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個人賬戶進賬多少錢需要交稅?銀行人員來解答有朋友問我,如果別人給轉了20萬,需要交稅嗎?要交多少稅?另外個人賬戶進賬多少錢開始交稅。對這個問題我詳細地介紹下,對于個人而言,并沒有銀行進賬多少開始征稅的規定,征稅是對具體應稅行為征
2022年,個人賬戶進賬多少錢需要交稅?銀行人員來解答
有朋友問我,如果別人給轉了20萬,需要交稅嗎?要交多少稅?另外個人賬戶進賬多少錢開始交稅。
對這個問題我詳細地介紹下,對于個人而言,并沒有銀行進賬多少開始征稅的規定,征稅是對具體應稅行為征收的,什么意思呢?
比如工資薪金,個人工資每月超過5000元,就達到稅收起征點了,如果稅前工資減去定額扣除、專項扣除及專項附加扣除,還有高出部分,那么這高出部分就按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進行征稅。
例如勞務報酬,個人勞務報酬自然月低于800元免稅,高出800低于4000,就定額扣除800元后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超出4000,就按勞務報酬的80%,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后按照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繳稅。
再如轉讓財產或者彩票中獎,按照20%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也許個人月薪5000元不征稅,但勞務報酬1000元就得報稅,彩票中獎超過1萬,才開始全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所以對于交稅,主要是看通過哪些行為取得的收入,取得了多少,然后再來確定稅種和稅率。
如果是正常的銀行存款往來,個人合法收入的互相轉賬,不管實際收到或者轉出多少錢,是不需要交稅的。比如父母轉錢給孩子買房子,不管轉10萬還是100萬,都不涉及稅務問題。
稅務機關不會根據大家銀行賬戶的到賬資金多少,去決定怎么征稅。我們現在個人所得稅都是預扣預繳或者代扣代繳,交完個稅后的收入,才會轉進個人賬戶。
但對于經營性的行為,可能存在稅務局檢查個人銀行賬戶的收款入賬,但這不是為了通過個人賬戶的進賬來確定稅額,也是要看具體的應稅業務。
例如個體戶,稅務機關會將應繳納的增值稅和所得稅等稅種合并,核定征收,每月的發票也相對是定額的,申領的數量都是有記錄的,超過了可以調整,但是領的發票多了,會導致稅務部門對個體戶的收入進行重新評估,定額被調高,就會面臨多交稅。
現在有些企業利用私人銀行賬戶、個人的微信和支付寶等收賬出賬,從而隱匿收入,達到逃稅的目的。
所以稅務機關可能會查企業相關人員的個人銀行賬戶,系統會根據個人的收入情況,和實際繳納的稅費,判斷是否相匹配。
最后再強調一下,個人銀行賬戶里合理合法的稅后收入,不管金額多少,都不會再次征稅。
中國國家稅收環境極其復雜,不管是老板還是個人,雖然不是財務,但一定要有財稅意識。
說到稅收,除了個人之外,可以說這也是所有企業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就連馬云和劉強東也在其中。否則,馬云怎么可能沒有工資,劉強東的年薪只有一元?
事實上,上述節稅和避稅方法是《避稅》一書中眾多避稅方法之一。本書使用了數百個真實案例,結合各種避稅方法,告訴你如何正確合理地避稅。
說到避稅,你可能會問:“納稅是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怎么能說合理的避稅呢?“避稅不是犯罪嗎?我們能做什么?”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辯證地對待它。避稅不同于逃稅。避稅是以合理的方式減少稅收支出,而逃稅不是對需要納稅的項目納稅。
合法避稅是指納稅人在尊重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采取適當措施逃避納稅義務,減少稅收支出。合理避稅不是逃稅,它是一種正常的法律活動。合理避稅不僅是財政部門的事,還需要市場、商業等各部門的配合,從簽訂合同、資金收付等方面入手。
合理避稅的知識方法,盡在下面這本書中:
當然,合理避稅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小編建議你可以去看看這套“避稅”。如今,納稅幾乎對每個人都是必要的。因此,學會合理、安全地避稅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之后,你可以省下很多稅金。
在《避稅》一書中,有很多案例知識。愚蠢的老板在逃稅,聰明的老板在合理避稅,聰明的老板在合理地節稅。老板不是財務方面的,但他們必須了解財務。
這種“避稅”必須是老板和財務人員的必修課。從稅務籌劃實施方案到稅務風險實例分析,公司老板可以遠離財稅風險,重構公司稅制,合理節稅,遠離財稅和業務風險,使公司穩步盈利。
老板不用會財務,但一定要懂財務,這本書教你實現企業規范化制度化,經營,提升企業利潤為企業賺錢
并且如今本小店限時特惠,花一頓飯錢,卻可以為你省下更多的錢,再劃算不過了!
(注: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要走彎路,合法交稅,人人有責)
兩本不到幾杯奶茶錢的《避稅》,有需要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
李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