫高濕環境易發病,防治上主要采取冬季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理枯萎的葉片及雜草,阻止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同時注重田間管理。如果發病可以選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防治。
(4)白粉病 淫羊藿白粉病為粉孢屬真菌,容易在溫暖、干燥、潮濕、土壤缺鈣、施用氮肥過多等條件下發生,因此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及時清除病株,發病時可以采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噴霧。如果病害嚴重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四、采收加工
淫羊藿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2年的淫羊藿就達到了采收的時間,在第二年的8月份為采收最好時間,這個時候其株苗的營養物質積累達到了最高,也是其藥用價值最高的時候,藥性最好的時候。在采收時應該注意細節,保證藥品質量,采收過程中株苗中間不夾雜雜草,將采收的淫羊藿地上莖葉捆成小把,放置于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陰干,等干到8成左右就可以銷售了,葉片用手容易揉碎就過于干燥了,不利用打包轉運等操作。
結束語:由于淫羊藿的藥用價值極高,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特別是現在都市上班族生活壓力大,身體容易出現虛乏、無力等,而淫羊藿的提取物可以讓人精神更好,因此人工種植前景比較好,但同時需要做到選擇適宜生長的地塊土壤進行種植,并科學做好種植的田間管理,保證淫羊藿的正常生長及良好藥用品質。我們要熟悉淫羊藿的生長習性,結合當地的土壤、氣候、環境等諸多因素,合理化開展淫羊藿的人工種植,使其藥用價值在規模效益中體現更好的經濟效益。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