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改善民生上,向來都是不遺余力的,耗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聞名于國內外,成為了各個超級工程的比較對象,那他投入使用這么多年到底賺了還是虧了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要說到中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改善民生上,向來都是不遺余力的,耗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聞名于國內外,成為了各個超級工程的比較對象,那他投入使用這么多年到底賺了還是虧了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要說到中國成長最快的,毫無疑問就是中國的基建了,現(xiàn)在國外一遇到搞不定的工程,剛開始不想丟面子,死撐到最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發(fā)現(xiàn)最后還是要找我們幫忙。而三峽就是中國基建史上的一個重要縮影,它的誕生一度震驚了世人,也成為了大型民生水利工程新世紀的標桿。
那當初為什么要建造三峽大壩呢?
我們都知道長江水來勢洶洶,經常發(fā)生較大的洪水,每十年就會發(fā)生一次大洪水,洪水過后周邊地區(qū)生靈涂炭。好在這樣的事情是發(fā)生在中國,三峽大壩的建設初衷也是在于治水,在經由專家設計之后,變成了結合防洪、供電、補水以及航運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壩,那這座造價達到了2000多億的三峽大壩,究竟給華夏大地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價值,我們究竟有沒有虧本呢?
三峽大壩在1994年的時候,正式得到批復建設,當初預計總投資在900億左右,但是經過了十多年的工期,期間不斷的在調整設計方案和處理突發(fā)事件,最終總體資金消耗超過了2000多億,從而也造就了蓄水位達到175米,總蓄水量達到了393億立方米的蓄水池。剛開始的時候采用的是分期蓄水的方式,經過后期12年的調整建設,最終形成了一個600公里長的水庫。三峽大壩的整體分為主體建筑以及導流工程兩個部分,全部建設完畢之后,總長度達到了2308米。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工程,長江中下游不再受到洪澇災害的侵襲,而他也建設了全球最大的“電梯”,可供長江流域的船舶通行暢通無阻。
三峽大壩的建立不僅解決了洪水災害,那它帶來了哪些實際價值呢
三峽大壩建立在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不僅能夠緩解下游的洪澇災害,在旱季的時候可以把水庫里面的水放掉,緩解干旱的局面,這樣給周邊地帶的種植大戶挽回了不少的損失。不僅如此它最為杰出的地方就在于航運上,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后,宜昌到重慶長達660公里的航運線異常的繁忙,而有了三峽大壩,萬噸級別的船舶就可以直接到達重慶港,極大縮短了兩地的航運里程。而周邊的旅游業(yè)以及相關產業(yè)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每年跟三峽大壩直接掛鉤的產業(yè)就將近一萬億。
那它的實際發(fā)電量,每年能夠給他帶來多少錢呢?
我們都知道三峽大壩的主要功能,除了防洪就是發(fā)電了,三項水電站站的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萬千瓦時,每年就可以為華夏大地帶來了846億千瓦時。再加上西電東輸工程的實施,北方煤炭的消耗量也極大降低,更好的保護了環(huán)境,利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三峽大壩每年單單在發(fā)電上,所創(chuàng)造的利潤就達到了400億左右,可見花2000億創(chuàng)造的三峽大壩,早就實現(xiàn)了盈利了,事實也證明三峽大壩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在1994建設的時候,我們相關技術比較落后,發(fā)達國家也夠不愿意提供相關技術給我們,工程人員夜以繼日的攻堅克難,最終達到了不一樣的效果,也為日后建造這樣的超級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三峽大壩的建設完成,也在為中國拿下了多個世界第一,三峽大壩的名號也響徹了國內外,雖然它的建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對于這樣的百年大計工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銘記,這群偉大的工程建設人不應該被遺忘。
本文由圈聊科技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丁書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