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是婦科常見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育能力,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根據2021年《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第三版)》,內異癥治療藥物主要分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孕激素、復方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
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是婦科常見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育能力,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根據2021年《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第三版)》,內異癥治療藥物主要分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孕激素、復方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及中藥五大類,其中高效孕激素類藥物是國內外指南一線或A級推薦用藥,作用機制是通過負反饋抑制HPO軸,造成體內低雌激素狀態,并可引起子宮內膜蛻膜樣改變,最終導致子宮內膜萎縮。
孕激素是人體一類重要化學物質,主要由卵巢的顆粒黃體細胞分泌,以孕酮(黃體酮)為主,在肝臟中滅活成雌二醇后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經尿排出體外,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抑制排卵,促使子宮內膜分泌;促進乳腺腺泡的生長,為泌乳作準備;提高體溫并使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松弛。同時,由于孕激素是雄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可不同程度發揮各類激素的生理作用。常見孕激素包括有黃體酮、地屈孕酮、甲羥孕酮、環丙孕酮、屈螺酮、炔諾酮、左炔諾孕酮、去氧孕烯、地諾孕素等。由于大多數孕激素類藥物屬于睪酮衍生物,受體選擇性差,除具有孕激素活性外,還可與其他甾體激素受體結合,具有雄激素、糖皮質激素等其他輔助活性,常見痤瘡、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還能改變脂代謝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其中,地諾孕素片屬于新一代人工合成孕激素,與孕酮受體的結合具有高度的選擇性,能夠高效地抑制并轉化為內膜,低劑量就對內異癥病灶和疼痛起到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對雌激素、糖、鹽、脂代謝的影響微乎其微,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長期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部分使用者會出現異常子宮出血的問題。
異常子宮出血是所有單孕激素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幾乎無法避免,最常見于服用第1個月,出血模式表現為點滴出血、不規則出血或閉經。發生機制主要與用藥期間內膜血管脆性增加相關,子宮內膜血管管腔擴張、血管密度增加和結構完整性的破壞,基質金屬蛋白酶上調,増加胞外基質、血管以及內膜上皮基底膜的降解,從而促進內膜崩潰,增加出血風險。
因此管理孕激素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對于內異癥的長期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針對孕激素所致的子宮不規則出血,應該如何處理呢?
(1)用藥前,與患者溝通孕激素類藥物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異常出血是必要的,告知患者,出血不是無效或疾病復發的跡象。只要不是短時間內大量出血,沒有導致貧血,可以堅持服藥。一般而言,如果陰道出血量少于每日一片衛生巾的用量的情況下,不必太過擔心,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出血量增多,或者有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可以至婦科門診就診。
(2)藥物治療期間,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不規則出血多能自動停止,會逐漸進入閉經狀態,是藥物治療目的,對疾病治療有利,不會對生育力產生永久性損害,停藥后平均2個月月經復潮,并可在醫生指導下進入備孕狀態。
(3)目前文獻報道顯示,在月經首日開始地諾孕素治療,可能有助于減少治療初期的不規則出血;如患者出血較嚴重或合并子宮腺肌病且有嚴重子宮出血時,可先使用GnRHa1-6個月,再給與地諾孕素治療。
(4)針對新型高效孕激素地諾孕素,如出血發生在使用最初幾個月,且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可以采用以下“三個七”方案。如出血是在使用地諾孕素較長一段時間后發生,且B超檢查子宮內膜厚度過薄時,可以停藥5-7天,待子宮內膜恢復;或短期應用雌二醇1mg口服或雌二醇透皮貼(5-7天)治療。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異常出血經處理后無明顯改善,需超聲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
綜合而言,異常出血是接受孕激素藥物治療的已知不良事件。既往臨床試驗的匯總分析顯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出血頻率和出血強度均逐步降低,出血模式總體耐受性良好,治療退出率低。因此,面對不可避免的藥物不良反應,臨床醫生和藥師應充分告知,提高患者依從性,長期隨訪,與患者共同制定終身管理計劃。
作者:魏安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藥學部)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協作組.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第三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21,56(12):812-824.
[2]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協作組 .子宮內膜異位癥長期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8, 53(12):836-841.
[3]復方口服避孕藥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5(2): 81-91
[4] NICE guideline.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2018.
[5] Hickey M, Fraser I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disturbances of uterine vascular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J].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00, 14:937-951.
[6] Murji A, Jihua Lengr et al. Use of dienogest in endometriosis: commentary[J]. Curr Med Res Opin. 2020 Mar 31:1-13.
MA-M_VIS- CN-0320-1
藥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王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