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利空消息不斷,歐洲資本市場全面崩盤!
當地時間周五,歐洲股市繼續下挫。截至發稿,法國、意大利股市主要股指跌幅均超2%,德國等國股市跟跌逾1%。匯市同樣遭遇利空突襲,英鎊對美元、歐元對美元跌幅分別超過0.7%、0.5%。
本周,歐洲“黑天鵝”事件頻發,持續施壓歐洲資本市場。
其一,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并宣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加劇歐洲政局的不穩定性。
IG首席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表示,謹慎的美聯儲會議和歐洲持續的政治擔憂,繼續給歐洲股市帶來壓力。提前至6月30日和7月7日舉行的法國議會選舉,讓投資者紛紛逃離歐洲股市。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并宣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此舉給歐洲未來政治方向再添不確定因素。
據統計,自馬克龍宣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以來,截至發稿,法國、意大利股市跌幅超過6%,德國股市跌幅也超過3%。
其二,歐盟議會選舉中極右翼勢力崛起。歐洲議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獲得189席,比上屆議會增加13席;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獲135席,減少4席;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獲83席,減少19席;右翼的歐洲保守與改革黨團獲72席,增加3席;極右翼的“身份與民主”黨團獲58席,增加9席;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獲53席,減少18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5席,減少2席。
銀河證券表示,對歐盟來講,本次選舉右翼崛起更加加劇歐洲內部的政治不穩定和政治撕裂。在法國今年議會選舉后,明年德國將會進行大選,如果極右翼勢力在兩次選舉中均獲得可以組閣或具備足夠話語權的票數,歐盟兩大“發動機”——德法將全面轉右,那么未來5年全球格局極有可能形成歐美均為保守主義的情況,這與2016年特朗普任期內只有美國為保守主義的格局全然不同。作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曾經最大的推行者——歐美轉向保守主義是二戰后從未出現的情況,全球地緣政治和外交局面將發生重大變化。
其三,當地時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擬從7月4日起對來自中國的進口電動汽車在目前10%的關稅基礎上,征收17.4%—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詳見《車業風暴!外交部、商務部、寶馬、大眾密集發聲》《上汽、蔚來,緊急呼吁!》)
奧地利汽車經銷商商會主席Klaus Edelsbrunner認為,汽車關稅傷到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歐洲企業也將被波及。他還提出質疑稱,比亞迪正在匈牙利建廠,這意味著其汽車將避開關稅,所以歐盟的高關稅在這種情況下來看完全沒有意義。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Hildegard Müller則表示,歐盟的關稅措施無法解決歐洲及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問題,也不會增強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
其四,G7“圍剿”俄羅斯,或將遭到“最強報復”。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6月13日報道,G7國家領導人當天達成了一項政治協議,將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做抵押,為烏克蘭提供約500億美元的貸款。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警告稱,俄羅斯有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措施,可以用來對付任何試圖奪取俄羅斯資產的人。如果作出這樣的決定,西方將遭到俄羅斯“最強烈的報復”。(詳見《普京反擊!剛剛,俄烏相互大規模夜襲》)
扎哈羅娃話音未落,基輔和莫斯科相互在夜間發動了數十次無人機和導彈襲擊,襲擊導致烏克蘭多人受傷,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一個燃料庫受損。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歐洲之所以一直對動用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有所顧忌,不僅是因為擔心這可能違反國際法,挫傷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引發全球資本逃離歐洲大陸,還有更多考慮。特別是,由于絕大部分俄海外資產在歐洲,在美國的只有大約50億美元,俄羅斯的任何報復都可能更多地針對歐洲而不是美國。
美股市場方面,三大指數集體低開,納指幾度翻紅仍難阻下跌態勢。截至發稿,道指跌263.41點,跌幅為0.68%,報38383.69點;標普500指數跌21.59點,跌幅為0.40%,報5412.15點;納指跌17.53點,跌幅為0.10%,報17650.03點。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上海證券報
上觀新聞